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2494724 上传时间:2025-10-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1.63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18 小题,满分 9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注意事项: 1. 开考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班级、考号等相关信 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雷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小明在研学时,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叶䗛(xiū),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这只叶䗛的长度约为 ( ) A. 9mm B. 9cm C. 9μm D. 9m 2. 小昕用手机 APP 模拟频闪拍摄,每隔相同时间记录小球运动时所在位置,如图(上为真实实验图片,下为等效图),描述正确的是( ) 第 8页,共 9页 A. B. C. D. 3.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甲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发 B. 在 0~10s 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C. 在 0~10s 内,甲、乙两车的路程相等 D. 在 10~20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4.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合理”的是( ) A. 如图甲中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路线重合,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 长度 B. 如图乙中把长为 S 的金属丝密绕 N 圈在铅笔上,测出密绕的线圈长度 L,则金属丝直径 D = S N C. 如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 2.00cm D. 如图丁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L 5. 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 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 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可以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6.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 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C. 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7. 小明用手机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吉他弦刚发声的参数,两次拨 A 弦后界面如图,则正确的是( ) A. 拧松 A 弦后,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 B. 第一次测得的音调比第二次低 C. 第一次的振幅比第二次小 D. 第一次测得 A 弦每秒振动 56 次 8. 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 间后,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 ) A. 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 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9. 如图是根据测量某物质在凝固前、中、后三阶段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在 BC 段吸热但温度不变 B. 在t = 15min 时,该物质为液态 C.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50℃ D. 该物质在第 8min 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10.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0.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一定会达到 100℃ B. 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两人用的水的质量不同 C. 停止加热,试管中的水还会沸腾一会,说明液体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D. 图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1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 (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且物体长度不变,则所测结果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 s; (3) 实验室里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 分,它的示数是 ℃。小王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 如图丁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2. 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 370m 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2s 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此超声波所经过的路程是 ;该车的速度是 m/s,合 km/h。(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13. 如图甲所示是汽车发动机汽缸异响听诊器,把听诊器连接的金属杆接触汽车发动机特定位置,就可了解汽缸内部运转是否正常;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 大;如图乙丙是两个物体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这两个物体发出声的 不同,但 相同(均选填“响度”或“音调”),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此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是 Hz。 14.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如图 1 所示 水的三态变化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则甲是 ,乙是 (前两空选填“冰”“水” 或“水蒸气”)。我国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冻土区的铁路两侧安装有许多热棒,如图 2所示。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上端装有散热片,下端插在冻土中。里面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作为“制冷 剂”,如图 3 所示。液态氨通过与气态氨的相互变化过程,带走冻土层热量,使冻土层保持低温不会融化, 保护路基,则在热棒 B 端的物态变化形式与图 1 中由 到 的物态变化形式相同(后两空选填 “甲”“乙”或“丙”)。 15. 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道路养护工作人员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车辆的出行安全。 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明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 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冰加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冰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 ℃; (2)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 A 图象,由此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 B 图象; 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 C 图象;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请说明结冰的路面撒盐的原因: 。 出发 到达 16. 星期天,爸爸带着小明开车送妈妈到机场乘坐飞机去上海出差,途中小明看见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 所示,并观察到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厦门航空 17︰50 19︰50 MF1043 小型机 南阳姜营机场 浦东国际机场 (1) 汽车以图乙中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 15min 后到达机场,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多少?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多少? (3) 小明妈妈乘坐的飞机航班信息如图所示,小明查询到飞机从南阳姜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飞行的距离 为 1000km,则 MF1043 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7.