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2494793 上传时间:2025-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4.59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班别: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90 分,全闭 卷作答,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不予评分。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并请注意题号顺序;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 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答卷独立完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将捡到的 100 元钱自己花了 B. 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 C. 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D. 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 2. 中国组合邹佳琪和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材 料中邹佳琪和邱秀萍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业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血缘关系 D. 归属关系 3. 自全国各地各网站响应政府积极推动网络举报工作的号召以来,新浪腾讯等多家影响力大、网民访问多 的网站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有问题找“举报”咨询,“全天候、多角度”的网络监 督时代已经来临。这说明(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有利于监督权的发挥 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在提高 ③政府能多渠道倾听民声,尊重民意 第 6页,共 7页 ④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惩治官员腐败的最重要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针对下面漫画《网络“伪科普”》中的现象,青少年应该( ) A. 学会“信息节食”,远离网络世界 B. 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 C. 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D.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5. 斑马线前,驾驶员会停下车来,让行人先走;红灯亮了,各种车辆一律停下。这是西安街头如今常见的 一幕。经过近几年的治理,西安交通秩序大为好转,一个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社会共治的文明交通环境正在形成。要保持这一治理成果,需要( ) ①司机文明驾驶礼让行人 ②法官制定法律反对特权 ③市民文明出行遵章守则 ④交警体谅他人践行诚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 2023 年 9 月 8 日,2022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550 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优秀网络作品涌现,这股凝聚起来的正能量“精气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披荆斩棘,谱写奋进新征程的华彩乐章。举行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活动( ) A. 有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B. 可以让网络作品都充满正能量 C. 可以趋利避害,消除网络的消极影响 D. 有助于中学生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力军 7.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属于有序化状态的场景有( ) ①放学时间,冲出教室 ②阅览室里,轻声细语 ③观看古迹,刻名留念 ④升旗仪式,庄严肃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很多求职者称,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的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指本科非 985、非 211 高校)毕业的学生。这一行为违背( ) A. 欣赏他人 B. 以礼待人 C. 诚信待人 D. 平等待人 9. 针对近期一系列养犬伤人事件,我国各地宣布加强养犬管理,一些地方最新修改实施的养犬管理条例或 扩大了重点管理区范围,或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域每户养犬数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要根据实际变化合理调整规则 B. 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管控 C. 要坚定不移地固守原有的规则 D. 该规则能杜绝养犬伤人的现象 1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 意见》强调,要加强信用监管,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此举 ( ) A. 说明了诚信的企业一定能快速发展,获得巨大利润 B. 说明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C. 有利于确保失信行为无处遁形,失信者处处受限 D.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11. 公交司机看到一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 1 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向司机致谢并还他一元钱,还将一张充有 100 元钱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 ①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②行己有耻,知错就改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 B. 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 有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 D.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肯定会违法 14.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里的“敬”指“尊敬、尊重”。八年级(1)班的同学就“尊重” 的话题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②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③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 ④只有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值得尊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金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文明成为金华的城市底色。我们要做文明有 礼的金华人,是因为( ) A. 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 B. 是否文明有礼是衡量一个人事业成败的标准 C. 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 D. 文明有礼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 16. 小明上课时引用了这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综合上述名言判断,他所探讨的主题是( ) A 换位思考 B. 欣赏他人 C. 尊重他人 D. 平等待人 17. 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河北小伙刘洪安开了一间早点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是他的经营信条。他 的“良心油条”生意门庭若市,在保定引发了一股“做良心餐饮”的热潮。刘洪安用行动证明了诚信是 ( ) ①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③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 下列案件分析正确的是( ) 案件 违法性质 违法后果 ①肖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被拘役 3 个月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②李某参与打架斗殴,被拘留 10 天,罚款 1000 元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处分 ③徐某恶意拨打 119,谎报火警,被行政拘留 10 日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④赵某高空抛物致楼下人伤物损,获刑 8 个月,罚金 3000 元 刑事违法行为 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下图是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自身因素情况调查报告图,这启示我们( ) ①防患于未然,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②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③增强法治观念,做自律守法的人 ④交朋友不讲原则,做到诚实守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 小明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他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小区福利院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对他这 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他这样做耽误了学习,没有报酬,不值得 ②他这样做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③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学会生活中重要的本领 ④他这样做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爆炸式增长,海量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中,既有展现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缓解压力、提供情绪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摆拍,造假,卖惨等丛生的网络乱象。 