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井陉矿区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精选考前押题卷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得数.
+= ×30=
-= ÷5=
1÷0.1= 4.2×=
8×0+= 6-6×=
2.7×0.125×8=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 5.2×+1.8×0.25+25%
3.解方程。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____)÷30=36∶(____)==(____)%=(____)折。
5.李老师打印一篇稿件,已经打印了全部稿件的40%,那么没打印的稿件与已经打印的稿件之比是________。
6.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2019年FAST将进入全面投入使用阶段,寻找宇宙中的微弱信号,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从正上方观察这个望远镜,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在图纸上画出这个圆面,已知图纸上圆的周长是15.7cm,则这个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_).
7.一块三角形菜地底长40米,高60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9千克,这块菜地一共能收白菜________千克
8.如果3x=,那么X与Y成______比例.x:y=______:______
9.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50(___) 13(____)30(____)
10.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75米,a分钟到学校;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80米,a分钟也到达学校,小明、小华的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则小明和小华家,最远相距(______)米,最近相距(______)米.
11.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分别是__度和__度。
12.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距南京路口机场的距离是4.8厘米,则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晓丹订了南京—夏门18:10的航班,如果晓丹一家驾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赶往机场,最晚要在(____)从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出发,才能在航班起飞前2小时到达机场。
13.a÷b=5,(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4.两个自然数的差是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是20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 )
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16.3比5少几分之几( )
A. B. C. D.
17.下面的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18.在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十一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7,9.7,9.6,9.6,9.6,9.6,9.5,9.4,9.4,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9.6和9.6 B.9.6和9.55 C.9.8和9.1
19.自然数(0除外)a、b、c、d满足a×=b×=c×=d,则a、b、c、d中最小的一个为( )
A.a B.b C.c D.d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按要求在方格纸中作图。
①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以A(3,11)、B(1,9)、C(4,9)、D(6,11)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
②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一个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1.龙一鸣从家出发,向东偏北30°方向走200m到体育馆,再向东走150m到淘淘家,再向南偏东30°方向走350m到图书馆。请你画出示意图。(图中1cm表示100m)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一个圆柱形木桶的外围打两条铁箍,桶的直径是50厘米,铁箍连接处需铁条6厘米。打这样的两条铁箍用多少分米的铁条?
23.一套衣服共45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8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24.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奔跑的速度可达75千米/时,比野兔的2倍少12千米,野兔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多少千米?
25.商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1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有多少筐?
26.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时,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27.甲乙两数的和是25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28.一根长1米,横截面直径是20厘米的木头浮在水面上,小明发现它正好是一半露出水面,请你求出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 6 10 0.6 5 2.7
【详解】略
2、;2
【分析】(1-)×(1-)+,先同时算出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5.2×+1.8×0.25+25%,将分数和百分数都化成小数,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1-)+
=×+
=+
=
5.2×+1.8×0.25+25%
=5.2×0.25+1.8×0.25+0.25
=0.25×(5.2+1.8+1)
=0.25×8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整数的运算顺序和简便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小数。
3、x=16.4;x=15
【分析】(1)先算出0.95×4=3.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先同时加上3.8,再同时除以即可;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等量转化为:0.7x=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x-0.95×4=8.5
解:x-3.8=8.5
x=8.5+3.8
x=12.3
x=12.3÷0.75
x=16.4
(2)4∶0.7=x∶
解:0.7x=4×
0.7x=
x=×
x=15
【点睛】
主要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依据,注意书写格式。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24 45 80 八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根据分子或分母的变化,判断出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
然后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根据分子或分母的变化,判断出前项或后项的变化;
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先用小数表示,然后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即可;
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据此解答。
【详解】24÷30=36∶45==80%=八折。
故答案为:24;45;80;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与比、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熟练应用。
5、3∶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篇稿件的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已经打印的占全班稿件的百分比=没有打印的稿件占全部的百分比,然后用没打印的稿件:已经打印的稿件=没打印的稿件与已经打印的稿件的比,然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详解】(1-40%)∶40%=60%∶40%=(60%×100)∶(40%×100)=60∶40=(60÷20)∶(40÷20)=3∶2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明确单位“1”,求出没打印的稿件的百分比。
6、1:10000
【详解】涉及比例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统一,然后根据比例尺的定义进行分析.图纸上圆的周长是15.7cm,15.7÷3.14=5cm,500m=50000cm,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50000=1:10000。
7、10800
【解析】略
8、正 1 1
【解析】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如果3x=,则1x=y,x:y=1:1=,是比值一定,那么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1、1.