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 A、B、C 三个位 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方框里而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如图所示,实验中的测量原理是 ;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 刚开始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此时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 斜面的坡度,改正实验后继续实验; (3)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选填“大”或“小”); (4) 为了测量小车从 A 滑到 C 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测量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5) 小车沿斜面下滑做 (选填“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 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3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7 时 46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3 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那么,面对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 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 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 ( H2 ),氢气( H2 )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 6 升尿液中提取出 5 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 度为 2.5 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 火箭从地面加速上升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 的;载人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对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 的; (2) 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 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白色“气团”是 (选填“水蒸气”、“小水珠”、“小冰晶”),它的形成需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热量; (3) 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 20Hz 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三名在太空的航天员间交谈 (需要/不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 (4) 冷凝水系统中将水蒸气凝结成水,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尿处理系统采用 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的;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18 小题,满分 9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注意事项: 1. 开考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班级、考号等相关信 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雷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小明在研学时,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叶䗛(xiū),请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这只叶䗛的长度约为 ( ) A. 9mm B. 9cm C. 9μm D. 9m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这只叶䗛的长度约为一个手掌的宽度,约为 9cm,故 B 符号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小昕用手机 APP 模拟频闪拍摄,每隔相同时间记录小球运动时所在位置,如图(上为真实实验图片,下为等效图),描述正确的是( ) 第 18页,共 16页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图片可知,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速度的公式v = s 可知,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 t 直线运动。 A. 图为 v-t 的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为加速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图为 v-t 的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为减速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图为 s-t 的图像,路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为静止状态,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图为 s-t 的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即正比例函数图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为匀速直线运动,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甲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发 B. 在 0~10s 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C. 在 0~10s 内,甲、乙两车的路程相等 D. 在 10~20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在距离初始位置 100m 处开始运动,乙车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故 A 错误; BC.在 0~10s 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始终小于乙,由v = s 可知甲的速度始终小于乙,所以乙车为参照物, t 甲车向西运动,故 BC 错误; D.在 10~20s 内,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间相同,由v = s 可知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D 正确。 t 故选 D。 4.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合理”的是( ) A. 如图甲中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路线重合,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 长度 B. 如图乙中把长为 S 的金属丝密绕 N 圈在铅笔上,测出密绕的线圈长度 L,则金属丝直径 D = S N C. 如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 2.00cm D. 如图丁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L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地图上的路线通常不是直线,直接测量会有较大误差。而采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 的路线重合,再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这种方法被称为“化曲为直”。接着,利用比例尺将棉线长度转换为实 际线路长度,这是一种合理且准确的测量方法。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把长为 S 的金属丝密绕 N 圈在铅笔上,测出密绕的线圈长度 L,则金属丝的直径应为 D = L N  ,而不 是 D = S 。因为这里的 S 是金属丝的总长度,而不是单圈的长度。故 B 符合题意; N C. 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组合测量纪念币的直径,可以减小误差。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因此可以估读到 0.1mm,即 0.01cm。所以,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 2.00cm 是合理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由于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车轮的周长 L,并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N,来计算自行车通过的总路程。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方法。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B。 5. 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 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 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可以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 A 错误; B. 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B 错误; C. 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故 C 正确; D. 