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孔凡哲(,1965.7-,),男,教育学博士,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校长。,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命题评价,数学教育,教师教育与学校管理,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在,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学业(数学专业);在,辽宁师范大学,学习研究生,师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史宁中教授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业,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7,月,1988,年,8,月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1988,年,9,月至今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任讲师(,1992,年)、副教授(,1995,年)、教授(,2001,年,11,月至今)。,2008,年,1,月在国家教授分级设岗的改革中,被,东北师范大学,正式聘任为首批国家三级教授岗位。,2000,年,-2002,年专职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工作。,1989-2002,年期间,多年兼任中学教师,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先后参加全国高考数学命题工作(连续多年担任主要成员)、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担任核心成员、子项目负责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编写工作(担任分册主编)。,2004,年,7,月,16-19,日,在,香港大学,出席第六届中日教师教育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2006,年,11,月,8-12,日,在澳门出席国家数学教育高级研修班,并作大会专题报告。,2007,年,11,月起担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2007,年,12,月,2-7,日,出席在日本京都大学召开的日中教育课程改革动向研讨会,并与日本小学算学会进行课堂现场分析和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深入研讨。,2008,年,7,月,6-13,日,出席在墨西哥召开的每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I-11),,并在,G35,组专题发言。,2009,年,10,月,1-13,日,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学术考察团团长,一行,13,人,先后到加拿大,UBC,(即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多伦多大学进行访问,并在中加学术交流会上作报告。,2010,年,5,月,2-7,日,应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邀请,在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数学认知研究所作为期一周的学术合作研究,其间访问了德国洪堡大学。,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评价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尝试:旨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若干评价方法的实践尝试,从发展性评价到绿色评价,绿色评价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评价需要关注过程、结果,更要关注潜质,评价的内容,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健全的身心,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课堂即时性评价:将激励、诊断和改进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旨在诱其“开窍”,数学口试:聚焦理解性掌握,关注测评学生对数学新知的自我建构过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案例,专题活动评价,一种特殊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注重兴趣、方法、应用意识等的综合性评价,一、,评价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一),从发展性评价到绿色评价,2013,年,6,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文件,倡导,新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中,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指标。这个评价体系的突出特点在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生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而,上海市给出的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其,10,个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和跨年度进步指数等。,据报道,绿色评价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向学生群体科学抽样。,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一、,评价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二)绿色评价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上述两个评价体系俗称,绿色评价,,而“,教育绿色,”一般是指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还是目前全国所倡导的绿色评价,其根本宗旨都在于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亦即,有效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以激励学生发展、全面评估学生发展状况、关注学生发展潜能、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教育的根本在于实现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而不仅在于检验和评估现实发展状态,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尝试:旨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评价需要关注过程、结果,更要关注潜质,“智慧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的根本在于启迪学生终生受用的智慧,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其相应评价的核心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于终生受用的智慧,的,成长状况,而不仅仅是检测、评估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智慧蕴含在知识技能的生成过程之中,也蕴含在师生深层次的学科思考过程之中。,从而,,对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必须聚焦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融合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之中,而不仅仅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现实掌握状况。亦即,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质(,未来发展的可能,),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未来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也包括未来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的需要,),当然,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对于小学生而言,可持续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愿意学习数学、能学习数学、会学习数学;对于初中生、高中生而言,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具备进一步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和能力,更包括愿意主动接触数学,能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处理日常生活、未来工作之中的相关问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二)评价的内容,1.,浓厚的学习兴趣,2.,良好的学习习惯,3.,科学的学习方法,4.,健全的身心,5.,初步的社会责任感,6.,向上的精神,7.,创造的激情,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结果和潜质的全面评价,我们摸索出可以细化的,7,个指标:,1.,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原动力。