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上海理工大学《病原生物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对于生物的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细胞毒性 T 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B. 体液免疫通过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维持机体的稳态
D.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免疫过程,没有任何联系和相互作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B.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酶具有催化作用、抗体具有免疫作用等
C.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人体内的蛋白质都是在自身细胞内合成的,不需要从外界摄取
4、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关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相互独立,没有关联
B.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通常较弱;反之亦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等因素会影响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 恢复力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抵抗力稳定性无关紧要
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其中的生物种类,与非生物因素无关
5、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在人体细胞中,细胞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例如,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并且都产生 ATP
B.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并且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产物相同
C.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
D. 储存水果和蔬菜时,应选择完全无氧的环境,以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
6、关于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以下哪种描述能够清晰地解释其过程和意义?( )
A.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是混乱无序的,没有规律可循
B. 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收外界信号,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传递和细胞内的反应,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理响应。信号转导通路具有特异性、放大性和整合性等特点,能够使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准确、快速和协调的反应,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生命活动
C.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一旦启动就无法终止,会一直持续下去
D.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7、在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关于动物的迁徙行为及其适应性意义,以下哪种解释是合理的?( )
A. 动物迁徙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没有明确的适应性目的
B. 动物迁徙是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物资源、更适宜的繁殖场所或更有利的气候条件,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成功率,这种行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基因传递和后天学习得以维持和发展
C. 动物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被动反应,不能体现其适应性
D. 动物迁徙主要是由于群体压力导致的,个体本身没有内在的驱动力
8、在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技术中,以下关于培养基的选择和微生物鉴定方法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培养基的选择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条件而定,有固体、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等类型。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为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B. 培养基的成分对微生物的生长和鉴定没有影响,可以随意选择
C. 微生物的鉴定只依靠形态观察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复杂的方法
D. 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9、群落的演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 初生演替是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C.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D.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阶段,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10、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细菌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B. 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D.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包括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等
11、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以下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它作用于个体的表型,导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B. 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还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自然选择学说能够完美解释所有生物进化的现象,不存在任何局限性
12、在生物统计学的学习里,当处理大量的生物数据时,以下哪种统计方法常用于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
A. 方差分析
B. 回归分析
C. 卡方检验
D. 相关分析
13、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以下关于细胞命运决定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细胞分化是细胞从全能性或多能性状态向特定功能细胞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命运逐渐被决定,这涉及到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调控。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等因素共同作用,开启或关闭相关基因,使细胞形成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构建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B. 细胞分化是随机的,不受基因调控的影响
C. 一旦细胞开始分化,就无法逆转回到未分化状态
D. 细胞分化过程中,所有基因都停止表达,只有特定的少数基因被激活
14、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重要方式,以下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15、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关于细胞分化的机制和意义,以下哪种说法是准确的?( )
A. 细胞分化是随机发生的,没有特定的规律
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通过细胞分化,细胞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构成复杂的生物体并执行各种生命活动,增加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C. 细胞分化一旦完成就不能逆转,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D. 细胞分化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没有实际意义
16、在动物营养学的领域,了解动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保障动物健康的关键。当研究一种食草动物的营养需求时,以下哪种营养物质通常是最为关键的?( )
A. 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
B. 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水
C. 香料和添加剂
D. 随机选择一些营养物质作为关键需求
17、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面临着环境的选择压力,从而促使物种发生进化。例如,长颈鹿的长颈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决定的,与环境无关
B.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
D. 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
18、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动物的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都对其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当观察一种候鸟的迁徙行为时,以下哪种观点更符合对其行为的解释?( )
A. 候鸟的迁徙是一种本能行为,由其内在的生物钟和遗传因素决定
B. 候鸟的迁徙完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
C. 候鸟的迁徙行为是随机发生的,没有固定的规律
D. 候鸟在每次迁徙前都会重新学习迁徙的路线和方式
19、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关于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B. 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等为解释细胞衰老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D. 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20、对于生物的遗传定律,以下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实质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这两个定律在动植物育种、遗传疾病诊断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B.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豌豆,对其他生物不适用
C.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在实际中无法验证
D.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现代遗传学研究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详细分析生物化学中的代谢调控机制,包括酶活性的调节、激素对代谢的调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以及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关系。
2、(本题5分)深入探讨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和机制,举例说明细胞如何通过信号转导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以及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3、(本题5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其在不同生境中的生存至关重要。请说明植物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策略,并分析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本题5分)在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分别举例说明。
5、(本题5分)论述生物进化中的间断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证据,并与渐变论进行比较。
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开展遗传规律的验证实验,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研究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实验中亲本的选择、杂交过程和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阐述遗传规律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工作。
2、(本题5分)进行了动物的条件反射实验,通过训练动物建立特定的条件反射,观察其行为和生理反应。请分析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和神经机制,探讨条件反射在动物学习和行为适应中的作用,以及条件反射研究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3、(本题5分)进行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时,一段时间后,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死亡。请分析可能导致生物死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生态瓶稳定性的措施。
4、(本题5分)进行细胞自噬实验,观察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自噬现象。分析细胞自噬的机制和信号通路,以及实验中如何检测细胞自噬的发生和程度。同时,讨论细胞自噬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5、(本题5分)微生物学实验中,学生们对某种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测定。他们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请分析该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植物的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生长发育的综合调控。
2、(本题10分)论述细胞的溶酶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联。
3、(本题10分)论述群落中种间关系的类型(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