真空不能传声,不能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故 D 错误。 故选 C。 6.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 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C. 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 B. 根据噪声在生活中的定义可知,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鼓和槌棒发出 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故 B 错误; C. 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人们能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故 C 错误;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则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 D 正确。故选 D。 7. 小明用手机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吉他弦刚发声的参数,两次拨 A 弦后界面如图,则正确的是( ) A. 拧松 A 弦后,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 B. 第一次测得的音调比第二次低 C. 第一次的振幅比第二次小 D. 第一次测得 A 弦每秒振动 56 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其他条件不变时,琴弦越紧,频率越大,所以拧松 A 弦后再拨动每秒振动的次数少,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低,故 A 错误; B.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由图可知,第一次的频率大于第二次的频率,所以第一次的音调比 第二次高,故 B 错误; C. 题目中显示的分贝数不同,说明吉他弦的振幅不同,第一次分贝数小于第二次分贝数,即第一次的振幅 小于第二次的振幅,故 C 正确; D. 频率指物体一秒振动的次数,所以第一次测得 A 弦每秒振动 145.4 次,故 D 错误。故选 C。 8. 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 间后,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 ) A. 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 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冰块变小是熔化,需要吸热;干冰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 A 错误,B 正确; CD.小水珠生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薄霜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故 CD 错误。故选 B。 9. 如图是根据测量某物质在凝固前、中、后三阶段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在 BC 段吸热但温度不变 B. 在t = 15min 时,该物质为液态 C.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50℃ D. 该物质在第 8min 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CD.图中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在 BC 段持续放热,但温度保持 50℃不变, 则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50℃,则该物质在第 8min 时持续放热,故 C 正确,AD 错误; B.在t = 15min 时,该物质凝固结束,处于固态,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0.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一定会达到 100℃ B. 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两人用的水的质量不同 C. 停止加热,试管中的水还会沸腾一会,说明液体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D. 图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若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 100℃,故 A 错误; B. 乙图中水的初温是相同的,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可能是小华实验中水的质量较大,故 B 正确; C. 停止加热,由于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满足持续吸热的条件,因此会继续沸腾,故 C 错误; D. 图丙中气泡由大变小,而液体沸腾时,气泡由小到大上升到液体表面破裂开来,因此丙图不是水沸腾时 的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 11. (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且物体长度不变,则所测结果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 s; (3) 实验室里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 分,它的示数是 ℃。小王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 如图丁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1) ①. 4.5cm ②. 大于 (2)337.5 (3) ①. 热胀冷缩 ②. 38.2 ③. 右 【解析】 【小问 1 详解】 [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 1cm,物体左端与 2.0cm 刻度对齐,右端刻度可估读为 6.5cm,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6.5cm-2.0cm=4.5cm [2] 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且物体长度不变,由于刻度尺上刻度变得更加密集,则所测结果大于真实值。 【小问 2 详解】 由图乙知,秒表的小表盘是分针盘,分度值为 0.5min,分针指在“5”和“6”之间,且靠近“6”,大表盘为秒针盘,分度值为 0.1s,对应刻度为 37.5s,所以秒表的示数为 5min37.5s,合 337.5s。 【小问 3 详解】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丙所示,体温计分度值为 0.1℃,示数为 38.2℃。 [3]如图丁所示气体温度计,若周围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向 右移动。 12. 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 370m 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2s 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此超声波所经过的路程是 ;该车的速度是 m/s,合 km/h。(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答案】 ①. 680m ②. 30 ③. 108 【解析】 【详解】[1]此超声波所经过的路程为  s1 = v1t1 = 340m / s´ 2s = 680m [2][3]此超声波到达车子时超声波所经过的路程为 s = 1 s = 1 ´ 680m=340m 第 25页,共 16页 此超声波到达车子时时间为 2 2 1 2 则车子在这 1s 内运动的距离为 t = 1 ´ 2s = 1s 2 s3 = s - s2 = 370m - 340m = 30m 则该车的速度为  v = s3 = 30m = 30m / s = 108km / h 2 t 1s 13. 如图甲所示是汽车发动机汽缸异响听诊器,把听诊器连接的金属杆接触汽车发动机特定位置,就可了解汽缸内部运转是否正常;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 大;如图乙丙是两个物体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这两个物体发出声的 不同,但 相同(均选填“响度”或“音调”),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此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是 Hz。 【答案】 ①. 振幅 ②. 响度 ③. 音调 ④. 0.5 【解析】 【详解】[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响度 大,振幅大。 [2][3]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由图乙可知,两物体的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不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如图,两物体在 4s 内都完成了两次振动,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相同。[3]如图乙,物体在 4s 内都完成了两次振动,振动的频率 f = 2次 = 0.5Hz 4s 14.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是水循环过程中水常见的三种状态,某同学据此画出了如图 1 所示水的三态变化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则甲是 ,乙是 (前两空选填“冰”“水” 或“水蒸气”)。我国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冻土区的铁路两侧安装有许多热棒,如图 2所示。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上端装有散热片,下端插在冻土中。里面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作为“制冷 剂”,如图 3 所示。液态氨通过与气态氨的相互变化过程,带走冻土层热量,使冻土层保持低温不会融化, 保护路基,则在热棒 B 端的物态变化形式与图 1 中由 到 的物态变化形式相同(后两空选填 “甲”“乙”或“丙”)。 【答案】 ①. 水 ②. 冰 ③. 丙 ④. 