材料二 拥有百万粉丝的视频主播张某,顶着“清华学霸”人设,售卖含清华大学字样的文创作品,经警方立案调查,他实际为无业人员,真实身份和清华大学毫不沾边,其违法销售金额高达 70 万余元,法院以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50 万元。粉丝再多、流量再大,违法失信终会受到惩罚。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一点关于网络的认识? (2) 用诚实守信的知识,谈谈失信行为受惩罚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 (3) 减少网络乱象需要法德并举,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校园欺凌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以下是校园欺 凌行为的具体形式图: (1) 上图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写两个方面)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 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 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2) 假如你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某上高中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上大学后,迷上网络赌博,并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不良人员,逐渐无心学习。为筹赌资,多次偷窃同学财物,后伙同社会不良人员多次拦路抢劫,触犯了刑 法,被人民法院判处 7 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 万元。 材料二 2023 年深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启动,今年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 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时间为 9 月 11 日至 17 日。近期,深圳重拳打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 材料中陈某“多次拦路抢劫”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完成下列连线题,把列出的材料信息与所学所知识对应起来。 (2) 请你谈谈陈某的案例对青少年的警示。 (3) 有同学认为:网络生活是自由的,重拳打击网暴行为没必要。请你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此 观点进行评析。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班别: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90 分,全闭 卷作答,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不予评分。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并请注意题号顺序;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 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答卷独立完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将捡到的 100 元钱自己花了 B. 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 C. 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D. 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B: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是关心社会发展的 表现,故 B 符合题意; A:捡到的 100 元钱不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自己花是侵犯他人合法财产的表现,故 A 说法错误;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乱刻乱画,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故 C 说法错误; D:节假日宅在家里看书,与亲社会行为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2. 中国组合邹佳琪和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材 第 16页,共 16页 料中邹佳琪和邱秀萍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业缘关系 C. 血缘关系 【答案】A 【解析】 B. 地缘关系 D. 归属关系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类型。 ABCD: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 的关系和亲戚关系;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故材料中邹佳琪和邱秀萍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故 A 说法正确,BC 不符合题意,D 不属于社会关系的类型; 故本题选 A。 3. 自全国各地各网站响应政府积极推动网络举报工作的号召以来,新浪腾讯等多家影响力大、网民访问多 的网站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有问题找“举报”咨询,“全天候、多角度”的网络监 督时代已经来临。这说明(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有利于监督权的发挥 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在提高 ③政府能多渠道倾听民声,尊重民意 ④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惩治官员腐败的最重要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②③:题干中,有问题找“举报”咨询,“全天候、多角度”的网络监督时代已经来临。这说明互联网 丰富了民主形式,有利于监督权的发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在提高;政府能多渠道倾听民声,尊重 民意,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最重要,说法绝对。网络监督已经成为惩治官员腐败的重要方式之一,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4. 针对下面漫画《网络“伪科普”》中的现象,青少年应该( ) A. 学会“信息节食”,远离网络世界 B. 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 C. 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D.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B:漫画《网络“伪科普”》启示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故 B 符合题意; A:“远离网络世界”说法太绝对,忽视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 A 错误; C:不属于青少年角度,故 C 不符合题意; 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5. 斑马线前,驾驶员会停下车来,让行人先走;红灯亮了,各种车辆一律停下。这是西安街头如今常见的 一幕。经过近几年的治理,西安交通秩序大为好转,一个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社会共治的文明交通环境正在形成。要保持这一治理成果,需要( ) ①司机文明驾驶礼让行人 ②法官制定法律反对特权 ③市民文明出行遵章守则 ④交警体谅他人践行诚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①③:题文中的现象体现了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保持这一治理成果,需要司机文明驾驶礼让行人, 需要市民文明出行遵章守则,故①③正确; ②:法官无权制定法律,故排除②; ④:交警应该严格执法。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C。 6. 2023 年 9 月 8 日,2022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550 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优秀网络作品涌现,这股凝聚起来的正能量“精气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披荆斩棘,谱写奋进新征程的华彩乐章。举行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活动( ) A. 有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B. 可以让网络作品都充满正能量 C. 可以趋利避害,消除网络的消极影响 D. 有助于中学生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力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递网络正能量的相关知识。 A:2022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的出台有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故 A 说法正确; B:“都”说法过于绝对,故 B 说法错误; C:“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 C 说法错误; D: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播网络正能量人人有责,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7.