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考点突破,审题答题,1/79,第13讲化学试验基础知识,2/79,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试验室惯用仪器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试验室普通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气体试验室制法(包含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搜集方法)。4.能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依据要求配制溶液。,3/79,考点一化学试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重温真题考情,1,(重庆理综,4),茶叶中铁元素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取试验用具不能都用到是,()。,4/79,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取,、,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取,、,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取,、,和,D检验滤液中Fe,3,,选取,、,和,5/79,解析,A项,灼烧在坩埚内进行,另外还用到酒精灯和泥三角,正确;B项,溶解、稀释用到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项,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正确;D项,检验Fe,3,应选取KSCN溶液,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在试管内进行反应,检验,正确。,答案,B,6/79,2,(山东理综,10),下,列试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是()。,7/79,8/79,解析,A项,配制溶液时应在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错误。B项,中和滴定时,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D项,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氨气时,应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不然搜集不到氨气,错误。,答案,C,9/79,高考定位,化学试验惯用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药品存放、试验室普通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惯用试验仪器识别、应用和基本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包括。,10/79,知能突破考点,化学试验基本操作中十个注意点,(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及,溶液。,(2)容量瓶不能长久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交换。,(3),不可,直接加热。,(4)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碱性,酸性,氧化性,烧瓶、烧杯、锥形瓶,11/79,(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试验剩下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6)中和滴定试验中,不能用待测液润洗。,(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接触。,(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10)检验装置气密性:组成密闭体系,改变体系压强,体系内是否出气或进气,经过现象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锥形瓶,容器内壁,12/79,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化学试验仪器使用,1,(全国新课标卷,,12),下,列相关仪器使用方法或试验操作正确是,()。,A洗净锥形瓶和容量瓶能够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试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试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出刻度线,马上用滴管吸出多出液体,13/79,解析,A项,容量瓶属于精密定量仪器,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错误;B项,酸式滴定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后,若不用标准液润洗,则会使标准液浓度减小,从而使滴定时造成误差,正确;C项,酸碱中和滴定试验中,若锥形瓶洗净后再用待滴定溶液润洗,则会使待滴定溶液偏多,从而造成滴定误差,错误;D项,配制溶液时,加水超出刻度线,应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吸出多出部分,所得溶液浓度将偏低,错误。,答案,B,14/79,2,(重庆高三调研),在试验室进行以下试验,括号内试验用具都能用到是 ()。,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坩埚、温度计、硫酸铜晶体),B蛋白质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C钠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肥皂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解析,A项中温度计用不到;B项中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D项中甘油不到;C项符合题意。,答案,C,15/79,题组二化学试验基本操作,3,在,化学试验室进行以下试验操作时,其操作或统计数据正确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 g食盐,B用220 mL容量瓶配制所需220 mL 0.1 mol/L NaOH溶液,C用量筒量取12.12 mL盐酸,D用0.120 0 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 mL,16/79,解析,该题考查了几个计量仪器测量准确度及使用时注意事项。托盘天平与量筒是粗量仪器,能够分别准确到0.1 g、0.1 mL;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溶液,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等,没有220 mL规格容量瓶。,答案,D,17/79,4,(重庆理综,8),对,试验:,中和滴定、,中和热测定、,试验室制备乙烯、,乙酸乙酯制取,叙述正确是,()。,A,必须加热 B,必须隔热,C,必须用指示剂 D,必须用催化剂,18/79,解析,中和滴定试验是一个准确测定浓度定量试验,利用了两种溶液反应到终点方法实现体积准确测定,从而计算出未知溶液浓度,过程中只需指示剂,不需要加热;中和热测定是利用量热计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试验室对乙烯和乙酸乙酯制备都用到了加热和催化剂才能完成。