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仙居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5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列式正确的是( )。
A.15×6÷9 B.15×6×9 C.15÷6×9 D.15×6-9
2.0.23里面有23个( )。
A.1 B.0.1 C.0.01 D.0.001
3.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至少大于( )
A.90度 B.100度 C.60度
4.在6和3中间添( )个0,才能组成六百万零三。
A.4 B.5 C.6 D.7
5.根据下图所列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2b+15=100 B.100+15=2b C.2b-15=100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_____)
7.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除以任何数也得0。(________)
8.0.06里有6个十分之一. (_______)
9.小林4次投篮的总成绩是20个,他每次的投篮成绩肯定都是5个.(_____)
10.计算四则运算时,如果没有括号都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每题 2 分, 共14 分)
11.+的结果末尾有(______)个0;×的结果末尾有(______)个0。
12.小明把15×(¨+9)错算成了15ר+9,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______)。
13.求下面各个三角形中 的度数.
(1)=________
(2)=________
14.下图中,有(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_________)个锐角三角形,(__________)个钝角三角形.
15.一个长方形花圃,如果长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40平方米;如果宽减少3米,面积就减少90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16.0.46里有(________)个0.01,7.305中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
17.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10.8,原来这个小数是(______)。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每题6分,共18分)
18.直接写出得数。
0÷12= 25-25= 320×0= 101÷101=
16÷1= 408÷8= 46+244= 9×9-9=
71-0= 36×1= 100+0= 0-0÷14=
19.列竖式计算。
35×102= 50×240= 124×86= 850÷60=
20.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190+672=
(2)980-795=
(3)769+331=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每题 4 分, 共 12 分)
21.连一连。
46×2.5×8=46×(2.5×8) 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 乘法结合律
22.连一连。(把4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的样子,它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3.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好又多超市一月至四月、两种饮料销售量统计图
(1)二月( )种饮料销售差些,种饮料( )月销售好些。
(2)( )月时这两种饮料销售最好,这个月两种饮料的销售量一共是( )瓶。
(3)如果你是超市的销售经理,在后期的销售方面有什么好想法?
25.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先画线段图,理解答)
26.两辆车分别以85千米/时和100千米/时的速度同时从南京开往上海。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7.同学们义务劳动搬砖,四年级有323人,五年级有377人.每人搬12块,同学们共搬砖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28.一根绳子,剪成两段,右边绳子的长度是左边绳子长度的3倍,右边绳子长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A
【解析】略
2、C
【分析】0.23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1,则0.23里面有23个0.01。
【详解】0.23里面有23个0.01。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计数单位即分位上的最小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 ……
3、A
【解析】解:如果两个锐角和不大于90°,那么第三个角将大于等于90°,就不再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和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可知: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必大于90°.
4、B
【解析】略
5、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条线段分别长bm、15m、bm,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和为2b+15m。而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和为100m,则可列方程为2b+15=100。
【详解】根据题目给出的线段图列方程为:2b+15=100。
故答案为:A。
【点睛】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
【详解】略
7、×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0在乘法和除法算式的特殊性,除数不能为0,0做除数无意义,由此判定即可。
【详解】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但0做除数无意义,0不能做除数;
故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0除以任何数也得0,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8、×
【解析】略
9、×
【解析】略
10、×
【分析】四则运算时,没有小括号时: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由此求解。
【详解】在一个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就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不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25+5×6,就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熟练的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每题 2 分, 共14 分)
11、20 41
【分析】(1)+,5和2后面各有20个0,根据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所以结果是;
(2)根据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可以先算5×2=10,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40个0,在积10的后面添上40个0,即。
【详解】+的结果末尾有20个0;×的结果末尾有41个0。
【点睛】
本题是一道应用加法和乘法计算方法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再进行解决问题。
12、126
【分析】15×(¨+9)=15×□+15×9,与15×□+9相比,多了14×9,即多了126。
【详解】15×(¨+9)=15×□+15×9;15×□+15×9-(15×□+9)=126
故答案为:126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乘法分配律,(a+b)×c=a×c+b×c。
13、30° 25°
【分析】(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用90°减去其中一个锐角的度数就是另一个锐角的度数;(2)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详解】解:(1)90°-60°=30°;(2)180°-135°-20°=25°.
故答案为30°;25°.
14、4 2 2
【详解】略
15、600
【分析】用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就是原来的宽,即40÷2=20米;用减少的面积除以减少的宽,就是原来的长,即90÷3=30米,从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40÷2=20(米)
90÷3=30(米)
30×20=600(平方米)
【点睛】
解答此题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继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16、 46 3个十分之一 (或3个0.1)
【解析】略
17、1.08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实际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即这个数比原来扩大10倍;一个小数扩大10倍后是10.8,再缩小10倍得到原数,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10.8÷10=1.08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10.8,原来这个小数是1.0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每题6分,共18分)
18、0;0;0;1
16;51;290;72
71;36;100;0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0÷12=0 25-25=0 320×0=0 101÷101=1
16÷1=16 408÷8=51 46+244=290 9×9-9=81-9=72
71-0=71 36×1=36 100+0=100 0-0÷14=0-0=0
【点睛】
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19、3570;12000;10664;14……1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去乘三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商的首位在十位上,如果不够除,商在个位上,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5×102=3570 50×240=12000 124×86=10664 850÷60=14……10
【点睛】
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对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
20、(1)862 (2)185 (3)1100(验算见解析)
【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
【详解】(1)190+672=862
验算:
(2)980-795=185
验算:
(3)769+331=1100
验算: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每题 4 分, 共 12 分)
21、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22、
【分析】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3、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每题 6 分, 共 36 分)
24、(1)B;四
(2)四;2700
(3)多开展促销活动,多宣传,保证质量。
【分析】(1)根据统计图比较2月A、B两种饮料的数量以及B种饮料的最多的月份即可;
(2)根据统计图对比每个月的数据即可,然后将A、B两种饮料的数据相加即可;
(3)针对每个月饮料的销售数据,可以想一些促销的手段等。
【详解】(1)二月B种饮料销售差些,种饮料四月销售好些;
(2)四月时这两种饮料销售最好,这个月两种饮料的销售量一共是2700瓶;
(3)多开展促销活动,多宣传,保证质量。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统计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线段图:
第二筐:(150+10)÷2=80(千克)
第一筐:150-80=70(千克)
【分析】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50+10=160(千克),此时用160÷2求得的是第二框的重量,再用总重量减去第二框的重量等于第一框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
第二筐:(150+10)÷2=160÷2=80(千克)
第一筐:150-80=70(千克)
答:第一框重80千克,第二框重7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和倍问题,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知道二者所满足的数量关系。
26、45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差,再用速度差乘3,即可求出3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详解】3×(100-85)
=3×15
=45(千米)
答:两车相距45千米。
【点睛】
考查学生应用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7、8400块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加法意义求出四五年级共有多少人,然后用每人搬砖的块数乘以四五年级共有的人数即可解决问题.
(2)先根据乘法意义用每人搬砖的块数乘以四五年级各有的人数求出四五年级各搬多少块,然后把四五年级搬砖的块数相加即可解决问题.
解:(1)12×(323+377)
=12×700
=8400(块)
(2)12×323+12×377
=3876+4524
=8400(块)
答:同学们共搬砖8400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整数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的加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理解运用情况.
28、612厘米
【分析】由“右边绳子的长度是左边绳子长度的3倍,左边的绳子长204厘米”,也就是说左边的绳子长度的3倍是右边绳子的长度。
【详解】204×3=612(厘米)
答:右边绳子长612厘米。
【点睛】
本题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