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医学药理题练习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
A. 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B. 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出现的对机体有害的作用
C. 继发于治疗作用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后果
D. 与剂量无关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答案:A
解析: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2.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 ED50/LD50
B. LD50/ED50
C. ED95/LD5
D. LD5/ED95
答案:B
解析:治疗指数是指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LD50/ED50,其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3.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指
A. 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型药物减少
B. 药物与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最初效应
C. 药物口服后,在胃肠道受酶的灭活
D. 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被肝药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答案:D
解析:首过效应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4. 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 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B. 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C. 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D. 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答案:B
解析:毛果芸香碱能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胆碱受体,对眼睛的作用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5. 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
A.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B. 兴奋膀胱平滑肌
C. 兴奋骨骼肌
D. 兴奋支气管平滑肌
答案:C
解析:新斯的明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除了抑制胆碱酯酶外,还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以及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6.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宜选用
A. 阿托品
B. 胆碱酯酶复活药
C. 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药
D. 毛果芸香碱+胆碱酯酶复活药
答案:C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应联合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阿托品能迅速对抗体内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缓解中毒症状;胆碱酯酶复活药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水解乙酰胆碱,消除中毒的原因。
7. 阿托品对下列哪种平滑肌解痉作用最强
A. 胃肠道平滑肌
B. 胆管、输尿管平滑肌
C. 支气管平滑肌
D. 膀胱平滑肌
答案:A
解析:阿托品对多种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其中对胃肠道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最强,能缓解胃肠绞痛。
8.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翻转
A. 酚妥拉明
B. 阿托品
C. 普萘洛尔
D. 美托洛尔
答案:A
解析: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地阻断α受体,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9. 普萘洛尔的禁忌证是
A. 高血压
B. 心律失常
C. 心力衰竭
D. 支气管哮喘
答案:D
解析: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故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10. 利多卡因对哪种心律失常无效
A. 室性早搏
B. 室性心动过速
C. 心房颤动
D. 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答案:C
解析: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但对心房颤动无效。
11. 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 降低心肌耗氧量
B. 正性肌力作用
C. 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
D. 减慢心率
答案:B
解析:强心苷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等作用,其中正性肌力作用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理作用。
12.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主要机制是
A.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B.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
C.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D. 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答案:B
解析: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13.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A.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
B.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
C.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Cl的重吸收
D. 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B
解析: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抑制NaCl的重吸收,使肾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功能降低,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
14. 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A.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
B.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对NaCl的重吸收
C. 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Cl的重吸收
D. 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C
解析: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NaCl的重吸收,影响尿液的稀释功能,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
15. 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痛风
A. 氢氯噻嗪
B. 呋塞米
C. 螺内酯
D. 丙磺舒
答案:D
解析:丙磺舒可抑制尿酸盐在近曲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可用于治疗痛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
A. 药物剂量
B. 给药途径
C. 联合用药
D. 患者年龄
E. 患者性别
答案:ABCDE
解析: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状态、心理因素等均可影响药物作用。
2. 下列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是
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答案:ABCDE
解析: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3. 下列哪些药物属于β受体阻断剂
A. 普萘洛尔
B. 美托洛尔
C. 阿替洛尔
D. 拉贝洛尔
E. 卡维地洛
答案:ABCDE
解析: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均属于β受体阻断剂。
4. 下列属于一线抗高血压药物的是
A. 利尿药
B. β受体阻断剂
C. 钙通道阻滞剂
D.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答案:ABCDE
解析: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5. 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A. 氢氧化铝
B. 雷尼替丁
C. 奥美拉唑
D. 枸橼酸铋钾
E. 阿莫西林
答案:ABCDE
解析:氢氧化铝为抗酸药,雷尼替丁为H2受体阻断剂,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钾为铋剂,阿莫西林为抗生素,这些药物均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 )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答案:作用规律
解析: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2.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 )和排泄。
答案:代谢
解析: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
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分为( )和抗胆碱药两大类。
答案:拟胆碱药
解析: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分为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两大类。
4. 阿托品中毒时可用( )解救。
答案:毛果芸香碱
解析:阿托品中毒时可使用毛果芸香碱进行解救,以对抗阿托品的中毒症状。
5. 肾上腺素可激动( )受体和β受体。
答案:α
解析:肾上腺素可激动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多种药理作用。
6.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 )心律失常。
答案:室性
解析: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7. 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选用( )治疗。
答案:苯妥英钠
解析: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治疗。
8. 硝酸甘油连续应用2周左右可出现( ),需停药1~2周后才能恢复。
答案:耐受性
解析:硝酸甘油连续应用2周左右可出现耐受性,需停药1~2周后才能恢复。
9. 呋塞米可引起( )和耳毒性等不良反应。
答案:低血钾
解析:呋塞米可引起低血钾、耳毒性等不良反应。
10.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 )、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等。
答案: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解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
答案: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出现的对机体有害的作用,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5)变态反应:与剂量无关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
解析: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详细阐述,让学生全面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特点。
2. 简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答案: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2)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
(6)其他:如可乐定、利血平、哌唑嗪等。
解析:清晰列出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类的代表药物,有助于学生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整体知识框架。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答案: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1)正性肌力作用:强心苷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抑制其活性,使钠泵失灵,导致细胞内Na+增多,K+减少。通过Na+-Ca2+交换机制,使细胞内Ca2+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
(2)负性频率作用:由于正性肌力作用,心输出量增加,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使心率减慢。
(3)负性传导作用:强心苷可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临床应用:
(1)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用于治疗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尤其对伴有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
(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出现眩晕、头痛、失眠、疲倦等,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等。
(3)心脏毒性反应:是强心苷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解析:详细阐述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强心苷这一重要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作用原理、适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论述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