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内科血液科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解析强化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423368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98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内科血液科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解析强化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年内科血液科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解析强化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内科血液科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解析强化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血小板生成减少 B. 血小板破坏过多 C. 血小板消耗过多 D. 血小板分布异常 答案:A 解析:血小板生成减少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以下哪种疾病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但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白血病 D. 骨髓纤维化 答案:B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但有成熟障碍。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 糖皮质激素 B. 免疫抑制剂 C. 脾切除 D. 输血 答案:A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 4. 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不包括 A.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B. 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 C. 大量输血所致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D.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D 解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输注不是其适应证。 5. 免疫抑制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 A. 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 B. 促进血小板生成 C. 抑制血小板破坏 D. 增加血小板功能 答案:A 解析:免疫抑制剂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 6.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约为 A. 70% B. 80% C. 90% D. 100% 答案:B 解析: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约 80%。 7. 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血小板数量减少 B.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凝血因子缺乏 D. 血管壁功能异常 答案:A 解析: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 8.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A. 血小板计数<20×10⁹/L B. 血小板计数<50×10⁹/L 且有发热 C. 血小板计数<50×10⁹/L 且拟行手术 D. 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且有感染 答案:D 解析:一般血小板计数<20×10⁹/L,或<50×10⁹/L 伴有发热、感染、拟行手术等情况需要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且有感染通常不需要。 9. 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以下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避免剧烈运动 B. 保持皮肤清洁 C. 鼻腔出血时用力擤鼻 D. 避免使用硬毛牙刷 答案:C 解析:鼻腔出血时用力擤鼻可能导致出血加重,是错误的护理措施。 10. 血小板生成素主要由以下哪种器官产生 A. 肝脏 B. 脾脏 C. 肾脏 D. 骨髓 答案:A 解析:血小板生成素主要由肝脏产生。 11.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关节炎 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药物不良反应 答案:C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不是继发性原因。 12. 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时,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 立即输注血小板 B. 止血药物应用 C. 降低颅内压 D. 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案:C 解析: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颅内出血时首要处理措施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13. 评估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不包括 A. 血小板计数 B. 出血时间 C. 凝血时间 D. 白细胞计数 答案:D 解析:白细胞计数不是评估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14. 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访的重点不包括 A. 血小板计数 B. 出血症状 C. 肝肾功能 D. 免疫功能 答案:D 解析: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访重点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肝肾功能等,免疫功能不是重点。 15. 以下关于血小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00 - 300)×10⁹/L B.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 血小板寿命约为 7 - 14 天 D.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干细胞产生 答案:D 解析: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不是造血干细胞。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有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白血病 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 恶性淋巴瘤 答案:ABC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包括 A. 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B. 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C. 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D.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 3.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 给予高蛋白饮食 B.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C.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D. 避免食用过硬食物 答案:ABCD 解析:血小板减少患者饮食应高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及过硬食物,防止出血。 4. 免疫抑制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A. 感染 B. 骨髓抑制 C. 肝肾功能损害 D. 出血加重 答案:ABC 解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出现感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会使出血加重。 5. 血小板输注的注意事项包括 A. 严格掌握适应证 B. 选择 ABO 血型相容的血小板 C. 输注速度要适当 D. 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都是血小板输注的注意事项。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____和____。 答案:急性型、慢性型 解析:这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两种主要类型。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____。 答案: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破坏 解析: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被破坏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3. 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____、____等疾病。 答案: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解析:这些疾病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4. 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严重时,可输注____。 答案:血小板 解析:出血严重时输注血小板可快速提升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 5. 评估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倾向的常用检查有____、____。 答案: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 解析:这两项检查是评估出血倾向的常用指标。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答案:治疗原则:①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防止外伤。②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减少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并可降低血管壁通透性。③脾切除: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者,有效率约 80%。④免疫抑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⑤其他治疗:如达那唑、氨肽素等,以及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等紧急处理措施。 解析: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控制出血症状,提高血小板数量。 2. 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出血? 答案:①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身体受伤。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③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④避免鼻腔干燥,可使用石蜡油滴鼻,防止用力擤鼻引起鼻出血。⑤饮食上避免食用过硬、粗糙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肛周出血。⑦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解析:针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因素,从生活各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出血的发生。 五、病例分析题(共 25 分) 患者,女性,28 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 1 年,月经量增多 2 个月。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 110g/L,白细胞 6.0×10⁹/L,血小板 20×10⁹/L。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产板型巨核细胞少见。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 分) 答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解析:患者有反复皮肤瘀点、瘀斑及月经量增多,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少见,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5 分) 答案:①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检测,有助于了解免疫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②凝血功能检查,以排除凝血机制异常导致的出血。③腹部超声检查,了解脾脏大小等情况。 解析:通过这些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的疾病。 3. 简述该患者的治疗方案。(10 分) 答案:①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外伤,防止出血。②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泼尼松等,初始剂量为 1 - 2mg/(kg·d),待血小板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维持。③如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可考虑脾切除。④免疫抑制剂治疗:若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疗效不佳,可选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⑤对症治疗:如出血严重可输注血小板,有贫血症状可适当给予补血治疗。 解析: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控制症状,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预后。 4. 治疗过程中如何观察病情变化?(5 分) 答案:①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瘀点、瘀斑有无增多或减少,有无新的出血部位出现。②观察患者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情况是否改善。③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了解治疗效果。④观察患者有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解析: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