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配血标本的采集、送检管理制度,血样送检:,一、送检人员:,应由本院医护人员送检血样。不得由患者及其家属等非医护人员送血标本,但可由经过培训的医辅人员送检。,二、送检内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标本一同送检。,三、送检核对:,医护人员送血样到输血科后,双方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验号及试管与输血申请单的号码是否一致等,并在标本接受登记本上签名确认。,四、标本的时限:,超过,3,天,的配血标本不可再用于配血试验,需重新采集患者标本送检。,注意事项:,对标本如有疑问应重新采集血标本,不得电话询问后就擅自修,改错误的标签及输血申请单。不得使用来源不明或者无人对其,来源负责的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血液预约,按照申请单预用日期输血科主动准备血液,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用血前,护士致电输血科,输血科根据用血时间准备血液(溶浆,配血等),务必在约好时间内取血,血液取回后尽快输血,一次取血不要太多。,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取血输血核对制度),一、取血时:,护理人员凭,治疗单,取血。护士与输血科一人持血袋,一人持配,发血报告单,双方,当面,交接核对:,核对:受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袋条形码号、血型(包括,RhD,),、,血液种类、血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检查血袋外观: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双方共同在,配发血报告单,上签字,取血,时间精确到分钟,之后方可取走血液。,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取血输血核对制度),二、血液领回病房后(治疗室核对),有两名医护人员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双方在发血报告单空白处签名。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再一袋一核对签名。,三、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治疗单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D,)、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所有患者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另外使用腕带识别。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对受血者的姓名、住院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血袋有效期。,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取血输血核对制度),四、输血时限,血液取回后,30,分钟之内开始输注,输血过程中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速度见附表。,输血过程记录单:,输血,20160614_173959.jpg,五、输血前、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输血器操作规范与流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菲氏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一次性输血耗材、血袋处理暂行规定,无反应血袋:,输血完毕后输血器及血袋折叠好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室温保存于使用科室,24,小时。,24,小时后与其他医疗垃圾一同进行处理。,发生输血反应的血袋:,输血过程中发生明确输血反应的将血袋连同输血器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立即送至输血科保存于,26,用于输血反应的调查。要求血袋保存处理的记录与输血科发血记录数量一致,做到,100%,登记。,检查:,护理部根据输血科发血记录不定期对血袋处理记录进行检查。,溶血反应,临床特点,(,1,)起病缓急与血型输血量有关,1,)供受者,ABO,血型不合输注,患者输入,1050ml,即可出现症,状,输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甚至导致死亡。,2,)供受者,Rh,血型不合输注,引起的反应多出现在输血后,12h,,随着抗体效价升高症状加重。,症状:,腰背痛、脸色潮红、寒战、,发热、酱油色样尿,手术中发生不,明原因血压下降、伤口渗血,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2,)大量补液:输入生理盐水,50-60ml/kg,,保证尿量,100ml/h,以上,3,)简化尿液:,5%,碳酸,NaHCO3,使,PH,值大于,7.8,不超过,8.0.,4,)激素:甲强龙,200-800mg,5,)抗休克,6,)强心,7,)抗,DIC,8,)保护胃粘膜,9,)再输血:洗涤红细胞,+AB,血浆或,AB,冷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