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属于有序化状态的场景有( ) ①放学时间,冲出教室 ②阅览室里,轻声细语 ③观看古迹,刻名留念 ④升旗仪式,庄严肃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 ②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阅览室里,轻声细语,升旗仪式,庄严肃穆,体现了公共 秩序。②④正确; ①:放学时间,冲出教室,是没有秩序的表现,①错误; ③:观看古迹,刻名留念 ,是不文明的行为,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8. 很多求职者称,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的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指本科非 985、非 211 高校)毕业的学生。这一行为违背( ) A. 欣赏他人 B. 以礼待人 C. 诚信待人 D. 平等待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平等待人。 ABC:欣赏他人、以礼待人、诚信待人, 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毕业的学生,违背了平等待人 的要求,故 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9. 针对近期一系列养犬伤人事件,我国各地宣布加强养犬管理,一些地方最新修改实施的养犬管理条例或 扩大了重点管理区范围,或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域每户养犬数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要根据实际变化合理调整规则 B. 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管控 C. 要坚定不移地固守原有的规则 D. 该规则能杜绝养犬伤人的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 A:题干中,一些地方最新修改实施的养犬管理条例或扩大了重点管理区范围,或规定在重点管理区域每户 养犬数量,说明要根据实际变化合理调整规则,故 A 符合题意;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自律,故 B 错误;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故 C 错误; D:“杜绝”说法太绝对,故 D 错误; 故本题选 A。 1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 意见》强调,要加强信用监管,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此举 ( ) A. 说明了诚信的企业一定能快速发展,获得巨大利润 B. 说明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C. 有利于确保失信行为无处遁形,失信者处处受限 D.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诚信的作用的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D:国务院印发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诚信体系,其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 环境,故 D 正确; A:本选项表述的是诚信对于企业的作用,题干没有体现,另外,诚信对企业的作用并非绝对,故 A 错误; B:诚信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故 B 错误; C:表达过于绝对,故 C 错误; 故本题选 D。 11. 公交司机看到一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 1 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向司机致谢并还他一元钱,还将一张充有 100 元钱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 ①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②行己有耻,知错就改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关爱他人。 ①④:题干中,小学生妈妈特意向司机致谢并还他一元钱,这是践行诚信的表现;将一张充有 100 元钱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与人为善,弘扬美德,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题干未涉及行己有耻,知错就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2. 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 ②③④:题干中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社会 关系中确定的;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份都是不同的,故排除①; 故本题选 B。 13. 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 B. 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 有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 D.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肯定会违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A: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是二者并不是不可逾越鸿沟,A 错误; B:一般违法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B 错误; C:所有的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C 错误; D: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此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肯定会违法,D 正确; 故本题选 D。 14.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里的“敬”指“尊敬、尊重”。八年级(1)班的同学就“尊重” 的话题进行交流,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②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③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 ④只有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值得尊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要求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要平等待人, 要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所有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值得被尊重,④说法错 误; 故本题选 A。 15. 金华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文明成为金华的城市底色。我们要做文明有 礼的金华人,是因为( ) A. 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语言文明、态度谦和、举止端庄 B. 是否文明有礼是衡量一个人事业成败的标准 C. 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 D. 文明有礼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意义。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金华人,是因为文明有礼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提 升城市形象;故 D 正确; A:这是文明有礼的做法,不是原因;故 A 不符合题意; BC:这夸大了文明有礼的作用;故 BC 错误; 故本题选 D。 16. 小明上课时引用了这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综合上述名言判断,他所探讨的主题是( ) A. 换位思考 B. 欣赏他人 C. 尊重他人 D. 平等待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C:题干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会换位思考、“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要相互尊重、“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体现了要学会欣赏他人,这些共同反映了我们要尊重他人,故 C 符合题意; A:题干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学会换位思考,不是共同探讨的主题,故 A 不符合题意; B:题干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现了欣赏他人,不是共同探讨的主题,故 B 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涉及平等待人,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7. 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河北小伙刘洪安开了一间早点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是他的经营信条。他 的“良心油条”生意门庭若市,在保定引发了一股“做良心餐饮”的热潮。刘洪安用行动证明了诚信是 ( ) ①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③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诚实守信。 ①②③: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刘洪安用行动证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为人做事的基 本准则,体现了诚实守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故①②③说法 正确; ④:题文内容强调的是公民,从政执政,在题文中未涉及,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8. 下列案件分析正确的是( ) 案件 违法性质 违法后果 ①肖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被拘役 3 个月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②李某参与打架斗殴,被拘留 10 天,罚款 1000 元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处分 ③徐某恶意拨打 119,谎报火警,被行政拘留 10 日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④赵某高空抛物致楼下人伤物损,获刑 8 个月,罚金 3000 元 刑事违法行为 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 ①:肖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被拘役 3 个月,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故①错误; ②:李某参与打架斗殴,被拘留 10 天,罚款 1000 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故②错误; ③:徐某恶意拨打 119,谎报火警,被行政拘留 10 日,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故③正确; ④:赵某高空抛物致楼下人伤物损,获刑 8 个月,罚金 3000 元,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故 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19. 下图是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自身因素情况调查报告图,这启示我们( ) ①防患于未然,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②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③增强法治观念,做自律守法的人 ④交朋友不讲原则,做到诚实守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犯罪。 ①②③:材料通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过程,启示我们应该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增强法治观念,做自律守法的人,①②③说法正确; 第 24页,共 16页 ④: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20. 小明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他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小区福利院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对他这 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他这样做耽误了学习,没有报酬,不值得 ②他这样做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③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学会生活中重要的本领 ④他这样做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小明同学的志愿者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他这样做锻炼了与人交往 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学会生活中重要的本领;有利于提高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故②③④说法 正确; ①:小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行为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而且拓宽了他的知识面和社会视野,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爆炸式增长,海量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中,既有展现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缓解压力、提供情绪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摆拍,造假,卖惨等丛生的网络乱象。 材料二 拥有百万粉丝的视频主播张某,顶着“清华学霸”人设,售卖含清华大学字样的文创作品,经警方立案调查,他实际为无业人员,真实身份和清华大学毫不沾边,其违法销售金额高达 70 万余元,法院以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50 万元。粉丝再多、流量再大,违法失信终会受到惩罚。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一点关于网络的认识? (2) 用诚实守信的知识,谈谈失信行为受惩罚会产生哪些社会价值? (3) 减少网络乱象需要法德并举,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网络乱象等的消极影响。 (2)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失信行为受惩罚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诚信意识,更好的融入社会。②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压家兴旺,失信行为受惩罚有利于培育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社会互信,减 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3) 法律上:划定网络安全法律红线,建立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营造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道德上:用语文明,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做到健康文明上网。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网络的作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践行诚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既有展现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缓解压力、提供情绪价值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摆拍, 造假,卖惨等丛生的网络乱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 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粉丝再多、流量再大,违法失信终会受到惩罚→有利于培育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社会 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治理减少网络乱象需要法德并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开放试题 ,言之有理即可。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校园欺凌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以下是校园欺 凌行为的具体形式图: (1) 上图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写两个方面)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 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 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2) 假如你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1)①“用不好的外号称呼、传八卦、当众嘲笑、辱骂”等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名誉权(或人格 尊严权)。 ②“敲诈、勒索”等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 ③“将隐私发到互联网上”等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④“推搡或殴打”等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2)①如果遭遇了校园欺凌,应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反映,寻求大人的帮助。 ②当事人之间,也可协商自行解决纠纷,并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③通过学校介入,约谈双方家长,多方调解,理清责任。 ④如事件性质以及后果严重,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用不好的外号称呼、传八卦、当众嘲笑、辱骂等→联系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名誉权(或人格尊严 权)。 关键词②:敲诈、勒索等→联系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 关键词③:将隐私发到互联网上等→联系侵害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关键词④:推搡或殴打等→联系侵害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作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应该怎样维权→联系求助于老师和家长、和解、调解、诉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某上高中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上大学后,迷上网络赌博,并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不良人员,逐渐无心学习。为筹赌资,多次偷窃同学财物,后伙同社会不良人员多次拦路抢劫,触犯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