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传播概论》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广告创意来说,以下哪种元素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广告效果?( )
A. 幽默元素 B. 恐怖元素 C. 温馨元素 D. 科幻元素
2、在舆情监测与分析中,以下哪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公众的态度和情绪?( )
A. 仅依靠人工阅读和判断大量的网络评论
B. 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C. 参考个别权威人士的观点
D. 主观猜测和推测
3、在广告的情感诉求中,以下哪种情感更能打动消费者并促使其购买产品?( )
A. 喜悦 B. 悲伤 C. 恐惧 D. 愤怒
4、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下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
A. 对拍摄对象进行适当引导
B. 刻意回避某些不利的场景
C. 完整记录拍摄对象的真实状态
D. 多角度拍摄,避免片面呈现
5、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信息误解。以下哪种情况更容易引发文化冲突?( )
A. 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尊重差异
B. 强行推广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不考虑对方接受程度
C. 采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报道不同文化现象
D.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6、在新闻摄影中,为了拍摄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摄影师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 )
A. 使用最昂贵的摄影设备
B. 追求奇特的拍摄角度
C. 过度后期处理照片
D. 忽视拍摄对象的情感表达
7、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以下哪种策略对于传统媒体转型最为有效?( )
A. 完全摒弃原有的采编流程,采用新媒体的方式
B. 保持自身特色,适度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
C. 拒绝与新媒体合作,坚守传统模式
D. 只注重技术更新,忽略内容质量
8、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新闻机构而言,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以下哪个方面最为关键?( )
A. 运用复杂的特效和音乐,吸引观众注意力
B. 确保新闻内容简短,不超过 30 秒
C. 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简洁明了地传递信息
D. 频繁更新,追求发布数量
9、在舆情分析中,以下哪种数据来源更能反映公众的真实态度和情感倾向?( )
A. 社交媒体评论 B. 新闻报道跟帖 C. 在线调查问卷 D. 以上都是
10、在新闻报道的核实与验证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更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
A. 单一信源核实 B. 多信源交叉验证 C. 依靠权威发布 D. 主观判断
11、在广告策划中,目标市场的细分对于广告策略的制定非常重要。对于一款高端化妆品,以下哪个细分市场更具针对性?( )
A. 年轻女性群体
B. 中年女性群体
C. 收入较高的女性群体
D. 所有女性群体
12、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是重要原则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记者的个人观点可能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以下哪种情况更容易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
A. 记者对报道主题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B. 记者受到所在媒体机构立场的影响
C. 记者在采访中与被采访者建立了良好关系
D. 记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3、在综艺节目制作中,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策划者常常采用各种手段。以下哪种方式可能在短期内提高收视率,但长期来看不利于节目品牌的塑造?( )
A. 邀请大牌明星参与
B. 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
C. 制造话题和争议
D. 注重节目品质和内涵
14、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以下哪项不属于自媒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
A. 内容缺乏原创性,抄袭严重
B. 拥有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
C. 为追求流量,制造噱头和谣言
D. 缺乏专业的新闻素养和道德规范
15、在电影评论中,评论者的观点和评价标准会影响读者对电影的看法。以下哪种评论更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一部电影?( )
A. 只关注电影的视觉效果
B. 从导演、演员、剧本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C. 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评价
D. 参考其他评论者的观点
16、在新闻摄影的后期处理中,以下哪种操作是被允许且有助于提升作品质量的?( )
A. 大幅度修改照片的内容
B. 调整照片的色彩和对比度
C. 拼接不同照片的元素
D. 添加不存在的物体
17、在广告传播中,以下哪种广告形式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产生较高的购买意愿?( )
A. 电视广告 B. 报纸广告 C. 网络弹窗广告 D. 社交媒体广告
18、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表现对节目质量有很大影响。以下哪种主持人的特质更能吸引观众?( )
A. 形象气质佳 B. 语言表达能力强 C. 具有亲和力 D. 以上都是
19、当分析一则广告的传播效果时,以下哪个指标最能反映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影响?( )
A. 广告的曝光量
B. 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度
C. 广告引发的购买转化率
D. 消费者对广告的评价
20、在广告传播中,情感诉求常常被运用以打动消费者。以下哪种广告更可能通过情感诉求有效地促进产品销售?( )
A. 强调产品功能和性价比的广告
B. 讲述品牌历史和文化的广告
C. 以温馨家庭场景为背景展示产品的广告
D. 列举大量用户好评和推荐的广告
21、对于社交媒体的用户粘性,以下哪种策略更能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活跃度?( )
A. 不断推出新功能
B. 举办线上线下活动
C. 建立用户成长体系
D.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22、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之间,以下哪种选择更符合新闻职业原则?( )
A. 追求时效性,牺牲一定的准确性
B. 保证准确性,适当牺牲时效性
C. 只注重时效性,不考虑准确性
D. 只注重准确性,不考虑时效性
23、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声音的处理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声音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背景音乐可以增强节目氛围,但音量不能过大盖过主持人的声音
B. 适当的音效能够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C. 声音的质量对节目效果影响不大,只要内容精彩就行
D. 不同的声音元素要合理搭配,避免相互干扰
24、在广告文案创作中,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都可以运用。对于一款家用医疗器械,以下哪种诉求方式更能打动消费者?( )
A. 强调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性能
B. 讲述患者使用后的康复故事
C. 对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优势
D. 列举产品获得的权威认证
25、在视频新闻制作中,以下哪种元素对于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最为重要?( )
A. 精彩的特效和音乐
B. 清晰的画面和流畅的剪辑
C. 主持人的知名度
D. 视频的时长
26、在广告创意策划中,对于一款环保产品,以下哪种创意概念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
A. 强调产品的高科技成分
B. 展示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志
C. 讲述普通人的环保故事
D. 罗列产品的环保功能
27、在广告创意表现中,幽默元素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在某些产品的广告中,使用幽默可能不太合适。以下哪种产品的广告应慎用幽默元素?( )
A. 儿童玩具 B. 医疗用品 C. 食品饮料 D. 运动装备
28、在传媒领域,以下哪种广告形式通常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精准投放能力:( )
A. 电视广告
B. 报纸广告
C. 网络搜索引擎广告
D. 户外广告牌
29、在传媒行业的竞争格局中,以下哪种因素更能决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
A. 资金实力
B. 技术设备
C. 人才队伍
D. 政府支持
30、在品牌营销中,以下哪种方式更能提升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
A. 邀请老艺术家代言
B. 举办传统形式的促销活动
C. 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创意营销
D. 减少在新媒体上的宣传投入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结合实例,详细探讨媒体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舆论监督作用和传播策略。
2、(本题5分)在新媒体环境下,论述媒体如何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和需求,促进社会关爱和公平。
3、(本题5分)深入论述媒体在报道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变化方面的策略和方法,如何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本题5分)社交媒体的社交数据分析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请论述社交数据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5、(本题5分)论述媒体在促进社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传播责任和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媒体营造良好的劳动就业环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对于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阐述如何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功能,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2、(本题5分)详细说明在网络直播行业中,主播应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吸引更多观众,并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口碑。
3、(本题5分)详细说明在广告创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如何体现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4、(本题5分)探讨媒体在报道医疗美容行业和健康审美观念时的责任和策略,引导理性消费?
5、(本题5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请探讨 UGC 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如何引导和管理 UGC,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某电视剧的海外发行取得成功,分析其在文化适应和市场推广方面的策略,探讨国产电视剧走向国际的路径和挑战。
2、(本题10分)某媒体在报道科技成果时,通过与科研人员的深度访谈提供了权威解读。分析这种报道方式的价值,探讨科技新闻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