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泌尿系统疾病中医科诊疗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哪项不是淋证的主要病机
A. 湿热蕴结下焦
B. 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C. 脾虚中气下陷
D. 湿热下注膀胱
答案:C
解析:淋证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脾虚中气下陷多与癃闭等病有关,而非淋证的主要病机。
2. 石淋的主症特点是
A. 小便赤热,尿时灼痛
B. 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
C. 少腹满闷胀痛,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D. 尿道热涩疼痛,尿色如米泔水
答案:B
解析:石淋以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为特点,或伴有血尿。A 选项为热淋表现;C 选项为气淋表现;D 选项为膏淋表现。
3. 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是
A. 尿频
B. 尿热
C. 尿淋沥不尽
D. 尿痛
答案:D
解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但血淋尿痛,尿血一般无尿痛,这是二者的鉴别要点。
4. 治疗气淋实证的主方是
A. 沉香散
B. 八正散
C. 石韦散
D. 小蓟饮子
答案:A
解析:气淋实证治以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方用沉香散。八正散用于热淋;石韦散用于石淋;小蓟饮子用于血淋。
5. 膏淋实证的治法是
A.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B. 清热利湿通淋
C. 补脾益肾
D.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答案:A
解析:膏淋实证治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B 选项为热淋治法;C 选项为劳淋治法;D 选项为石淋治法。
6. 劳淋的治疗主方是
A. 补中益气汤
B. 无比山药丸
C. 知柏地黄丸
D. 六味地黄丸
答案:B
解析:劳淋治以补脾益肾,方用无比山药丸。补中益气汤主要用于中气下陷证;知柏地黄丸用于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虚证。
7. 肾系疾病中,以水肿为突出表现的是
A. 淋证
B. 癃闭
C. 水肿
D. 关格
答案:C
解析:水肿是以肌肤水肿为突出表现的肾系疾病。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等为主;癃闭以排尿困难为主;关格是多种肾病晚期的表现。
8. 水肿的基本病机是
A. 肺失通调
B. 脾失转输
C. 肾失开合
D. 三焦气化不利
答案:D
解析:水肿的基本病机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9. 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 己椒苈黄丸
B. 木防己汤
C. 舟车丸
D. 疏凿饮子
答案:D
解析:阳水湿热壅盛证治以分利湿热,方用疏凿饮子。己椒苈黄丸用于水饮停聚;木防己汤用于水饮内阻;舟车丸峻下逐水,一般不用。
10. 阴水辨证属脾阳虚衰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 温脾汤
B. 实脾饮
C. 苓桂术甘汤
D. 附子理中丸
答案:B
解析:阴水脾阳虚衰证治以健脾温阳利水,方用实脾饮。温脾汤用于寒积便秘;苓桂术甘汤用于中阳不足之痰饮;附子理中丸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
11. 下列哪项不是水肿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A.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
B. 来势迅速
C. 小便不利
D. 烦热口渴
答案:D
解析:水肿风水相搏证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烦热口渴不是其典型症状。
12. 下列哪项不是癃闭的病因
A. 湿热蕴结
B. 肺热气壅
C. 脾气下陷
D. 肝阳上亢
答案:D
解析:癃闭病因有湿热蕴结、肺热气壅、脾气下陷、肾元亏虚、肝郁气滞等。肝阳上亢一般不是癃闭的直接病因。
13. 癃闭的病位主要在
A. 肾
B. 膀胱
C. 三焦
D. 肾与膀胱
答案:D
解析:癃闭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与三焦气化也有密切关系。
14. 治疗癃闭肺热壅盛证的主方是
A. 清肺饮
B.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C. 越婢加术汤
D. 小蓟饮子
答案:A
解析:癃闭肺热壅盛证治以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方用清肺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用于皮水;小蓟饮子用于血淋。
15. 治疗癃闭浊瘀阻塞证,应首选
A. 代抵当丸
B. 血府逐瘀汤
C. 少腹逐瘀汤
D. 抵当丸
答案:A
解析:癃闭浊瘀阻塞证治以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用代抵当丸。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胸中血瘀证;少腹逐瘀汤用于少腹瘀血证;抵当丸药力较强,一般不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属于淋证特征的有
A. 小便频数短涩
B. 滴沥刺痛
C. 欲出未尽
D. 小腹拘急
E. 痛引腰腹
答案:ABCDE
解析: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病证。
2. 导致水肿的常见病因有
A. 风邪袭表
B. 疮毒内犯
C. 外感水湿
D. 饮食不节
E. 禀赋不足
答案:ABCDE
解析:水肿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等。
3. 癃闭的变证有
A. 水肿
B. 喘证
C. 心悸
D. 关格
E. 眩晕
答案:ABCD
解析:癃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肿、喘证、心悸、关格等变证。
4. 治疗血淋实证的方剂有
A. 小蓟饮子
B. 知柏地黄丸
C. 导赤散
D. 八正散
E. 沉香散
答案:AC
解析:血淋实证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若血淋日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治以滋阴清热,补虚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导赤散可清心利水养阴,可用于血淋心经热盛证。八正散用于热淋;沉香散用于气淋。
