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超声科医学心脏超声检查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
A. 1~2cm²
B. 2~3cm²
C. 3~4cm²
D. 4~6cm²
E. 6~8cm²
答案:D
解析: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 4~6cm²,瓣口面积减小为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
2. 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应为
A. >1.0m/s
B. >1.2m/s
C. >1.5m/s
D. >2.0m/s
E. >2.5m/s
答案:E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增快,一般>2.5m/s 可诊断二尖瓣狭窄。
3. 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同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
A. 右冠状动脉阻塞
B. 左回旋支阻塞
C. 左前降支阻塞
D. 左主干阻塞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左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心肌,当左回旋支阻塞时可导致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同时发生心肌梗死。
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扩大,心影外形应是
A. 梨形
B. 靴形
C. 烧瓶形
D. 普大形
E. 球形
答案:B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扩大,心影呈靴形。
5. 冠心病的“室壁瘤”主要发生在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右心房
E. 室间隔
答案:A
解析:冠心病室壁瘤主要发生在左心室,多在心肌梗死区域愈合过程中,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腔内压力作用下形成向外膨出的结构。
6.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不包括
A. 室间隔增厚
B. 左心室后壁增厚
C. 室壁运动减弱
D.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E.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答案:C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肥厚,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等,室壁运动减弱不是其特点。
7.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城墙样”改变
A. 二尖瓣狭窄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扩张型心肌病
答案:A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增厚、粘连,M 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
8. 心包积液时,超声心动图上最典型的表现是
A. 心包腔内有大量无回声区
B. 心包增厚
C. 心包腔内有中等回声区
D. 心包腔内有低回声区
E. 心包腔内有高回声区
答案:A
解析:心包积液时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包腔内有大量无回声区环绕心脏。
9. 下列关于心脏瓣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二尖瓣前叶瓣尖可分为粗短的 A 段、长的 E 段和短的 C 段
B. 三尖瓣隔叶附着于室间隔右心室面的上部
C. 主动脉瓣右冠瓣较大,左冠瓣次之,无冠瓣最小
D. 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干与右心室之间
E. 二尖瓣后叶瓣尖可分为长的 P 段和短的 A 段
答案:C
解析:主动脉瓣左冠瓣较大,右冠瓣次之,无冠瓣最小。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外周血管检查,不包括
A. 检测动脉血流,判定有无管腔狭窄、闭塞及动脉瘤形成等
B. 检测静脉血流,判定有无静脉瓣功能不全等
C. 判定血管腔内的血流方向等
D. 检测有无动静脉瘘
E. 检测血流时可不受 Nyquist 频率范围的限制
答案:E
解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血流时受 Nyquist 频率范围的限制。
11. 正常情况下,心肌灌注显像剂在心肌内的分布
A. 均匀
B. 心内膜下较心外膜下浓
C. 心外膜下较心内膜下浓
D. 左心室侧壁较后壁浓
E. 左心室前壁较侧壁浓
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心肌灌注显像剂在心肌内分布均匀。
1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A. 室壁瘤
B. 心脏破裂
C. 乳头肌功能不全
D. 主动脉瓣穿孔
E.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答案:D
解析:主动脉瓣穿孔不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13. 关于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表现,错误的是
A. 房间隔连续性中断
B. 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C. 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同向运动
D. 肺动脉增宽
E. 彩色多普勒显示心房水平分流信号
答案:C
解析:房间隔缺损时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逆向运动。
14. 法洛四联症不包括
A. 肺动脉狭窄
B. 室间隔缺损
C. 主动脉骑跨
D. 右心室肥厚
E. 房间隔缺损
答案:E
解析: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不包括房间隔缺损。
15. 下列哪项不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常规切面
A. 左心室长轴切面
B. 心底短轴切面
C. 心尖四腔心切面
D.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E. 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答案:E
解析: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不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常规切面。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包括
A. 梗死区域心肌变薄
B. 梗死区域心肌运动减弱或消失
C. 梗死区域心肌呈矛盾运动
D. 可出现室壁瘤
E. 可出现乳头肌功能不全
答案:ABCDE
解析:冠心病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梗死区域心肌变薄、运动减弱或消失、呈矛盾运动,还可出现室壁瘤、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2.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有
A. 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
B. 二尖瓣开放受限
C. 二尖瓣口面积减小
D. 左心房扩大
E. 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答案:ABCDE
解析: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瓣口面积减小,左心房扩大,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3. 心脏超声检查常用的探头频率有
A. 2~5MHz
B. 5~10MHz
C. 10~15MHz
D. 15~20MHz
E. 20~25MHz
答案:AB
解析:心脏超声检查常用探头频率为 2~5MHz 和 5~10MHz。
4. 以下哪些是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A. 心肌肥厚以室间隔和左心室壁为主
B. 心肌肥厚呈非对称性
C.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D.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E. 左心室腔扩大
答案:ABCD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为心肌肥厚以室间隔和左心室壁为主,呈非对称性,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左心室腔一般不扩大。
5. 心包积液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A. 心包腔内液性暗区
B. 大量积液时心脏呈“摇摆征”
C. 可伴有心脏压塞表现
D. 积液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E. 心包增厚
答案:ABCD
解析: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大量积液时心脏呈“摇摆征”,可伴有心脏压塞表现,积液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心包增厚不是心包积液的典型表现。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正常心脏的四个腔室中,最厚的是____。
答案:左心室
解析: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承受较大压力,所以心肌最厚。
2. 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呈____型。
答案:双峰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呈双峰,E 峰下降速度减慢。
3. 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中,梗死心肌变薄,回声增强,运动减弱或消失,称为____。
答案:心肌梗死区
解析:这是心肌梗死区域在超声心动图上的典型表现。
4. 心脏超声检查常用的切面中,____切面可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形态及结构。
答案:四腔心
解析:四腔心切面能同时显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对观察心脏各腔室情况很重要。
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容量负荷____。
答案:增加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主动脉内血液反流回左心室,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简述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
答案:
(1)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瓣口面积减小,M 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
(2)左心房扩大,肺静脉增宽。
(3)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五彩镶嵌血流信号,频谱呈双峰,E 峰下降速度减慢。
解析:二尖瓣增厚、开放受限等直接反映二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左心房扩大是长期二尖瓣狭窄导致的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频谱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狭窄程度。
2. 阐述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案:
表现:
(1)梗死区域心肌变薄,回声增强,运动减弱或消失,可呈矛盾运动。
(2)可出现室壁瘤,表现为梗死区域心肌向外膨出,瘤壁变薄,运动减弱或消失。
(3)乳头肌功能不全,表现为二尖瓣反流信号。
(4)室间隔穿孔时,可见室间隔连续性中断,有收缩期分流信号。
临床意义:超声心动图可直观显示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如发现室壁瘤可提示预后不良,观察心肌运动情况可评估心肌存活等。
解析:心肌梗死的不同超声表现反映了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及并发症,通过这些表现能了解心肌梗死的具体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五、病例分析题(15 分)
患者,女性,35 岁。反复心悸、气促 5 年,加重 1 个月。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110 次/分,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壁增厚,心肌回声不均匀,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室流出道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请分析: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简述诊断依据。
答案:
1. 最可能的诊断是肥厚型心肌病。
2. 诊断依据:
(1)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增厚,心肌回声不均匀,提示心肌肥厚且存在异常改变。
(2)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3)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4)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室流出道五彩镶嵌血流信号,提示有高速血流通过狭窄的左心室流出道。
解析: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征,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性大。左心室壁增厚、心肌回声改变、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及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等表现均符合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