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内分泌科临床医学备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中,作为靶腺的有
A. 甲状腺
B. 胰腺
C. 肾上腺髓质
D. 下丘脑
E. 垂体
答案:A
解析: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中,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为靶腺。胰腺主要分泌胰液等消化液,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下丘脑和垂体是内分泌调节的重要枢纽但不是靶腺。
2. 下列激素中,属于下丘脑调节肽的是
A. 促甲状腺激素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促性腺激素
D. 生长抑素
E. 促黑素细胞激素
答案:D
解析:下丘脑调节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等。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黑素细胞产生的,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
3.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与核受体结合,刺激mRNA生成
B. 与膜受体结合,促进cAMP生成
C. 与核受体结合,促进cGMP生成
D. 与膜受体结合,抑制cAMP生成
E. 与膜受体结合,抑制cGMP生成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与核受体结合,刺激mRNA生成,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发挥作用。
4. 下列哪种激素是由腺垂体合成
A. ADH
B. CRH
C. LRH
D. ACTH
E. 催产素
答案:D
解析: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腺垂体合成的。ADH(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合成,L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后储存于神经垂体。
5. 生长激素过多的患者可出现
A. 尿氮含量增加
B. 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
C. 血中脂肪酸含量降低
D. 血中氨基酸含量降低
E. 血钙升高
答案:B
解析:生长激素过多可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生长激素过多时尿氮减少,血中脂肪酸增加,血中氨基酸增加,血钙一般无明显变化。
6. 糖皮质激素
A.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B. 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
C. 脂肪的分解
D. 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合成
E. 降低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答案:C
解析: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有利于糖异生。它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增加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淋巴细胞数目,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7.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时应注意
A. 检查患者血细胞
B. 了解胃黏膜有无损伤
C. 补充蛋白质
D. 服用抗糖皮质激素药物
E. 逐次减量停药
答案:E
解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时应逐次减量停药,以免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8. 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糖的储存和利用
B.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C. 抑胃肽对胰岛素的分泌有调节作用
D.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和利用
E. 促进钾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胰岛素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不是分解和利用。它促进糖的储存和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抑胃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还能促进钾进入细胞。
9. 下列激素中,能最显著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是
A. 抑胃肽
B. 促胃液素
C. 促胰液素
D. 生长素
E. 皮质醇
答案:A
解析:抑胃肽能最显著地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等对胰岛素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如抑胃肽显著。生长素、皮质醇对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促进作用。
10. 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A. 分泌过多时,蛋白质合成增加
B.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促进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
D. 使心跳加快加强
E. 生理剂量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蛋白质分解增加。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使心跳加快加强,生理剂量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11. 甲状旁腺素对血液中钙磷浓度的调节作用表现为
A. 降低血钙浓度,升高血磷浓度
B. 升高血钙浓度,降低血磷浓度
C. 升高血钙浓度,不影响血磷浓度
D. 降低血钙浓度,不影响血磷浓度
E. 升高血钙、血磷浓度
答案:B
解析: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浓度,降低血磷浓度。它促进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2. 下列有关睾酮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精子生长发育
B. 抑制蛋白质合成
C. 促进骨骼生长
D. 促进副性征的出现
E. 维持正常性欲
答案:B
解析:睾酮促进蛋白质合成,而不是抑制。它促进精子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生长,促进副性征的出现,维持正常性欲。
13. 成熟卵泡破裂后,排出的卵子进入
A. 输卵管
B. 腹腔
C. 盆腔
D. 子宫
E. 阴道
答案:B
解析:成熟卵泡破裂后,排出的卵子进入腹腔。
14. 月经周期中控制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A. 排卵前雌激素高峰
B. 孕激素高峰
C. 卵泡刺激素高峰
D. 黄体生成素高峰
E.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高峰
答案:D
解析:月经周期中控制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是黄体生成素高峰。在黄体生成素高峰作用下,卵泡破裂排卵。
15. 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LH
D.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D
解析: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
A. 促甲状腺激素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促性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E. 催乳素
答案:ABCDE
解析: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
2.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有
A. 促进新陈代谢
B. 促进生长发育
C.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D. 降低血糖浓度
E. 增强心脏活动
答案:ABCE
解析: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心脏活动。它可使血糖升高,而不是降低血糖浓度。
3.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有
A. 促进肝糖原异生
B. 促进四肢脂肪分解
C. 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D. 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量
E. 维持正常血压
答案:ABCDE
解析:糖皮质激素促进肝糖原异生,促进四肢脂肪分解,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参与维持正常血压。
4. 胰岛素的作用有
A. 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
B. 促进脂肪合成
C. 促进糖原合成
D. 促进蛋白质合成
E. 抑制糖原分解
答案:ABCDE
解析: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进脂肪合成,促进糖原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5. 下列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副性征的出现
B. 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腺体分泌
C. 增强子宫平滑肌、输卵管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D. 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维持酸性环境
E. 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
答案:ACDE
解析:雌激素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副性征的出现;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但腺体不分泌,孕激素使腺体分泌;增强子宫平滑肌、输卵管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维持酸性环境;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 )。
答案: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活动
解析: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活动。
2.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中,( )、( )、( )、( )和( )直接作用于靶腺。
答案: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催乳素(其中促黑素细胞激素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是通过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实现的,催乳素主要作用于乳腺等,这里按题目要求填写)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它们直接作用于靶腺。促黑素细胞激素作用于黑素细胞,催乳素作用于乳腺等。
3.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 )和( )两种,其中生物活性较强的是( )。
答案: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三碘甲腺原氨酸(T3)
解析: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T3生物活性较强。
4.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包括( )调节和( )调节。
答案: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应激
解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包括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和应激调节。
5. 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可分为( )调节、( )调节和( )调节。
答案:血糖浓度、激素、神经
解析:胰岛素分泌调节可分为血糖浓度调节、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多种激素如抑胃肽等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答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包括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的调节以及甲状腺自身调节等。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作用于腺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合成和释放。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反馈抑制腺垂体TSH的分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当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可反馈促进腺垂体TSH的分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此外,甲状腺还可根据碘供应的变化等进行自身调节,如碘供应不足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增强,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解析: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是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机制,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甲状腺自身调节可使甲状腺适应碘供应等变化,保证甲状腺功能正常。
2. 简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糖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降低血糖浓度。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酮体生成。
(3)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4)钾代谢:促进钾进入细胞,降低血钾浓度。
解析:胰岛素对糖、脂肪、蛋白质和钾代谢都有重要调节作用,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保证机体正常功能。
五、病例分析题(20分)
患者,女性,35岁。近几个月来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心率110次/分。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1.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答案:该患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依据患者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典型症状,查体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
解析:综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较为明确。
2. 阐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
答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使其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解析:自身免疫异常产生的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键机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
3. 针对该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案: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
(2)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3)手术治疗: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解析:抗甲状腺药物是常用的基础治疗方法,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综合考虑患者因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监测相关指标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