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易错专项模拟卷附答案解析与情境判断
一、单选题(共20题)
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劳动权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指的是什么?
A.热爱自己的家庭 B.热爱自己的家乡 C.热爱自己的祖国 D.热爱自己的工作
3:以下哪个行为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A.遵守交通规则 B.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C.爱护公共设施 D.尊重他人
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学生有权选择不接受学校的教育 B.学校有权拒绝接收学生入学 C.学生有权选择不上课 D.学校有权限制学生的课外活动
5:在集体生活中,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A.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B.尊重他人意见 C.不听取他人意见,坚持己见 D.关心集体利益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受教育 D.劳动
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B.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C.权利和义务相互限制 D.权利和义务相互独立
8: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和建议?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A.宗教信仰自由 B.言论自由 C.人身自由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1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受教育 D.结婚
12: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1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A.宗教信仰自由 B.言论自由 C.人身自由 D.受教育
14: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1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受教育 D.劳动
16: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1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A.宗教信仰自由 B.言论自由 C.人身自由 D.受教育
18: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1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受教育 D.劳动
20: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A.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B.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定表示不满 C.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D.以上都是
答案:
1.C 2.C 3.B 4.C 5.C 6.D 7.D 8.D 9.D 10.D
11.D 12.D 13.D 14.D 15.D 16.D 17.D 18.D 19.D 20.D
解析:
1.选项A、B、C都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选项D不属于。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指的是热爱自己的祖国。
3.选项A、B、C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选项D属于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学生有权接受学校的教育。
5.在集体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意见,不听取他人意见,坚持己见是错误的行为。
6.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D不属于。
7.选项A、B、C都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项D不属于。
8.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和建议。
9.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选项D不属于。
10.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11.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D不属于。
12.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13.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选项D不属于。
14.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15.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D不属于。
16.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17.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选项D不属于。
18.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19.选项A、B、C都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D不属于。
20.选项D正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
考点: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德法》。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生活管理条例》。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 E. 敬业奉献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是公民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诚实守信;团结友善是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勤俭自强是倡导公民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
22: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学生应该行使自己的权利?
A. 学生受到不公平对待时 B. 学生需要获取更多信息时 C. 学生对学校的规定有不同意见时 D. 学生需要休息和娱乐时 E. 学生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时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都是学生在特定情况下应该行使自己权利的情形。学生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获取更多信息时,有权利了解和获取信息;对学校的规定有不同意见时,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需要休息和娱乐时,有权利享受自己的业余生活。而选项E则属于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属于权利行使的范畴。
23:以下哪些行为是违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
A. 在校园内大声喧哗 B. 随意损坏公共设施 C. 遵守作息时间 D. 不按时完成作业 E. 与同学打架斗殴
答案:ABE
解析:选项A、B、E都是违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会影响他人学习和生活;随意损坏公共设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同学打架斗殴是违法行为,危害他人安全。选项C和D是符合规范的行为,不属于违反规范的行为。
24: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权利?
A. 生命健康权 B. 财产权 C. 教育权 D. 婚姻自由权 E.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权
答案:ACE
解析:选项A、C、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教育权是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权是公民表达意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选项B和D虽然也是公民权利,但不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特别强调的内容。
25: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A. 学生违反学校规定 B. 学生之间存在纠纷 C. 学生需要提高道德素养 D. 学生需要学习法律法规 E. 学生需要提高学习成绩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都是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情况。学生违反学校规定,需要通过纪律教育纠正错误行为;学生之间存在纠纷,需要通过纪律教育调解矛盾;学生需要提高道德素养,需要通过纪律教育培养良好品德;学生需要学习法律法规,需要通过纪律教育增强法治意识。选项E虽然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特别强调的纪律教育内容。
26: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义务?
A. 遵守宪法和法律 B.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 依法纳税 E. 劳动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应尽的责任;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国防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经济义务;劳动是公民的社会义务。
27: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
A.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B.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集体荣誉感 D. 集体责任感 E. 集体协作精神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集体协作精神是集体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28: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法治观念?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C. 法律具有强制力 D. 法律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 E.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保障社会稳定;法律具有强制力,确保法律得到执行;法律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29: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责任?
A. 对自己负责 B. 对他人负责 C. 对社会负责 D. 对国家负责 E. 对自然负责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公民责任。对自己负责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对他人负责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对社会负责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对国家负责是公民的国家意识;对自然负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0:以下哪些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道德规范?
A. 尊重他人 B. 诚实守信 C. 爱护公物 D. 自尊自爱 E. 勤俭节约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A、B、C、D、E都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强调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诚实守信是道德的基石;爱护公物是公民的责任;自尊自爱是个人品德的表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判断题(共5题)
3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因此,该陈述是正确的。
32:中小学生有权利选择不上课。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因此,中小学生没有权利选择不上课,该陈述是错误的。
33:在集体生活中,个人的意愿应该完全服从集体的决定。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在集体生活中,个人的意愿和集体的决定之间需要平衡。虽然集体利益通常优先考虑,但个人的合理意愿也应该得到尊重。完全服从集体的决定可能会导致个人权利的侵犯,因此该陈述是错误的。
34: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而不仅仅是法律意识。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此,该陈述是错误的。
35:公民的财产权不受法律保护。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因此,公民的财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该陈述是错误的。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缓解这一难题,某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推广共享单车、实施限行政策等。以下为相关报道和数据。
【报道一】
某市政府宣布,将在市中心区域实施单双号限行政策,以减少机动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报道二】
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该市政府投入资金更新了公交车和地铁线路,并增加了运营班次。
【报道三】
共享单车在城市的普及,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然而,部分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影响了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
【数据】
根据最新统计,实施限行政策后,市中心区域的机动车数量减少了20%,公共交通的乘客量增加了15%。
【问题】
1. 分析某市政府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
2. 针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某市政府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
- 限行政策减少了机动车出行,直接降低了道路上的车辆数量,从而缓解了交通拥堵。
- 公共交通的优化和增加班次提高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了私家车出行。
- 共享单车的推广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交通压力,需要合理管理。
2. 针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建立共享单车停放规范,明确停车区域和规则,避免随意停放。
- 加强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的监管,对违规停放行为进行处罚。
- 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加强管理,提高车辆定位和调度效率,减少随意停放现象。
- 提升市民的公共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文明使用共享单车。
【参考解析】
1. 某市政府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
政府实施的限行政策有效地减少了市中心区域的机动车数量,从而降低了道路拥堵。同时,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增加班次,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吸引了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然而,共享单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强管理。
2. 针对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共享单车停放规范,并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市民的公共意识。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应加强车辆定位和调度,减少随意停放现象。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停放区域,并通过监管和处罚措施来维护交通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