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易错风湿慢病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A. 双手近端指间关节
B. 膝关节
C. 髋关节
D. 踝关节
答案:A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小关节,尤其是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故答案为 A。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最具特征性的皮肤损害是
A. 蝶形红斑
B. 盘状红斑
C. 环形红斑
D. 瘀点、瘀斑
答案:A
解析: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皮肤损害,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形似蝴蝶,故答案为 A。
3. 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是
A. 血尿酸升高
B. 关节疼痛
C. 痛风石
D. 关节液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
答案:D
解析:关节液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故答案为 D。
4. 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
A. 关节软骨退变
B. 滑膜炎
C. 关节腔积液
D. 骨质增生
答案:A
解析:骨关节炎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退变、磨损,故答案为 A。
5. 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部位是
A. 颈椎
B. 胸椎
C. 腰椎
D. 骶髂关节
答案:D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故答案为 D。
6.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中,能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是
A. 布洛芬
B. 甲氨蝶呤
C. 泼尼松
D. 塞来昔布
答案:B
解析: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故答案为 B。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蛋白尿提示
A. 病情好转
B. 累及肾脏
C. 累及心脏
D. 累及肝脏
答案:B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故答案为 B。
8. 痛风患者饮食应避免
A. 低嘌呤食物
B. 高嘌呤食物
C. 高蛋白食物
D. 高糖食物
答案:B
解析: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故答案为 B。
9.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特点是
A. 活动后疼痛减轻
B. 休息后疼痛加重
C. 夜间疼痛明显
D. 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
答案:A
解析: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后疼痛减轻,休息后疼痛加重,故答案为 A。
10.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受限的表现为
A. 前屈受限
B. 后伸受限
C. 侧弯受限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受限可表现为前屈、后伸、侧弯等多方向受限,故答案为 D。
1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晨僵的时间一般大于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3 小时
D. 4 小时
答案:A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时间一般大于 1 小时,故答案为 A。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常规可出现
A. 白细胞增多
B. 红细胞增多
C. 血小板减少
D. 血红蛋白增多
答案:C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故答案为 C。
13.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首选的药物是
A. 秋水仙碱
B. 糖皮质激素
C. 非甾体抗炎药
D. 别嘌醇
答案:A
解析: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首选秋水仙碱,故答案为 A。
14. 骨关节炎患者 X 线检查可出现
A. 关节间隙增宽
B. 骨质破坏
C. 关节半脱位
D.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答案:D
解析:骨关节炎患者 X 线检查可出现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故答案为 D。
15.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HLA - B27 阳性率约为
A. 50%
B. 70%
C. 90%
D. 100%
答案:C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HLA - B27 阳性率约为 90%,故答案为 C。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包括
A. 类风湿结节
B. 肺间质病变
C. 心包炎
D. 干燥综合征
答案:ABCD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心包炎、干燥综合征等,故答案为 ABCD。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包括
A. 蝶形红斑
B. 盘状红斑
C. 蛋白尿
D. 抗 Sm 抗体阳性
答案:ABCD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包括蝶形红斑、盘状红斑、蛋白尿、抗 Sm 抗体阳性等多项,故答案为 ABCD。
3. 痛风患者可选择的降尿酸药物有
A. 别嘌醇
B. 非布司他
C. 苯溴马隆
D. 碳酸氢钠
答案:ABC
解析:痛风患者可选择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碳酸氢钠是碱化尿液的药物,故答案为 ABC。
4.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A. 休息
B. 物理治疗
C. 药物治疗
D. 手术治疗
答案:ABCD
解析: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故答案为 ABCD。
5.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的包括
A. 控制炎症
B. 缓解症状
C. 防止脊柱畸形
D. 提高生活质量
答案:ABCD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的包括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防止脊柱畸形、提高生活质量等,故答案为 ABCD。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答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 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持续至少 1 小时(每天),病程至少 6 周;②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 6 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 6 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 6 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 X 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符合上述 7 项中 4 项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该标准综合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个典型表现,从关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判断,有助于准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何进行皮肤护理?
答案: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温水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②外出时注意防晒,可使用遮阳伞、帽子、防晒霜等。③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④有皮疹、红斑的部位可遵医嘱局部涂抹药物。⑤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化妆品、染发剂等。
解析:皮肤护理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很重要,通过这些措施可减少皮肤损害,预防感染,减轻患者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3. 简述痛风的饮食治疗原则。
答案:①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肉汤等。②控制饮食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③适量摄入蛋白质,以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为主。④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⑤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 2000ml 以上,促进尿酸排泄。⑥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
解析:合理的饮食治疗可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是痛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女性,35 岁。反复关节疼痛 5 年,加重 2 个月。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疼痛,伴晨僵,持续约 1 小时,未予重视。近 2 个月来,关节疼痛加重,累及双膝关节,活动受限,伴乏力、低热。体格检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胀,压痛阳性,双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3.5×10⁹/L,血红蛋白 100g/L,血小板 80×10⁹/L;血沉 5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 1:128;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
问题: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 分)
答案: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伴晨僵 5 年,近 2 个月加重,累及膝关节,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5 分)
答案:可进一步行双手及膝关节 X 线检查,了解关节骨质情况;行关节超声检查,观察关节滑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行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查,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
解析:通过这些检查可更全面评估病情,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 目前该患者应如何治疗?(5 分)
答案:①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关节疼痛症状。②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控制病情进展。③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加用糖皮质激素。④同时注意休息,关节制动,病情缓解后进行功能锻炼。
解析: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破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五、论述题(共 20 分)
试述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要点。
答案:
1. 发病年龄: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30 - 50 岁多见。
2. 起病方式:骨关节炎起病缓慢,隐匿性起病;类风湿关节炎起病可急可缓。
3. 关节受累特点:
- 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髋、手指远端指间关节等负重或活动多的关节,多为非对称性;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多为对称性。
- 骨关节炎关节疼痛特点为活动后疼痛减轻,休息后疼痛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明显,持续时间较长,活动后晨僵可缓解。
4. 关节外表现:骨关节炎一般无明显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心包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关节外表现。
5. 实验室检查:骨关节炎患者血沉、类风湿因子等一般正常;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沉可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也可阳性。
6. X 线表现:骨关节炎 X 线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多无明显骨质改变,后期可出现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等。
解析:准确鉴别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都非常重要,通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清晰区分两种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