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潢川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603÷3的商是( ).
A.201 B.202 C.203 D.200
2.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可以用0.3表示。
A. B. C.
3.求9个与3个的差,列式是( )。
A. B. C.9+3
4.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A.400厘米 B.400平方厘米 C.80平方厘米
5.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
A.1900年 B.1999年
C.1998年 D.2008年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一定互相垂直。(________)
7.电梯的升降是平移. (___)
8.0乘或除以任何数,都得0。(____)
9.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________)
10.808÷4的商是1.(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1.8米(________)2.1米
1平方分米(________)70平方厘米 2年(________)20个月 元(________)0.6元
12.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3分米,宽7分米,从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合(________)平方厘米。
13.下图的彩带的长度是(______)米。
14.用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5.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方格纸中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16.+=。(________)改正:(________)
17.某校为了防疫需要,购买了大瓶和小瓶消毒液共48瓶,其中大瓶消毒液是小瓶消毒液的3倍,那么大瓶消毒液有(______)瓶,小瓶消毒液有(______)瓶。
18.小丽要把96块巧克力装盒子,每8块装一盒,一共需要_____个盒子.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出得数.
200÷4 = 42+9 = 32×20 = 720÷9=
0×10 = 40×20 = 3.5+2.5= 11×80 =
45×10 = 20×70 = 640÷8 = 240÷6 =
0÷32 = 1.1+2.1 = 20×30= 4.5-3.2=
20.用竖式计算.
3.5+2.8= 56×27= 75×40=
21.一个数的3倍是129,这个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3.连一连。
19:00 21:35 4:10 14:30
24.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三(1)班有45人,其中16人订了《少先队员》,21人订了《中国科学》,有14人两种刊物都订了,有 人两种刊物都没有订.
26.工厂里有一批零件要做,管理员计划每天做 160 件,6 天可以做 完,为了赶工期,要求 4 天就要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件?
27.在小猫钓鱼比赛中,共有96只小猫参赛,每8只小猫一组,平均每组用饵料15千克,一共要准备多少千克饵料?
28.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已知第一天爬了1.57m,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往上爬0.6m,它三天一共能爬多少米?
29.一辆汽车从上午8∶30从甲城出发,下午5∶30到达乙城,两城相距450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A
【详解】略
2、B
【解析】略
3、A
【分析】根据题意,9个是,3个,求差,用减法计算,由此解答。
【详解】9个与3个的差,列式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分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B
【解析】略
5、D
【详解】略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如下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不一定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解答。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可分为沿不同方向对折和沿相同方向对折。
7、√
【详解】略
8、✕
【详解】略
9、×
【详解】略
10、错误
【详解】用竖式计算808除以4,求出商.
808÷4=202
故答案为错误.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 > < > > =
【分析】(1)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答:其中一个因数都是47,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
(2)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解答: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就大;
(3)单位相同,只要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即可;
(4)(5)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6)先把分数的元化成小数的元,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详解】(1)因为两个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都是47,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所以,47×25<47×52;
(2)因为两个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同,这时被除数大的,商就大,所以,578÷5>478÷5;
(3)单位相同,直接比较小数的大小即可,所以,1.8米<2.1米;
(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7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5)2年是24个月,24个月>20个月,所以,2年>20个月;
(6)元=0.6元,所以,元=0.6元。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积、商的变化规律、单位换算、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等综合应用,关键是明确算理和单位换算的灵活应用。
12、494900
【解析】略
13、
【分析】读图可知,一大格表示1米,一大格被平均分成5小格, 1小格表示米,则彩带长度为米。
【详解】彩带的长度是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4、30 50
【分析】把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2条边重合,所以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去重合两条边的长度,即可得到拼合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拼合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2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周长:5×4×2﹣5×2
=40﹣10
=30(厘米);
面积:5×5×2
=25×2
=5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面积是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0,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15、11
【解析】略
16、× +=+=
【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本题没有通分,所以错误,然后改正即可。
【详解】原题计算错误;
改正:
+=+=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17、36 12
【分析】根据题意,大瓶和小瓶消毒液共48瓶,其中大瓶消毒液是小瓶消毒液的3倍,则48瓶就是小瓶消毒液的3+1=4倍,由此用除法求出小瓶消毒液的瓶数,再进一步求出大瓶的瓶数。
【详解】48÷(3+1)
=48÷4
=12(瓶)
48-12=36(瓶)
答:大瓶消毒液有36瓶,小瓶消毒液有12瓶。
【点睛】
此题考查了和倍问题的基本解答方法,要注意牢记和倍公式: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18、1
【详解】试题分析:96块巧克力装盒子,每8块装一盒,求需要的盒子数,就是求96里面有几个8,用96除以8即可求解.
解:96÷8=1(个)
答:一共需要1个盒子.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了除法的包含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解.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50, 51, 640, 80
0, 800, 6, 880
450, 1400, 80, 40
0, 3.2, 600, 1.3
【详解】略
20、0.9 1512 3000
【详解】3.5+2.8=6.3 56×27=1512 75×40=3000
3 . 5 5 6 7 5
+ 2 . 8 × 2 7 × 4 0
6 . 3 3 9 2 3 0 0 0
1 1 2
1 5 1 2
21、43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29÷3=43
答:这个数是43.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解析】略
23、
19:00 21:35 4:10 14:30
【分析】第一个钟表的时针指向2和3之间,所以是2时多,分针指向6,是30分,所以时间是指2:30或14:30;
第二个钟表的时针指向7,所以是7时,分针指向12,所以是7:00或19:00;
第三个钟表的时针指向9和10之间,所以是9时多,分针指向7,是7×5=35分,所以时间是指9:35或21:35;
第四个钟表的时针指向4,所以是4时,分针指向2,是2×5=10分,所以时间是指4:10或16:10;据此即可连线。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连线如下:
19:00 21:35 4:10 14:30
【点睛】
此题考查钟表的特征,先确定这四个钟表中的时间,再与下面的时间相连即可解答问题。
24、16种.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6人订了《少先队员》,21人订了《中国科学》”可知:16+21=37人包括三部分:只订《少先队员》的人数、只订《中国科学》的人数、两种刊物都订的人数的2倍,所以至少订一种刊物的有:37﹣14=23(人),用总人数减去至少订一种刊物的人数就是两种刊物都没有订的人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45﹣(16+21﹣14)
=45﹣23
=1(人)
答:有1人两种刊物都没有订.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容斥原理,关键是理解14人是既订《少先队员》又订《中国科学》的学生的重叠部分,知识点是:既非A又非B=总人数﹣(A+B﹣既A又B).
26、160×6÷4=240(件)
【解析】略
27、180千克
【解析】96÷8×15=180(千克)
答:一共要准备180千克饵料。
28、6.51m
【详解】1.57+0.6=2.17(m) 2.17+0.6=2.77(m)
1.57+2.17+2.77=6.51(m)
答:它三天一共能爬6.51m.
29、50千米
【解析】12时-8时30分=3时30分 下午5∶30是17∶30
3时30分+5时30分=9(小时) 17∶30-8∶30=9(小时)
450÷9=50(千米) 450÷9=50(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