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骨髓穿刺术演稿.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349402 上传时间:2025-10-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08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髓穿刺术演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骨髓穿刺术演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适应症状,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1.,髂嵴穿刺术,(,1,)髂前上棘,(,2,)髂后上棘,2.,脊椎棘突穿刺术,3.,胸骨穿刺术,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注意事项,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6.,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7.,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病人担忧,很多病人觉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有的病人觉得骨穿会损伤“元气”,这也是一种误解。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组织平均有,2600,克,每次骨健穿刺抽取的量仅,0.2,一,0.3,克,加之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生成,所以对病人健康没有任何损伤,也不会引起远期损伤。,失败原因,由于少数患者因病情特殊也会造成骨髓穿刺失败,原因有:,1.,骨髓坏死,有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的同时,也伴发大量溶解、坏死,称为骨髓坏死。此时骨髓液十分稀薄,涂片观察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细胞,而只留下残存的破碎细胞,无法辨认,也无法诊断。好在此种情况非常罕见,数百次穿刺,仅可能发生,1,次。,2.,干抽,(,1,)细胞过度增生,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过度增生,细胞十分拥挤,彼此间相互牵拉而难以通过负压抽出,称为“干抽”。,(,2,)增生低下或伴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白血病细胞的绝对数也明显减少,称为“增生低下”,或同时伴纤维组织增生,即所谓的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也可发生“干抽”。,上述后,2,种情况均可改用骨髓活检解决问题,改用一根稍粗的骨髓穿刺针,其前端带有能勾取骨髓组织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和骨髓穿刺大体相同,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勾取的骨髓组织可同时涂片,固定后做成病理切片,都能做出诊断。,通常无不良反应,结果报告,包括红细胞系、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各类细胞在各个不同成熟阶段所占百分比;,其他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数量;,经过计算的粒系和红系细胞比值;,各类细胞的形态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况的说明。,由于正常骨髓内各细胞系及其各阶段百分率范围较大,因此凡分类符合下列情况者均可视为正常骨髓象。,1,、骨髓增生活跃;,2,、粒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核细胞,嗜酸粒细胞一般,5%,,嗜碱粒细胞,1%,,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3,、幼红细胞总百分率约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中、晚幼红细胞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4,、粒、红比值正常约为,2,4:1,;,5,、淋巴细胞百分率约为,20%,,小儿较高,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6,、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阶段者;,7,、巨核细胞系通常于,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多为成熟型;,8,、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虽然它们各占百分率很低,但却均为骨髓成分的标志;,9,;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仅约为,1,。不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10,、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大致正常。,但血液病的诊断不能仅凭骨髓穿刺,还要结合血常规、骨髓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