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狮子山区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分,那么他的英语得_____分.
2.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3.照样子用同样长的小棒搭正方形,想一想,最少要用几根?
搭1个用4根 搭2个用7根 搭3个用(________)根 搭4个用(________)根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面积是120平方厘米,高是________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5.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cm,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5∶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单位,cm)。
6.如果A=2×3×5,B=2×3×2,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7.计算:8×7÷8×7=________。
8.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是(______)立方厘米;表面积之和是(______)平方厘米。
9.一个数除以6或8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__________);一个数去除160余4,去除240余6,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_)。
10.如图,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如果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DEC的面积是(___)平方厘米.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小圆半径1厘米,大圆半径5厘米,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是5∶1.(______)
12.42-3x中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______)
1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是. (_____)
14.一堆煤重75%吨。(______)
15.在65后面添上一个“%”这个数就扩大了100倍. (____)
16.甲数比乙数少2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1.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找出下面结果“与众不同”的算式是( )
A.18×400 B.18×4 C.180×40 D.1800×4
18.下列说法中,( )是不符合实际的。
A.一包方便面重150克 B.小宇1分钟跑了2千米 C.2018年2月28天 D.王阿姨身高158厘米
19.一个人从东村步行去西村,走了全程的40%后离全程中点还有2.5千米,东西两村间的路程是( )
A.28千米 B.25千米 C.20千米 D.52千米
20.2019年上半年有( )天
A.181 B.182 C.183
21.有两个数,为77,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2,的和最小为( )。
A.116 B.125 C.134 D.170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6÷[×3] 24××15 ÷
24.解方程.
x :(x-54)=×(1-):(1 -) 7(x + 6) - 3x = 4(2x + 5)
25.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取3.14)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把下面的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你有几种方法?(单位:厘米)
(先填写上面的图形,再填写下面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筑路队第一天筑路66米,第二天筑的路是第一天的3倍,第三天筑的比前两天的总数少30 米,第三天筑路多少米?
28.一个圆柱形零件,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①这个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高是( )厘米。
②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9.只列式,不计算。
王大伯今年第一季度计划卖出衣服900件,实际卖出件数比计划多。实际卖出衣服多少件?
30.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cm2,高是5cm. 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
31.探究题。
甲乙两车的行程图如图所示
(1)甲车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叫什么,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你还能再举一个类似的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2)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请你根据图推算出4:00的时侯,甲车比乙车多行几分之几?
(4)如果两车同时在2:40出发,3:20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3a-b
【解析】略
2、74999 65000
【详解】根据大数近似的相关知识可知:
四舍五入约7万,则最大是“四舍”情况,即千位上数字最大为“4”,其余三位最大是“9,答案为:74999;最小为“五入”情况,即千位上数字“5”,其余三位最小填“0”,答案为65000。
3、10 13
【分析】根据题意,搭1个正方形需要:3×1+1=4(根);搭2个正方形需要:3×2+1=7(根);搭3个正方形需要:3×3+1=10(根);……发现规律: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据此解答。
【详解】搭1个正方形需要:3×1+1=4(根);
搭2个正方形需要:3×2+1=7(根);
搭3个正方形需要:3×3+1=10(根);
搭4个正方形需要:3×4+1=13(根)。
故答案为:10;1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关键根据所给数据和图形,发现其规律,并运用规律做题。
4、8 60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用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底即可求出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详解】120÷15=8(厘米)
120÷2=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8;60。
【点睛】
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要灵活应用。
5、4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1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2+3+5=10(份)
20×=4(cm2)
【点睛】
能够根据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得到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6、6 60
【解析】略
7、49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详解】原式=8×7÷8×7=56÷8×7=7×7=49。
故答案为:49。
【点睛】
在没有小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
8、64 128
【详解】本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体积不变即4×4×4=64,表面积之和会增加2个面,即4×4×8=128。
9、 26 78
【解析】略
10、40
【解析】略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解析】略
12、×
【解析】略
13、√
【解析】略
14、×
【详解】略
15、×
【解析】略
16、正确
【详解】(1﹣25%):1,
=0.75:1,
=(0.75×1):(1×1),
=3:1;
故答案为正确.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B
【解析】可以计算出积后再选择,也可以直接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来选择。
【详解】A、18×400=7200;B、18×4=72;C、180×40=7200;D、1800×4=7200。
故答案为:B。
18、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一包方便面重150克,说法正确;
B.一般人在320米以内;体育生400米左右;运动员在450米左右,所以小宇1分钟跑了2千米说法错误;
C.2018年是平年,2月有28天,说法正确;
D.王阿姨身高158厘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经验方面的积累。
19、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2.5千米对应的百分率,用全程的一半减去全程的40%即为2.5千米占全程的百分之几,然后用除法计算.
