收藏 分销(赏)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18148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文地理学重点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已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地理学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

2、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2.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3、: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区域性。 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臵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4、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

5、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现代人文地理学: 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4.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哪些流派?德国赫特纳,“区域学派”,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施吕特尔,“景观学派”,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2)英国麦金德,“政治地理学”,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3)美国森普尔和亨丁顿,“地理环境决定论”,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索尔,“

6、文化景观派”,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区域学派。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个地方之间的变异性的科学。(4)俄国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经济学派”,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5) 重要地理学名人1、李旭旦:中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呼吁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和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翻译了苏联地理、海陆的起源、地理学思想史等。编著苏联经济地理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说、人文地理学论丛等。2、 埃拉托色尼:古希

7、腊著名学者,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他们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4、拉采尔:德国,“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

8、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5、维达尔白兰士:“人地相关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在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法国学派特别重视小区与研究,重实实地考察。5.现代人中国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9年,以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衰弱的阶段。2、1980199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阶段。3、1990年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了较大发展。6.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人文

9、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7.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2)文化的时间表象文化扩散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一般说来:一、接受外来的物质文化比较容易。二、接受外来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慢,且需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过程】 (5)文化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因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

10、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8. 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域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在形式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两者是不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

11、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少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9.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由于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文

12、化现象。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这是某种文化现象,受到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10.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人类后的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11. 人地关系论 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

13、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1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13.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14.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

14、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人口转变理论:1934年,法国科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他总结法国人口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大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早期扩张阶段:死亡

15、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2、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日本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印度模式 3、人口与发展(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

16、的结果;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关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2)人口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两重性特征: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实际上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

17、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最理想的人口数量。 意义: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15.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体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16. 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

18、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17. 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18. 民俗可以分为: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19. 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建筑材料: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建造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20. 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的起源从考古和民族学着手,假说以“发现论”为代表 人类文明的出现:最

19、早的文明古国在东半球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在西半球有墨西哥,玛雅和印加,这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不断地发明创造,形成一种独特的人地关系,而创造了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文明。一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特点:对土地进行轮种原始的刀耕火种,土地贫瘠同一块地上农作物的种子多种多样人口压力较大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二 传统农业: 一般来说,从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产业革命以前,整个阶段称为传统农业阶段。 (一)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生活贫困,社会发展缓慢(二)

20、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这促进中国农业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投入大量人力的道路。2欧洲中世纪:(1)敞田制: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2)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饲养的家畜类型有猪、绵羊和牛等,农民的定居点一般坐落在各耕作区的结合部。(3)美国的殖民农业: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以上三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充分说明了人、地与技术三者之间关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三)传统农业的类

21、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三)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 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 4.乳品

22、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21. 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大的空间分布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局部改变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是体现为燎荒的形式。 (二)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食物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发展(2)驯化的植物为人类的衣着发展提供了条件(3)熟食对于人体健康和稳定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口总量 2.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

23、人数少(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22.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地基的承载力等情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 气候条件:风向、温度 水文条件:供水和排水的问题。工业生产大多需较多的供水,不但有数量的要求还有质量上的标准。因此,建厂时要考虑这一情况,了解地面水、地下水情况,或者修建水库蓄地表水或者打井抽取地下水,甚至从他处饮水解决工业用水。2. 资源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均减少且价格也低廉的产业靠近原料地 加工后体积变大且不便运输的产业靠近市场消耗能量多的产业靠近能源需要新鲜原料的产业中间位置 靠近市场区布局产品需要保鲜的产业3.能源条件:主要受用水

24、、交通的限制4.市场条件: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市场、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生产布局,接近消费市场,可以方便直接地获取产品与需求信息,迅速灵活地调整发展战略,能更有正对性,更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如:食品工业 外资企业5.劳动力条件 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不同要求,产业部门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前者应考虑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横向分工转为垂直分工23. 当前的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一)工业产品需求不旺: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

25、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二)生产能力过剩:竞争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遭遇市场激烈的竞争。(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24 城市的特征及职能、性质 定义: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1.集聚特征:人口、经济、生产要素集聚,取得集聚效益2.产业特征:非农业为主3.规模特征:人口聚居4.景观特征:特质环境和建筑密度5.