对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成功体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数学特点、数学价值的认知程度等。其中激励学生“爱学习”是其关键。,2.,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学习习惯并非仅仅指学生学习的行为习惯,而更多地指向,数学学习的思维习惯,-,能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以及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内容,为此,从数学的日常教学与管理细节入手,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积极引领、适时评价、促使他们学会“戴一副数学学科的眼镜”思考问题。其中,引导学生“能学习”是其关键,3.,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数学学习亦然。注重理解、温故知新、善于梳理总结提炼、善于归纳概括数学学习的普适方法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成功经验,。,为此,学校需要定期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诸如每周开设的数学梳理课等素养课程。同时,也需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以学习方法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其中,帮助学生“会学习”是其关键,4.,健全的身心,数学学习活动不仅需要心智,而且需要手脑协调、身心平衡。而动手操作、在做中学不仅有助于积累良好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有助于形成手脑并用、身心协调一致的良好习惯,5.,初步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是一个小社会。社会责任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定的表现,诸如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数学理解,从数学的视角分析处理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公理化思想、推理论证思想的初步渗透,有助于公平思想、合作观念等的逐步渗透与初步构建,6.,向上的精神,数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也有助于形成务实求真、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而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量史料,不仅包含数学家们前仆后继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而且传递着人类对于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数学文化适时融合于数学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之中,是利用数学培养向上精神的必要环节,7.,创造的激情,数学离不开创造,甚至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数学。为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需要努力把握课堂上再现中外重大发明、发现和创造的鲜活过程的机会,帮助学生亲历数学家式的思考过程和创造经历,建立,“我也可以成为数学家、科学家”的信念。同时,对于创造激情的培养和评价,也离不开恰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我是小小数学家、科学家“等系列科普活动、科学博物馆参观等,鼓舞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从而激发(并适时评价)学生创造的热情,三、若干评价方法的实践尝试,(一)课堂即时性评价:将激励、诊断和改进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旨在诱其“开窍”,课堂教学占据数学课程实施的相当大的分量,从而,课堂评价成为数学教学评价最不容忽略的环节,其中,课堂即时性评价又是主角,对于小学生而言,各人的天资各有不同,“开窍”的时间早晚有所差异。从而,课堂即时性评价不仅要关注评价的诊断性,更要关注评价的激励性、改进性,亦即对学生点滴的进步、创新的火花、独特想法的灵光一现等,给予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不仅如此,数学课堂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活动参与程度的评价、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的评价、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的评价、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等。评价时,可以采取课堂观察、学习评价册、成长记录袋、作业分析、数学日记、书面测评等方式,(二)数学口试:聚焦理解性掌握,关,注测评学生对数学新知的自我建构过程,作为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新方法,数学口试的难点在于命制一道高质量的测试题。对此,“口试题:,4/7+5/9,比,1,大还是比,1,小?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不仅有效测评了学生对于分数相关内容的五种不同理解水平,弥补纸笔测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且很好展示了数学口试题的设计、实施及其效果。不仅如此,还需要形成一组高质量的口试测试题组,并将数学口试与日常评价融为一体、合理使用。而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典型学习错误,配合期中、期末笔试进行适时地口试测试,变得非常必要。为此,需要命题者全面把握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时的典型错误,整体把握相应的测试内容及其侧重点,以鲜活的情境、适时地表述方式恰当地呈现口试题。,(三)专题活动评价,一种特殊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注重兴趣、方法、应用意识等的综合性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有一门校本课程,快乐数学,以数学梳理为主要目的,每周一次,以帮助学生梳理当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提炼其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方法。另外,每学期开设一两次的“快乐数学节游园活动”,以系列主题为单位,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要形式,以自评、同伴互评、主持人评价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例如其中的一个主题:数学故事大赛,请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讲述一个数学故事。,要求: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一定的故事情节。,(,1,),设计说明:,既然是数学故事大赛,就一定蕴含数学知识,并能通过故事形式将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又不失数学内容的逻辑性、规范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有序的习惯和一定的想象力。,(,2,),案例分析:,一个二年级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数学王国里有十个兄弟,分别是,0,、,1,、,2,、,3,、,4,、,5,、,6,、,7,、,8,、,9,。他们都想称霸数学王国,都夸赞自己的本领强,觉得自己本领最大,互不相让,数学王国里一片混乱,玉帝看到数学王国这个样子,就派“大于号”“小于号”两位天使下凡,拯救数学王国。,小于号说:“,0123456789,。”,大于号说:“,9876543210,。”,0,说:“我一会在最前面,一会在最后面,到底是谁的本领大呢?”大家又吵了起来,玉帝看到这样,只好亲自来解决问题。玉帝说:“大于号说的没有错,小于号说的也没有错,但你们谁排在前面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你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更大、更多的数。”说完玉帝和天使都不见了。,(,3,),透过学生讲述数学故事时的言语表情、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数学内涵的准确性以及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等,我们可以客观评判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方法、创造的激情等的发展状态。其中,可能还会涉及社会责任感、伙伴关系等。,学校教育需要潜移默化,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数学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思维之窗、启迪学生终身受用的智慧。评价不仅在于甄别、检测,更在于激励、改进。学生学业评价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