甲 【解析】 【详解】[1][2]如图 1 所示水的三态变化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的三种状态,则甲是水,乙是冰,丙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丙)放热液化成水(甲),水(甲)放热凝固成冰(乙),冰(乙)吸热升华成水蒸气(丙)。 [3][4]液态氨通过与气态氨的相互变化过程,是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所以热棒 B 端的物态变化形式与图 1 中由丙到甲的物态变化形式相同。 15. 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道路养护工作人员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车辆的出行安全。 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明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 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冰加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冰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 ℃; (2)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 A 图象,由此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 B 图象; 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 C 图象;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请说明结冰的路面撒盐的原因: 。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受热均匀 ③. -3 ④. 晶体 ⑤. 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⑥. 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加快冰的熔化 【解析】 【详解】(1)[1]酒精灯需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铁圈的位置,从而确定烧杯、 温度计的位置,所以组装器材时要自下而上安装。 [2] 图乙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得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3] 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零刻度在液柱上方,所以温度计示数是-3℃。 (2)[4][5]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为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当晶体完全 熔化后吸热,温度上升。由图像可知,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0℃,所以冰是晶体。 (3)[6]由图像可知,冰的熔化图像是图像 A,熔点是 0℃,加入淡盐水制成碎冰后得到熔化的图像 B,熔点为-2℃,再加入浓度更大盐水制成碎冰,得到图像 C,熔点为-4℃,由此可知加入食盐后冰的熔点将降低, 所以给结冰的路面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加快熔化。 出发 到达 厦门航空 17︰50 19︰50 MF1043 小型机 南阳姜营机场 浦东国际机场 16. 星期天,爸爸带着小明开车送妈妈到机场乘坐飞机去上海出差,途中小明看见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 所示,并观察到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 汽车以图乙中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 15min 后到达机场,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多少?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多少? (3) 小明妈妈乘坐的飞机航班信息如图所示,小明查询到飞机从南阳姜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飞行的距离 为 1000km,则 MF1043 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20km;(2)0.2h;(3)500 km/h 【解析】 【详解】解:(1)图乙显示的速度是 80 km/h ,行驶时间为 15min,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 s = vt = 80km/h´ 15 h = 20km 60 (2) 由图甲可知,最快行驶速度为 100 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 行驶时间  t¢ =  s = 20km v¢ 100km/h  = 0.2h (3) 由表中信息可知,飞机从南阳姜营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所需时间 t ¢=19︰50 -17︰50=2h MF1043 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  v ¢ = s ¢ = 1000km =500km/h t ¢ 2h 答:(1)汽车以图乙中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 15min 后到达机场,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 20km;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 0.2h; (3) MF1043 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 500 km/h 。 17.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 A、B、C 三个位 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方框里而的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如图所示,实验中的测量原理是 ;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 刚开始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此时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 斜面的坡度,改正实验后继续实验; (3)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选填“大”或“小”); (4) 为了测量小车从 A 滑到 C 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测量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 误”); (5) 小车沿斜面下滑做 (选填“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 据是: 。 【答案】(1) ①.  v = s t  ②. 秒表 (2)减小 (3)小 (4)错误 (5) ①. 加速运动 ②. 见解析 【解析】 【小问 1 详解】 [1][2]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v = s 。根据v = s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 t t 路程,用秒表计量时间。 【小问 2 详解】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较慢,所用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小问 3 详解】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时间偏大,根据v = s 可知平 t 均速度vAB 会偏小。 【小问 4 详解】 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通过 B 点时的速度不为 0;小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的时间,他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小问 5 详解】 [1][2]由图可知,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相同,下半段用时较短,根据v = s 可知上半段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 t 平均速度,所以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加速运动。 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3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7 时 46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3 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那么,面对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 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 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 ( H2 ),氢气( H2 )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 6 升尿液中提取出 5 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 度为 2.5 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 火箭从地面加速上升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 的;载人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对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 的; (2) 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