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信号产生电路题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信号产生电路的核心功能是( )
A. 对信号进行放大
B. 产生特定频率和波形的信号
C. 对信号进行滤波
D. 对信号进行调制
答案:B
解析:信号产生电路主要就是产生具有特定频率、波形等特性的信号,放大是放大器的功能,滤波是滤波器的功能,调制是调制电路的功能。
2.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
A. 保证电路满足振荡条件
B. 对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C. 决定振荡频率
D. 稳定输出信号幅度
答案:A
解析:反馈网络要使电路满足正反馈条件以维持振荡,对输出信号放大是放大器的事,决定振荡频率是选频网络的作用,稳定输出信号幅度是稳幅环节的作用。
3.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 )
A. 放大倍数
B. 反馈系数
C. RC元件参数
D. 电源电压
答案:C
解析: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由RC串并联网络的参数决定,与放大倍数、反馈系数、电源电压关系不大。
4. LC正弦波振荡电路适合产生( )频率的信号。
A. 低频
B. 中频
C. 高频
D. 直流
答案:C
解析:LC振荡电路由于其选频特性,适合产生高频信号,低频信号常用RC振荡电路,中频信号有专门的中频振荡电路,直流信号不是振荡电路产生的。
5.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度( )
A. 很高
B. 较高
C. 一般
D. 较低
答案:A
解析:石英晶体具有极高的频率稳定度,所以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度很高。
6. 信号产生电路中的选频网络可以是( )
A. RC网络
B. LC网络
C. 石英晶体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RC网络、LC网络、石英晶体都可以作为选频网络,用于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7. 文氏桥振荡电路属于( )
A.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B.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C. 晶体振荡电路
D. 非正弦波振荡电路
答案:A
解析:文氏桥振荡电路是典型的RC正弦波振荡电路,利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
8. 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A. AF = 1
B. AF > 1
C. AF < 1
D. AF = 0
答案:A
解析:自激振荡的条件是环路增益AF = 1,当AF > 1时会使振荡幅度不断增大,AF < 1无法起振,AF = 0电路处于静止状态。
9. 为使振荡电路能自行起振,必须满足( )
A. |AF| > 1
B. |AF| = 1
C. |AF| < 1
D. |AF| = 0
答案:A
解析:为使振荡电路能自行起振,一开始需要|AF| > 1,产生增幅振荡,之后再通过稳幅环节使|AF| = 1维持等幅振荡。
10. 信号产生电路中的稳幅环节是为了( )
A. 使振荡频率稳定
B. 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
C. 保证电路满足振荡条件
D. 提高电路的放大倍数
答案:B
解析:稳幅环节的作用就是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值,与振荡频率稳定无关,保证振荡条件是反馈网络等的作用,提高放大倍数不是稳幅环节的功能。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信号产生电路一般由放大器、______、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组成。
答案:反馈网络
解析:反馈网络用于实现正反馈,使电路满足振荡条件,是信号产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f0 =______。
答案:1 / (2πRC)
解析:这是根据RC串并联网络的特性得出的振荡频率计算公式。
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有______、______和变压器反馈式三种类型。
答案: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
解析:这是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常见类型,它们通过不同的电感和电容连接方式来实现振荡。
4. 石英晶体有______和______两种等效模型。
答案: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解析:石英晶体在不同频率下呈现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等效模型,用于振荡电路中。
5. 信号产生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是______。
答案: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同相
解析:只有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同相才能满足正反馈条件,从而产生自激振荡。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案: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由放大器、反馈网络、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组成。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提供足够的增益以维持振荡。反馈网络使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满足正反馈条件,保证电路能够振荡。选频网络用于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使电路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振荡。稳幅环节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防止振荡幅度过大或过小。
解析:各部分相互配合,放大器提供能量,反馈网络保证正反馈,选频网络确定频率,稳幅环节稳定幅度,共同实现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正弦波信号的功能。
2. 说明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案:RC正弦波振荡电路利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当电路接通电源后,由于电路中存在噪声等干扰信号,其中某一频率的信号(接近振荡频率)会通过放大器放大,经反馈网络反馈到输入端。RC串并联网络在其谐振频率处呈现正反馈,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随着振荡的建立,输出幅度不断增大,当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稳幅环节开始起作用,限制输出幅度,最终使电路达到稳定的等幅振荡状态,输出正弦波信号。
解析:通过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和正反馈作用,结合放大器的放大以及稳幅环节的稳定幅度,实现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的功能。
3. 分析L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的特点。
答案:电感三点式:优点是电路简单,容易起振,振荡频率较高。缺点是输出波形中谐波成分较多,波形较差。因为电感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感抗不同,导致输出信号失真。电容三点式:优点是输出波形好,谐波成分少。缺点是电路调整比较复杂,振荡频率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因为电容的变化对振荡频率影响较大。
解析:根据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以及它们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影响,分析得出两种电路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形式。
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15分)
1. 如图所示为一个文氏桥振荡电路,已知R1 = R2 = 10kΩ,C1 = C2 = 0.01μF,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 3。分析该电路能否产生振荡,若能,计算振荡频率。
答案:首先计算RC串并联网络的反馈系数F。F = 1 / 3。因为A = 3,所以AF = 3×(1 / 3) = 1,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又因为该电路是文氏桥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f0 = 1 / (2πRC),其中R = R1 = 10kΩ,C = C1 = 0.01μF,代入可得f0 = 1 / (2π×10×10³×0.01×10⁻⁶) ≈ 1592Hz。所以该电路能产生振荡,振荡频率约为1592Hz。
解析:通过计算反馈系数和环路增益判断是否满足振荡条件,再根据文氏桥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公式计算振荡频率。
2. 有一个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已知电感L1 = 10μH,L2 = 20μH,互感M = 5μH,电容C = 50pF,分析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f0 = 1 / [2π√(L C)],其中L = L1 + L2 + 2M = 10 + 20 + 2×5 = 40μH,C = 50pF。代入可得f0 = 1 / [2π√(40×10⁻⁶×50×10⁻¹²)] ≈ 3.56MHz。其特点是电路简单,容易起振,振荡频率较高,但输出波形中谐波成分较多,波形较差。
解析:先计算出等效电感,再根据振荡频率公式计算频率,然后根据电感三点式电路的特点进行说明。
五、设计题(20分)
设计一个频率为1kHz的RC正弦波振荡电路,要求采用文氏桥振荡电路形式,画出电路原理图,并说明各元件的作用。
答案:电路原理图如下:
[此处可简单手绘一个文氏桥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包括放大器、RC串并联网络、电源等部分]
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提供足够的增益以维持振荡,这里可选用一个电压放大倍数合适的集成运放。
RC串并联网络:R1、R2和C1、C2组成RC串并联网络,用于选频和反馈。其谐振频率决定了振荡频率,这里根据要求振荡频率为1kHz,通过调整R和C的值来实现。
正反馈支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RC串并联网络反馈到输入端,满足正反馈条件,使电路能够振荡。
负反馈支路:一般在放大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还有一个负反馈支路,用于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点和改善放大器性能,保证整个振荡电路稳定工作。
电源:为电路提供能量,使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
解析:根据文氏桥振荡电路的原理,设计出满足频率要求的电路,各元件相互配合实现产生1kHz正弦波信号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