5. 阴水的特点有
A. 发病较缓
B. 水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
C. 小便短少
D. 腹皮绷急光亮
E. 按之凹陷不起
答案:ABCE
解析:阴水发病较缓,水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小便短少,腹皮松弛,按之凹陷不起。腹皮绷急光亮为阳水特点。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淋证的病位在( ),与( )有关。
答案:膀胱与肾;肝脾
解析:淋证病位在膀胱与肾,且与肝脾有关。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若肝脾功能失调,可导致淋证发生。
2. 水肿的治疗原则是( ),( )。
答案:发汗、利小便、泻下逐水;阴阳分治
解析:水肿治疗原则是发汗、利小便、泻下逐水为主,同时应根据阴阳虚实不同进行分治。阳水以祛邪为主,阴水以扶正为主。
3. 癃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其病位主要在( )。
答案: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肾与膀胱
解析:癃闭基本病理变化是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与三焦气化也密切相关。
4. 膏淋实证,若湿热久蕴,煎熬尿液,结成砂石,可并发( )。
答案:石淋
解析:膏淋实证,湿热久蕴,煎熬尿液,可结成砂石,并发石淋。
5. 水肿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 )。
答案: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解析:水肿风水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方用越婢加术汤。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淋证的辨证要点。
答案:
- 辨明淋证类别:根据各种淋证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不同的淋证类型。如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血淋为溺血而痛;气淋少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沥;膏淋则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
- 审其虚实:一般初起或在急性发作阶段属实,以膀胱湿热、砂石结聚、气滞不利为主;久病多虚,病在脾肾,以脾虚、肾虚为主。
- 别其缓急:病情轻者,一般仅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病情较轻,多为湿热蕴结膀胱,病在气分;若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重笃证候,则为湿热化火,热毒入营血,病情较重,病在血分。
- 察其标本:若淋证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表证,为病在标;若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等肾虚证候,为病在本。治疗时应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解析:准确辨证是治疗淋证的关键,通过辨明类别、虚实缓急、标本等,能为合理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2. 简述水肿阳水与阴水的鉴别要点。
答案:
- 病因:阳水多因风邪、疮毒、水湿所致;阴水多因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脾肾亏虚。
- 发病特点:阳水发病较急,病程较短;阴水发病较缓,病程较长。
- 水肿特点:阳水水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阴水水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起。
- 伴随症状:阳水多伴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等表证;阴水多伴有神疲乏力、腰酸肢冷等虚寒症状。
- 治疗原则:阳水以祛邪为主,采用发汗、利水、攻逐等法;阴水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可佐以利水、养阴等法。
解析:鉴别阳水与阴水有助于准确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类型水肿采取合适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五、病例分析题(25 分)
患者,男,45 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10 年,再发 1 周。10 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每遇劳累或外感后易复发。此次因劳累后再次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感,伴发热,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
1. 请写出中医诊断及证型。
答案:中医诊断:淋证 - 热淋。证型:湿热蕴结证。
解析: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症,故诊断为淋证。小便灼热感,伴发热,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故辨证为湿热蕴结证。
2. 请分析其病因病机。
答案:病因病机:患者劳累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湿热内蕴,故小便灼热感,发热,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
解析:劳累致正气虚,外邪入侵,湿热下注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失常,引发热淋症状,从症状和舌脉分析得出病因病机。
3. 请写出治法及代表方剂。
答案: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剂:八正散加减。
解析:根据证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适用于湿热蕴结膀胱之热淋。
4. 若患者出现小便带血,应如何调整方剂?
答案:若小便带血,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小蓟、白茅根、蒲黄等凉血止血之品,以清热凉血通淋。
解析:小便带血说明有血热出血表现,故加用凉血止血药物,使方剂更符合病情变化,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