,答案,D,19/79,5,(全国纲领,6改编),(双选),以下叙述正确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反应器,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浓硫酸倒入水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试纸测溶液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0/79,解析,A项,锥形瓶垫上石棉网能够进行加热,也可作为反应器,正确;B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H,2,SO,4,沿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错误;C项,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以下,溶液实际体积小于所配溶液体积,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正确;D项,用湿润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一定有误差,如测定溶液是中性溶液,pH不变,更不一定偏低,如测定是酸性溶液,则pH偏高,假如测定是碱性溶液,则pH偏低,D项错误。,答案,AC,21/79,1化学试验中几个数据,练后归纳,22/79,2,几个操作,“,第一步,”,(1)检验装置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性质等与气体相关试验操作。,(2)检验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使用。,(3)调,“,0,”,点天平等使用。,(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5)分别取少许溶液未知溶液判别。,(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一些气体时。,23/79,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和检验,重温真题考情,1,(重庆理综,2),下,列试验可实现判别目标是,()。,A用KOH溶液判别SO,3,(g)和SO,2,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判别Br,2,(g)和NO,2,C用CO,2,判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判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24/79,解析,A项,SO,3,(g)和SO,2,均能与KOH反应且没有显著现象;B项,Br,2,(g)和NO,2,均含有氧化性,均能使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项,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CO,2,与CH,3,COONa不反应;D项,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错误。,答案,C,25/79,2,(重庆理综,4),按,以下试验方案能够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含有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以下说法错误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26/79,解析,A项,步骤(1),因为得到不溶性物质,所以应采取过滤方法,正确。B项,步骤(2),因为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所以应用分液漏斗分离,正确。C项,从水溶液中取得固体,应采取蒸发结晶或浓缩冷却结晶方法,应用蒸发皿,错误。D项,从有机层中取得甲苯,应依据沸点不一样,采取蒸馏装置,正确。,答案,C,27/79,高考定位,物质分离、提纯和检验是高考着重考查内容,常结合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借助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验进行考查,在化学试验设计和评价中常有包括,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出现在物质制备等综合试验非选择题中。,28/79,知能突破考点,1,不一样状态混合物分离提纯惯用方法,(1),“,固固,”,混合物分离(提纯),29/79,30/79,31/79,32/79,33/79,3物质检验中干扰原因排除,(1),离子检验中常见干扰原因以及排除办法,34/79,35/79,(2)气体检验中干扰原因排除,气体检验干扰原因排除方法普通是先检验出一个可能含有干扰气体,并除去该气体,而且要确认该气体已经除尽,再检验其余气体。如在SO,2,存在条件下检验CO,2,,可设计以下检验思绪:品红试液检验SO,2,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品红试液检验SO,2,是否除尽,通入石灰水检验CO,2,。类似,还有检验试验室制取乙烯中含有SO,2,等。,36/79,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及操作,1,(江苏化学,5),下,列装置应用于试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试验,能到达试验目标是()。,37/79,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少许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38/79,39/79,2,为,提纯以下物质(括号内物质是杂质),所选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是 ()。,选项,物质,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经过灼热CuO粉末,D,乙酸乙酯(CH,3,COOH),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40/79,解析,氯水也能与NaBr反应,在原物质中混入了NaCl,不符合除杂要求,A错;NH,4,Cl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B错;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最终得不到纯净乙酸乙酯,应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再分液,D错。,答案,C,41/79,物质分离和提纯标准,(,1,),不引入新杂质标准。假如引入杂质则在后续操作中必须除杂。,(,2,),不损耗、不降低被提纯物质。,(,3,),试验操作要简便易行。,(,4,),加入试剂次序要合理。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练后归纳,42/79,题组二物质检验与判别,3(重庆高三模拟),不,能判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们间相互反应)试剂组是,()。,A盐酸、硫酸 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C氨水、硫酸 D氨水、氢氧化钠溶液,解析,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能与BaCl,2,和K,2,SO,3,两种溶液反应,所以无法判别二者,所以D不能判别。,答案,D,43/79,44/79,45/79,常见物质检验方法,(,1,),气体检验方法:先观察气体颜色,再考虑其溶于水后溶液酸碱性,最终考虑气体其它化学性质。,(,2,),固体检验:先观察固体颜色,再考虑其水溶性,最终考虑物质特征性质。,(,3,),无色溶液检验:先用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其酸碱性,然后依据离子特征性质进行检验。,(,4,),有机物检验:先观察物质官能团,然后依据这些官能团性质,确定检验方法。,方法总结,46/79,考点三气体制备及仪器创新使用,重温真题考情,1,(天津理综,2),实,验室制备以下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搜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47/79,解析,A项,用Na,2,O,2,和H,2,O反应制备O,2,,H,2,O,2,和MnO,2,制备O,2,,均可采取,“,固体液体,气体,”,装置,正确;B项,制备Cl,2,时,Cl,2,中含有HCl和H,2,O杂质,HCl普通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若用饱和NaHCO,3,溶液,HCl和Cl,2,都会被吸收,且会引入CO,2,杂质,水蒸气可用浓H,2,SO,4,干燥,错误;C项,乙烯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相近,不可用排空气法搜集乙烯,错误;D项,NO,2,与水反应产生HNO,3,和NO,NO不溶于水,仍会造成环境污染,应用NaOH溶液吸收,错误。