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机械通气,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使用呼吸机的临床目的,用机器帮助呼吸系统维持生理性换气。,控制呼吸型态及呼吸道压力,以增进换气和氧合效果。,可减少呼吸所作之功,因而增进换气效果及减少心脏的工作。,使用呼吸机的原因及适应症,严重低血氧:,*常见于肺叶疾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因性肺水肿、溺水、双肺肺炎等。,使用呼吸机的原因及适应症,肺泡通气不足:,*常见于肌肉神经系统疾病与呼吸道疾病,如头部或颈部外伤、有机磷中毒、运动神经疾病、上呼吸道阻塞或哮喘持续状态。,*有急性二氧化碳蓄积,且PH值小于7.30时就得考虑使用呼吸机。,使用呼吸机的原因及适应症,呼吸肌肉力量不够或作用功太大:,*病人的肺活量很低,最大吸气量也小,因此常伴随肺泡通气不足或肺叶萎缩,而需要使用呼吸机。,*病人呼吸快,每分钟通气量也大,但无效腔与潮气量比增加,导致呼吸肌肉疲劳,肺部扩张不全、肺叶萎缩,而需要使用呼吸机。,呼吸机的相对禁忌症,伴有肺大疱的呼吸衰竭,未经引流的张力性气胸,大咯血,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前,呼吸机参数,潮气量:成人5-15ml/kg,8-12ml/kg,呼吸次数:8-20次/分,吸呼比;1:1.5-2,吸入氧浓度:低于50%-60%,触发灵敏度:-1-2,呼气末正压:3-5,CM,H,2,O,通气模式,控制通气(CV):容量控制、压力控制,辅助通气(AV),间歇指令通气(IM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上机前的准备,摇平床头,取下床头架,气管导管的选择,吸痰盘(灭菌注射用水、呋喃西林、密闭式吸痰管、痰液收集器、无菌剪、空针、丝绸胶布、胃管、尿管),0.1%盐酸肾上腺素1ml加生理盐水9ml,利多卡因5ml加生理盐水5ml.,导管固定,确定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调节插管位置使之位于隆突上2-3cm,经口插管导管从门齿深入的深度一般为222cm,经鼻插管导管272cm(距外鼻孔)。导管向上移位易导致声带损伤、意外脱管或通气障碍,向下移位易导致单肺通气。,导管固定,好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方法同系红领巾。然后将长的一根饶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每周更换一次。,导管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剪一条长35cm,宽2cm的胶布,从一端剪开32cm,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侧颊部。每天最少更换2次,发现被分泌物浸湿,要随时更换,导管固定,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剪一条长10cm,宽2.5cm的胶布,从中间剪开三分之二,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每天至少更换一次,如发现潮湿后随时更换。,呼吸后观察,1、如病人意识清醒,解释呼吸机的目的,吸痰、抽动脉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示范呼吸机的报警声,并向病人保证当警报发生时,医护人员会及时做适当处理。,3。装置前做动脉血气分析,做为治疗评估的基准值。,4。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注意呼吸情况。,5。注意病人对呼吸机的耐受性,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6。上呼吸机30分钟后,复查血气分析。,7。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吸痰前后提供100%的氧气。,上机后观察,8。注意病人体位,每1-2小时翻身一次,谨防插管受拉扯而移位。,9。密切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10。评估病人皮肤及肢体温度。,11。记录出入量。,12。对于烦躁的病人遵医嘱给予镇静或肌松剂,给药后注意呼吸是否抑制。,13。床旁备急救药、吸痰装置、简易呼吸器。,14。依病情给予静脉营养、鼻饲。,15。建立说话以外的沟通方式,如纸、笔、手势、纸板。,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项目,常见的呼吸机报警,气道压力的监测,高压限制:比吸气峰压高10cmH,2,O,原因:气流阻力增加、肺部顺应 性降低、病人咳嗽、说话、吐管、人机对抗。,吸气压力降低:5-10,cm,H,2,O,原因:连接管道脱落或漏气。,常见的呼吸机报警,通气容量的监测,呼出气潮气量或每分通气量的下降,:,原因:连接管脱落、漏气,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肌疲劳,气体流量、呼吸比例不适当,呼出气潮气量或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原因:呼吸频率或潮气量,焦虑、疼痛、缺氧、发热、酸中毒,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呼吸频率、潮气量、灵敏度、压力支持,人机对抗的原因,病人本身的原因:,气管内插管滑出到声带以上,气囊脱出、气囊破裂,气胸、支气管痉挛、分泌物阻塞、肺水肿、急性肺栓塞,身体姿势的改变,腹胀,紧张不安,人机对抗的原因,呼吸机的问题:,系统漏气,管路功能不良,病人及呼吸机不协调:,焦虑,吸呼比不适当,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然处于失水状态。,常用的人工气道的特点,经口气管插管,优点,操作简单,可置入相对较粗的导管,并发症少,缺点,导管固定不安全,清醒病人不易耐受,口腔护理困难,不能经口进食,常用的人工气道的特点,经鼻气管插管,优点,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病人多能耐受,易于口腔护理,缺点,不易迅速置入导管,经口进食困难,并发症相对较多,常用的人工气道的特点,气管切开,优点,易于固定且较安全,病人多能耐受,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经口进食,易于吸痰,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常用的人工气道的特点,气管切开,缺点,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较多,人工气道的管理、护理,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气道管理,加热湿化器:,以物理加热的方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和充分的湿度。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1-33摄氏度。,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气管导管口覆盖纱布并固定,将滴入针头别在纱布上,以每分钟0.2ml的速度持续滴入湿化液,24小时可用250-300ml,可应用于脱机的病人。,气道湿化,根据痰液的性状及吸痰时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要适当减少湿化量。,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净。表示气道湿化较满意。,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分泌物,吸引管,病人,湿化满意,稀薄,顺利通过,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粘稠,吸引困难,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过度,过分稀薄,频繁吸引,痰鸣音多,紫绀加重,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前给病人吸入纯氧或提高氧流量,1-2,分钟,吸痰时注意呼吸机管路的放置,进入气道时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至人工气道的远端,打开负压,旋转上提吸痰管,不可将吸痰管反复在气道内插、提,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得超过,15,秒,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气道吸完后,应抽吸口、鼻、咽腔的分泌物,吸完痰后,确认病人安全后将氧浓度调回,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