【详解】2.5÷(50%-40%)
=2.5÷10%
=25(千米)
故答案为:B.
20、A
【解析】略
21、A
【分析】求的和最小值,A是已知数,求出B的最小值即可,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2可知B最小是2位数,个位上最大是9,则最高位十位上最小是12-9=3,所以B是39,两数相加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的和最小为77+39=116。故选择: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B的值。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个位上的数越大十位上的数就越小。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2003 1998 918 7 7 5 1 2
【详解】略
23、24;174;
【分析】(1)先根据乘法分配律,把×3变为,然后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小括号内的乘法和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即可解答;(2)先根据乘法分配律,把24××15变为24××15+24××15,然后计算乘法和加法即可解答;(3)直接按照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解答即可,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即可解答。
【详解】(1)36÷[×3]
=36÷
=36÷
=36÷
=24
(2)24××15
=24××15+24××15
=150+24
=174
(3)÷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中主要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即(a+b)×c=a×c+b×c。
24、x=;x=5.5
【详解】略
25、3.44平方厘米
【分析】阴影部分面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半径为4厘米的圆的面积。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4×4﹣3.14×42÷4
=16﹣12.56
=3.44(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44平方厘米。
【点睛】
考查了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
(长方)形+(梯)形 (长方)形+(三角)形 (梯)形+(三角)形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66+66×3-30=234(米) 答:第三天筑路234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分析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先算出第二天筑路的米数66×3=198(米),再算出前两天筑路的总数66+198=264(米),最后算第三天筑路的米数264-30=234(米).
28、①4,6
②75.36立方厘米
【分析】图1,是俯视圆柱形零件看到的图,其实就是圆柱体的底面,由题意可知,这个底面的直径为4厘米;图2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根据图2我们可以得到圆柱体的高,高为6;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代入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²h,即可求出体积,认真计算即可。
【详解】①这个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
②3.14×(4÷2)2×6
=3.14×22×6
=75.3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5.3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体的相关知识。由圆柱体的轴截面是直径×高的长方形;横截面是与底面相同的圆,得到圆柱体的高、底面半径后,代入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里,即可解答。
29、900×(1+)
【分析】以今年计划售出的件数为单位“1”,实际售出的是计划的(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行列式。
【详解】900×(1+)
=900×
=102(件)
答:实际卖出衣服102件。
【点睛】
找准单位“1”,能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15厘米
【解析】橡皮泥体积:12×5=60(cm3),
圆锥的高:60×3÷12=15(cm);
答:圆锥的高是15厘米.
31、(1)速度,正比例,举例:某件商品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2)30千米/时,15千米/时;(3);(4)10km
【解析】(1)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叫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举例:某件商品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由图可知,甲车从2:40--3:40,用1个小时的时间行驶了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算出甲车的速度为30÷1=30千米/时;乙车从2:00--4:00,用2个小时的时间行驶了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算出乙车的速度为30÷2=15千米/时
(3)甲车速度为39千米/时,从2:40到4:00,一共是1小时20分钟=小时,路程为×30=40千米。4:00时,乙车路程为30千米,(40-30)÷30=
答:甲车比乙车多行。
(4)如果二车同时在2:40出发,到3:20时所行驶的时间为40分钟=小时,
甲车小时行驶的路程为:30×=20(千米),乙车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5×=10(千米)
20−10=10(千米);
答:如果二车同时在2:00出发,2:40时二车相距10千米。
【点睛】
看图先看轴,看轴表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