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高二历史备课组,1/16,一、试题基本特点,1,,命题方式: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2,,命题方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关键价值,“,必备知识,”,关注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知识,即与高校课程亲密关联内容,,注意反应学术研究新动态和新结果,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关键能力,”,即:“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重视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关键价值,”,即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科特有区分于其它学科、最基本最持久价值概念体系和信念。表达家国情怀和国家意志以及关注热点、以史为鉴,2/16,一、试题基本特点,3,,试题特征:综合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4,,能力展现,:,关照四大能力,但以前三大能力为主,第四大能力为辅,“,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为主,”,“,探讨和论证事物,”,从能力考查角度,能够分为三类试题:,“,信息提取概括类试题,”,“,分析异同比较类试题,”,“,说明因果阐释类试题,”,3/16,二、基本题型,1.,命题式:,2.半命题式,:,给,出一个或者几个观点,任选一个进行论证,给出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解读,多角度分析,高度概括,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观点进行论证,4/16,三、普遍存在问题,没有形成对问题了解升华,题目本身意义拓展不够。,5/16,四、,解题基本方法,6/1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主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抵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其它相关史实,,加以,叙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7/16,第一步,审题,1,、审问题:,解读材料后提炼出观点,叙述;,结合中国古代史史实;观点合理且明确;史论结合,1,)问法:,2,)限定词:,2,、审材料:,用笔圈出,预防误读,1,)材料类型:文字材料、地图材料,3,)事件时间:,唐朝,4,)材料内容:,玄奘历经艰难、历时多年西行求法,,译出佛经,1300,多卷,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主要典籍;,玄奘西行路线图;,鉴真排除千难万险、历时多年东渡日本,对日本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鉴真东渡,路线图;,8/16,解读材料后,拟观点要注意,:,1,,必须是一句陈说句;,2,,主谓宾齐全,语言历史化,不需要华丽辞藻;,3,,不要用,“,论,”,句式,;,5,,观点所辖范围不宜太宽,且要考虑到个人相关知识贮备;,6,,观点必须正确,合理,且符合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4,,观点不唯一,基于材料正确解读得出即可;,9/16,观点示例:,1,、佛教是古代中外交流主要纽带;,2、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3、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交流主要路径;,4、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5、中华文明深受外来文化影响;,.,10/16,第二步:,理清问题与材料之间关系,材料,为,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求佛法,鉴真东渡日本传输佛法并对日本各方面产生主要影响;,玄奘西行图及鉴真东渡图。,问题,为解读材料,然后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叙述,二者关系:,透过材料所述信息,提炼出对历史信息认识,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11/16,第三步:阐述,,150,字以内,观点:,叙述,总结升华:,顶格写;要紧紧围绕题目要求;,语言朴实(不是大白话)、专业;书写、卷面要美观。,阐述紧紧围绕标题且阐述要力争多角度(,2-3,个角度);,史论结合:所用史实务必正确合理;可,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夹叙夹议;史论之间关系是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才有说服力;,顶格写;千万不能简单重复下标题,要以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为引领,高屋建瓴,写出对,“,叙述,”,部分拓展性认知和总结性认识。,;,12/16,优异答卷展示:,13/16,优异答卷展示:,14/16,低分答卷展示:,15/16,低分答卷展示:,16/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