,答案,A,48/79,2,(安徽,8),实,验室中一些气体制取、搜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表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物质完成相关试验,最合理选项是()。,49/79,选项,a中物质,b中物质,c中搜集气体,d中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稀硝酸,Cu,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50/79,解析,氨气密度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c中导管应,“,短进长出,”,,所以A错误;B合理;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而且不能用排气法搜集,若制取NO,2,,应该用浓硝酸,但尾气NO,2,不能用水吸收,C不合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应该加热,不合理。所以选B。,答案,B,51/79,知能突破考点,1,常见气体制备,(1),常,见气体发生装置,52/79,(2)常见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杂质气体,53/79,(3)常见气体搜集装置,54/79,(4)常见量气装置经过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55/79,2集气瓶,“,一器多用,”,(1)用作气体干燥装置:气体A进 B出,广口瓶中盛,浓硫酸。,(2)用作洗气装置:气体A进 B出,广口瓶盛水(或,溶液)。,(3)用作排水量气装置:B口为气体导入口,A口用导管连接伸入量筒,广口瓶内盛满水。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气体体积。,(4)用作气体搜集装置:搜集密度比空气大气体时,气体A进B出;搜集密度比空气小气体时,气体B进A出。,(5)作安全瓶,预防倒吸:在搜集气体装置之前,气体应B进A出,安装该装置可起到防倒吸作用。,56/79,3常见仪器创新组合与使用,防倒吸吸收装置,简易启普发生器,用碱式滴定管改装量气装置,57/79,防倒吸吸收装置,防堵塞设计,破旧仪器重新使用,58/79,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气体制备,1(重庆高三考前模拟),用,以下试验装置进行对应试验,能到达试验目标是()。,59/79,A用图1所表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少许HCl,B用图2所表示装置制取少许氨气,C用图3所表示装置制取少许纯净CO,2,气体,D选择适当试剂,用图4所表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许CO,2,、NO和O,2,60/79,解析,B项,试管中空气无法排出,不能搜集NH,3,;C项,纯碱易溶于水,利用图示装置不能到达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顿目标;D项,不能用排空气法搜集NO。,答案,A,61/79,2,(重庆高三考前冲刺),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图甲所表示试验装置分别制取NO,2,和SO,3,(试验中D处使用加热仪器未画出)。试验室提供可选取品有:,浓H,2,SO,4,,,Na,2,SO,3,固体,,MnO,2,,,NH,4,Cl,,碱石灰,,V,2,O,5,,,铂铑合金网,,双氧水,,Ca(OH),2,固体。,62/79,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检验A装置气密性操作:_。,(2)假如用该套装置制备SO,3,。,药品d是_(填名称或化学式)。,B装置应选取图乙中_(填序号)。,C装置作用是_。,63/79,(3),如,果用该套装置制备NO,2,。,B装置应选取图乙中_(填序号)。,那么C处广口瓶应改为_,所装药品为_。,B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在制取NO,2,过程中,可见E处U形管中红棕色气体越靠近管底颜色越浅,其原因是_。,64/79,解析,(2)制备SO,3,催化剂为V,2,O,5,,A装置为SO,2,发生装置,B为氧气发生装置,依据所给试剂,氧气由双氧水分解得到,应选取装置H,C装置作用是干燥SO,2,和O,2,并让其充分混合,以及控制两种气体体积之比。,(3)依据所给试验用具可知,A为氧气发生装置,B为氨气发生装置,选装置G,氨气和氧气在D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NO,进入D中气体必须要干燥,则C应该改为干燥装置,干燥剂为碱石灰;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N,2,O,4,之间存在化学平衡,降低温度,平衡向着生成N,2,O,4,方向移动,NO,2,浓度降低,则颜色变浅。,65/79,66/79,相关气体制备试验装置解题思绪,思维建模,67/79,题组二化学试验仪器创新使用,3以下能到达试验目标是()。,68/79,解析,A选项,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且石灰水浓度小,不易完全吸收CO,2,;B选项,Cl,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l,2,会直接进入NaOH溶液,搜集不到Cl,2,;C选项,Fe绒丝作合成氨催化剂,如有NH,3,生成,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选项,HCl易溶于水,乃会发生倒吸,应在烧杯中加入H,2,O和CCl,4,,导管插入CCl,4,层中可预防倒吸。,答案,C,69/79,4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表示多功效试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70/79,(1)现有以下药品:锌粒、铜片、浓H,2,SO,4,、浓HNO,3,、蒸馏水、NaOH溶液。打开K,1,,关闭K,2,,可制取 _气体。,(2)某同学用石灰石、醋酸、硅酸钠溶液等药品设计了另一试验。他试验目标是_;A中加入_,B中放_,C中加入_,D作用是_;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加入B中后,观察到试验现象为_。,71/79,解析,(1)打开K,1,,关闭K,2,,相当于用向上排空气法制取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再依据所给试剂可知只能制备NO,2,,因为无加热装置故不能制取SO,2,。(2)利用酸性CH,3,COOHH,2,CO,3,H,2,SiO,3,,可先制备CO,2,,再让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H,2,SiO,3,沉淀,进而比较三种酸酸性强弱。,答案,(1)NO,2,(2),醋,酸石灰石硅酸钠溶液预防倒吸比较碳酸、醋酸、硅酸酸性强弱B中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C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72/79,“,五审法,”,突破气体制备装置选择与连接,73/79,A.,B,C,D,74/79,【审题指导】,75/79,解析,氢气是由固体颗粒状锌与酸反应制备,能够选择装置,;搜集干燥氯气不能用排水法搜集,可采取向上排空气搜集,且装置中必须有干燥装置,故制备并搜集干燥氯气应选择装置,。,答案,B,76/79,77/79,如图所表示是试验室常见气体制取、干燥和搜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纯净氧气,则合理装置组合为()。,78/79,79/7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