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上传人:Q** 文档编号:12583131 上传时间:2025-1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6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5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州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对我市前一阶段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盘点,对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昨天市委常委会已经就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天我们把相关负责同志都请过来,就是要当面锣、对面鼓,把问题摆清楚,把责任落下去,确保这场关乎民心向背的“突击战”打出声威、打出实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啃噬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掀起了一场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攻坚行动,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根据市纪委监委的前期排查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排查梳理出相关问题线索95件,已办结82件。而回顾2024年全年工作,市纪委监委受理问题线索277件,办结293件,留置13人。这些数字背后,体现了我们整治问题的决心和力度,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些长期盘踞在基层的“蝇贪蚁腐”受到严肃查处。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领域,我们聚焦项目资金、惠农补贴等关键环节,处置了相关问题线索1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问责1人,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冰面下的暗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有的单位、有的干部还没有真正从政治高度来理解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思想上存在“与己无关”的懈怠、“差不多就行”的应付心态。把“突击战”简单理解为一阵风,认为搞几个月、查几个人就可以鸣金收兵,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这种政治站位上的偏差,是导致工作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第二,工作进展的“落差”十分明显。从面上看,各单位都在推进,但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单位雷声大、雨点小,方案制定了一大堆,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不多;有的单位避重就轻,满足于一般性的排查和整改,对本领域、本系统内的核心问题、敏感问题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单位工作进度滞后、成效不彰,在问题线索的发现和查处上长期“零报告”,陷入“不愿查、不敢查、不会查”的怪圈。第三,线索处置的“反差”亟待扭转。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线索发现难、移送少、成案率不高。群众的“吐槽点”和我们的“发力点”还没有完全对上。是社会真的那么清明,没有问题线索了吗?显然不是。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排查聚焦不足、深挖彻查不够的问题。有的部门习惯于坐等举报,缺乏主动出击、靶向发现问题的能力;有的对审计、巡察、信访中发现的“蛛丝马迹”不够敏感,部门之间信息壁垒高筑,线索移送共享机制不畅。第四,协同作战的“偏差”影响合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纪检监察机关一家可以包打天下。但从实际情况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还不够紧密。一些牵头单位满足于开会发文、交办任务,对责任单位的督促指导、跟踪问效不够,没有真正把“牵头”的责任扛起来。一些责任单位则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这是纪委的事,配合不主动、行动不积极,导致工作合力难以形成。这些问题,如同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全市上下要深刻理解,当前开展的“突击战”,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央、省委、州委着眼于巩固执政根基、厚植人民情怀作出的战略部署。这是对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一次集中检验。年底将至,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决战决胜的姿态,以超常的决心和力度,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决定性突破。 二、聚焦靶心,以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开展集中整治,不能“撒胡椒面”,必须找准病灶、靶向治疗。各牵头单位、各责任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的领域,拿出具体方案,实施精准打击,务求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年底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深挖彻查,在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上实现新突破。案件查办是最直接、最有效地震慑。线索不足、成案率低的问题必须立即扭转。一是要拓宽线索来源渠道。要从“坐等上门”向“主动出击”转变。要对2024年以来受理的全部问题线索进行一次彻底的“大起底”,重新梳理、甄别、研判,确保没有遗漏。要加强与审计、财政、信访、政法等单位的协作,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要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带案下访、明察暗访,从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服务窗口中发现第一手问题线索。二是要提升案件查办质效。查办案件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看典型性,看影响力。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严肃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这里我举两个假设的例子,大家要举一反三。比如,*镇*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干部张某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手中职权,伙同评估公司虚增地上附着物数量,骗取补偿款30余万元,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这样的“村霸”“地头蛇”,必须坚决打掉。再比如,*中学在“阳光食堂”建设中,总务处主任李某长期与特定供应商勾结,通过虚报采购价格、接受回扣等方式,侵占学生伙食费,导致食堂饭菜质次价高,引发家长和学生普遍不满。这种向孩子“伸黑手”的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必须从严从重查处。查处这样的案件,才能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三是要坚持宽严相济政策。对那些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动用扶贫、民生款物的,必须重拳出击,绝不姑息。同时,也要用好“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二,靶向施治,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上实现新突破。这次集中整治,不能漫无目的,必须聚焦重点,形成拳头。根据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打好三场“攻坚战”。一是坚决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清理整治攻坚战。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农民群众的“家底”。这个“家底”如果管不好、用不好,甚至被侵占、被流失,就会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近期排查发现,我市部分村庄存在“三资”管理混乱、合同不规范、资产被无偿占用、资金长期闲置甚至被挪用等问题。市里已经制定了《*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抓总,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集体家底清查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底数清晰。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要按照“一案一策”的原则,针对历史遗留的复杂合同、债权债务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司法联动等方式,坚决收回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透明的“三资”监管长效机制,大力推广数字化监管平台,让每一分集体资金、每一寸集体资产、每一份集体资源都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坚决打好教育医疗领域群众身边突出问题整治攻坚战。教育和医疗,一头连着未来,一头连着生命,是天大的民生。近期,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对我市所有学校食堂、供餐单位进行一次无死角、全覆盖的排查整治。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等部门要协同作战。要全面推行“阳光食堂”建设,但这绝不仅仅是装几个摄像头搞“厨房直播”那么简单。核心在于管住供应链和利益链。要严格供应商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制度,切断个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输送渠道。要引入家长委员会、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堂监督和成本核算,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的餐食上。对排查中发现的商业贿赂、贪污挪用、以次充好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公开曝光。在医疗领域,要聚焦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医疗服务收费等环节,严肃查处收受“红包”、过度医疗、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切实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三是坚决打好涉旅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旅游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金字招牌。一个清朗、诚信、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涉旅突出问题仍时有发生,如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导游辱骂游客等,严重损害了*市的形象。文旅、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必须下定决心,铁腕整治。要加强对旅行社、导游、购物店等市场主体的监管,加密日常巡查和暗访频次,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依规从重处罚,直至吊销执照,清出市场。要畅通游客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快速响应和先行赔付机制,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整治旅游市场,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市的长远发展和对外形象,决不能有丝毫松懈。 第三,标本兼治,在深化改革和建章立制上实现新突破。查办案件、解决问题是“治标”,构建长效机制、堵塞制度漏洞才是“治本”。各单位在整治过程中,不能就案办案、就事论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查处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机制上的漏洞。要向案发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要推动形成“查处一案、剖析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性循环。要推动权力规范运行。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权力的滥用。要以此次集中整治为契机,全面梳理基层单位、重点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要大力推进基层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权力运行的“暗箱”变成“玻璃房”。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市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大力宣传集中整治的进展和成效,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和震慑效应。要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一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三、压实责任,以过硬的作风确保整治任务落地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集中整治工作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看责任是否落实,作风是否过硬。 第一,要层层压实责任链条。这次会议,既是部署会,也是责任交办会。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不能当“二传手”,更不能当“甩手掌柜”。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对照任务清单,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认领任务,积极履职尽责。要坚决破除本位主义,加强协作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同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对整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约谈提醒、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搞情面、不打折扣。 第二,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高效的运转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原则上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各牵头单位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纪委监委,组建联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要及时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要将集中整治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第三,要锤炼过硬能力作风。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直接检验。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具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过硬本领。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党纪国法和相关政策,提高精准发现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处置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面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要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不怕得罪人。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从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志们,人民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突击战,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开创*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提供坚强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