9、克 千克 吨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苹果的质量用“克”做单位;计量一只猴子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计量一头鲸鱼的质量用“吨”做单位;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克,千克,吨.
10、155a 5a
【详解】略
11、30 60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所以三个角都是60°,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则其中的一个锐角是60°,则另一个锐角是30°,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
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
则其中的一个锐角是60°,
则另一个锐角是90°﹣60°=30°,
故答案为30°、60°。
【点睛】
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题的关键。
12、96 14:58
【解析】略
13、b,a
【解析】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已知a÷b=5,(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说明a是b的5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解:a÷b=5,(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说明a是b的5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b,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4、29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C
【解析】【考点】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解:北方的冬天很冷,会下雪,可是南方的冬天气温高一些,不一定会下雪,天气变化是无常的,所以冬天会下雪有不确定性,是可能发生的;选C.
故选C.
【分析】本题结合南北方冬季实际气候差异,可知有的地方冬天气温高一些,不一定会下雪,是一个不可以确定的事件,所以冬天会下雪有不确定性,是可能发生的.
16、B
【解析】略
17、B
【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常见形式作答即可。
【详解】由展开图可知:A、C、D能围成正方体;B围成几何体时,有两个面重合,故不能围成正方体。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展开图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基本类型有:“一,四,一”“三,三”“二,二,二”“一,三,二”。
18、A
【解析】(1)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1)将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9.8,9.7,9.7,9.6,9.6,9.6,9.6,9.5,9.4,9.4,9.1
因为数据个数是11,是奇数,所以中位数是9.6;
(2)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9.6,所以9.6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选:A.
19、A
【解析】采用特殊值法,利用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来解决问题.自然数(0除外)a、b、c、d,假设a×=b×=c×=d=1,则求出a、b、c、d的数值,然后比较分数的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a×=b×=c×=d=1
则a=、b=、c=、d=1
因为
所以最小的是a;
故选:A.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分析】①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先确定每个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成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格,高是2格,面积是6格,三角形的底可以是6格,高是3格。
【详解】①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以A(3,11)、B(1,9)、C(4,9)、D(6,11)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下图)。
②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一个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下图)。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格,与它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也是6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确定底和高,画出满足题目条件的三角形即可。
21、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32.6分米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底面周长加上铁箍连接处需铁条的长度就是一条铁箍的长度,用一条铁箍的长度乘2求出需要铁条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然后再换算成用分米作单位即可。
【详解】(3.14×50+6)×2
=(157+6)×2
=163×2
=326(厘米)
326厘米=32.6(分米)
答:打这样的两条铁箍用32.6分米的铁条。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圆的公式C=πd=2πr。
23、上衣250元,裤子200元
【分析】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80%,就是把上衣的价钱看作是单位“1”,即上衣价钱的(1+8%)是45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上衣的价钱,进而求出裤子的价钱。
【详解】上衣的价钱是:450÷(1+80%)
=450÷1.8
=250(元)
裤子的价钱是:450﹣250=200(元)
答:上衣250元,裤子200元。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求出上衣的价钱,进而求出裤子的价钱。
24、43.5千米
【解析】根据条件“鸵鸟奔跑的速度可达75千米/时,比野兔的2倍少12千米”设野兔每小时奔跑x千米,用野兔的速度×2-12=鸵鸟的速度,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野兔每小时奔跑x千米,
2x-12=75
2x-12+12=75+12
2x=87
2x÷2=87÷2
x=43.5
答:野兔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3.5千米.
25、苹果100筐; 梨50筐
【解析】150÷(1+)=100(筐)
100×=50(筐)
26、45分钟.
【解析】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1÷(+)=12(分钟),
多放的时间:18﹣12=6分钟,
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量:
×(18﹣12)=,
甲每分钟进水量:÷18=,
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时,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将水放完需要的时间:
1÷(﹣)=45(分钟),
答:45分钟将水放完.
27、23;230
【解析】253÷(1+10)=23
23×10=230
答:甲数是23,乙数是230.
28、3454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的面积就是这根圆柱体木头表面积的一半,可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木头横截面的半径为:20÷2=10(厘米), 两个底面积:3.14×102×2=628(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20×100
=62.8×100,
=6280(平方厘米),
表面积:628+6280=6908(平方厘米),
与水接触的面积:6908÷2=3454(平方厘米)
答: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的面积是3454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柱的表面积,明确所求的内容为圆柱表面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