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第1页,第6讲,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第2页,考点1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主要方法,明帝国建立,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重八,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明太祖,第3页,明朝疆域图,明朝建立后,又用了近20年时间,毁灭了元军残余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第4页,明朝君主专制办法,皇 帝,废 丞 相,吏 户 礼 兵 刑 工,中央,地方,削 藩,第5页,在中央:废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置直属中央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成为特务机构。,明成祖深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监视和侦查。厂卫机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一个表现。,明朝在政治上专制统治办法,第6页,八股取士,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明清取士,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怎样教八股文与怎样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思想与才华。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看法,,,须按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很多成为皇帝忠顺奴仆。,第7页,举子看榜,四书五经,第8页,清帝国建立,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清朝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第9页,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占北京,驻守山海关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满清入关,第10页,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皇 帝,内阁和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第11页,军机处设置,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置,称“军机房”、“总理处”。,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直到清末。,第12页,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于权力上是执政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一直处于暂时机构地位。另外,军机处于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要求,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即使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统治工具。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消。,第13页,大兴文字狱,从知识分子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量冤案。叫做“文,字狱”。,据统计:,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12次,,雍正帝17次,乾隆帝130次,。,第14页,发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文字狱,左都御史赵申乔举发翰林戴名世(人称戴南山)作品南山集“狂妄不谨”、“语多狂悖”,而且康熙四十一年(17),戴南山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中引用了方孝标滇黔纪闻南明永历年号。康熙五十二年二月,戴名世所以被斩,方苞免死,以白衣参加修撰工作,刘灏等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案,第15页,徐骏案,“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写景,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思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第16页,【例1】,(年郴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探究活动,以下符合主题有(),废丞相,设三司 设置厂卫制度 八股取士 设三省六部制,A B,C 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建政治制度;废丞相,设三司,设置厂卫制度,八股取士都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办法。,【答案】,D,考点17 明清加强专制统治,中 考 名 题 例 析,第17页,1.(年青岛)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 h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 一做法反应实质是,(),A扩大六部权力,B改革丞相制度,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D,第18页,郑和下西洋,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逝世,赐葬南京牛首山,。,考点18,了解郑和下西洋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抗倭斗争,第19页,条件,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目标,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络,时间、出发地,14051433年,刘家港,次数和所到地域,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域,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第20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第21页,戚继光抗倭,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 。明朝抗倭名将,出色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封侯非我意,希望海波平。,戚继光,第22页,十四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相互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域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倭寇,倭寇,盔甲,第23页,白水洋战斗:全歼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含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主要战役,第24页,背景,明朝中期,政府继续推行海禁政策,倭患日益严重,经过,组建“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倭寇,结果,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戚继光抗倭,第25页,【例2】,(年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络,明政府采取办法是(),A派鉴真东渡日本 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派张骞通西域 D派郑和出使西洋,【解析】,14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抵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域,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答案】,D,考点18 郑和下西洋,中 考 名 题 例 析,第26页,2.,(年成都),图1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部分笔记。其学习主题是(),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B,第27页,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企业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驻军,收复台湾,。,考点19,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第28页,1661年,3,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两座城堡,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联络。赤嵌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中国领土台湾。,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第29页,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成功尝试。经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含有极其重大历史意义。,厦门鼓浪屿上郑成功雕像,第30页,清朝在台湾建制,1683年,康熙命施琅用武力收复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后,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归福建管辖,下辖台湾、凤山和诸罗三县。,第31页,顺治康熙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乾隆确立“金奔巴瓶”制度。,清朝对西藏管理,顺治会见五世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金印,第32页,清朝巩固西北边疆,方法,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伊犁将军,背景,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叛乱,管辖区域,北疆(蒙古,西北(新疆),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第33页,【例3】,(年齐齐哈尔),“开辟荆榛逐荷夷”这一诗句反应是以下哪次反侵略斗争(),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解析】,经过题干材料中“逐荷夷”可知这一诗句反应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答案】,B,考 点 针 对 训 练,考点19 郑成功收复台湾,第34页,【例4】,(年齐齐哈尔),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机构是(),A驻藏大臣 B西域都护,C新疆行省 D台湾府,【解析】,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答案】,A,考点19 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中 考 名 题 例 析,第35页,3.,(年山东莒北县模拟),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首次战争中获胜是中国人”战役是(),A.山海关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台州九捷,考 点 针 对 训 练,B,第36页,谢谢观看,第3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