26、物质特征: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6.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5. 集镇: 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集市3.乡村 1)一般类型的乡村: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2)活动型村落 3)特殊类型聚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经营农村型)26. 中国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发展: 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防御十分重要,城墙开始产生。秦统一后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

27、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明清时期,出现了朱仙镇(河南)、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 第二阶段:19611977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经济缓慢,停滞,极大影响城市发展。第三阶段:19781998年,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的发展速度空前。27.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1.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

28、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镇:1984年11月,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28.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非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29、、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定义: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稳定。但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动使中间地带有可能成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城市沿线建设和扩散、外延、内涵、跳跃式2.工业的发展

30、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是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3.居住用地扩散与城市化:安居乐业、住宅是国内外城市扩展主要动力之一。(三)郊区的城市化 特点: 1.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的商品化、劳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四) 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

31、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区别: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

32、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29. 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城市粮食如何供应)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城市人口从何而来)(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1.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因素 2.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生产性服务设施 2.居民对生活服务设施的要求提高(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1.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的原因是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后果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是正相关(五)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1.户籍制度限制人

33、口的流动2.农转非30. 当代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在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级差异明显2、城市与自然环境(一)地质环境与城市: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对城市的毁坏作用(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北方:城市所地形的影响比较小南

34、方:丘陵地区,城市发展则受到很大限制(三) 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带地区,城市的小气候对城市(四) 水资源与城市: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城市的生物环境是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基础条件。这既反映了人对回归自然的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31.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一)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引起原因: 1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1)交通方便 (2)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2.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二) 离散力:引起原因: 1.

35、经济条件方面:(1)城市中原有城市中心高级住宅区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后,营业额下降,经济效益下降。 (2)由于原来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和负担 2.社会条件方面。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加强,加速城市的分散(三)摩擦力: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积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四)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一定的开发区域。32.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一)同心圆模型:1929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分为5个同心圆带:1.中心商务区:城市的核心,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

36、大 2.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3.工人住宅带。4.中产阶级住宅带。白领阶级住宅区,多单户条件较好。5.通勤带。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也是城乡交错地区。(二) 扇形模型:1939年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提出。 原因:1.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2.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远就需要有快速的交通线与其联系(三)多核模型:1945年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 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出现多核心城市。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

37、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33. 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的,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三)形成机制: 1.区位地租: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利润,即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后的净收入农民的地租收入决定要素:某一固定农作物 市场的价格 产地的生产成本 两地间的运费2.结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地租收入减少,直至为零。 3.目的:如何通过农业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地租(四)基本原理 1.一般在城市附近种植相

38、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或不便于运输的作物。2.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3.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五)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对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后来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2.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致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

39、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六) 局限性: (1)完全均质条件下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2)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3)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农业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能力也各不相同 (4)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34 韦伯工业区位论(一)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困子;集聚、分散因子 结论: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为运费和劳动费(二)理论前提: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

40、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三) 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用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表示,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在生产中有一个市场、多种工业原料的情况下,运费最低点就是工业应该选择的区位。(四)构建步骤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运费作为影

41、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主要取决于重量和运距,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五)劳动费指向论: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 劳动费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 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

42、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费指向。集聚与分散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集聚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分散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六)集聚指向论:原理:在运费、劳动费定位的基础上考虑集聚、分散,目的在于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七)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以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43、(八)韦伯区位论的局限性: 1.与现实情况不符(现实中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完全竞争条件也是非现实的) 2.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消耗下降、运费成本降低)3.其它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地域政策因素)35. 人地关系理论有哪些?各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评价。环境决定论 核心思想: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评价:他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可能论 核心思想:强带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评价: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但他

44、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能力。适应论核心思想:强带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评价:该理论已经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生态论 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 评价:生态学概念的引入,是人类活动、生物作用、自然营力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加以整合,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生态学为人类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使其研究个科学化。环境感知论 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他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评价:(将行

45、为心理学运用到环境感知论中)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为人地之间的协调和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文化决定论 核心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 评价: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俯首听命的。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方法,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文化对人类的行为规范是具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命钱挣扎而加速生长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他的支配作用。 和谐论 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应当和谐评价:“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36. 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的概念?类型?各类型区别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