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二实验联盟区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一、认真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0×5=________ 201×3=________ 0×150=________ 62÷2=________
240÷3=________ 720÷9=________ 1.2+1.1=________ 2.8-1.8=________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4.6-18.7= 15.6+12.9= 45×36=
125×8= 74.6-18.8= *36×22=
99.1-66.2= 41.6+15.7= *72×18=
3.脱式计算。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
5.因为8>5,所以>。(____)
6.21×60的积比1200小。 (________)
7.80-60=20,20×12=2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0-60×12 (______)
8.24×50=25×1.(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只船上坐9人,小丽排第89位,她应坐第( )条.
A.9 B.11 C.10
10.多功能教室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460名同学来听课( )全部坐下。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11.小明大约重35( )。
A.克 B.千克 C.吨
12.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3,另一个加数减少0.7,和( ).
A.增加2.0 B.增加0.6 C.减少0.6
13.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所得的积的末尾( )
A.一定也没有0 B.一定有0
C.无法确定
四、快乐填空。
14.
(1)小明家在公园的东南方向,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西南方向走到公园,再向西走就到家了;请你在图上标出小明家和小红家的位置。
(2)超市在小红家的( )方向,在小明家的( )方向。
(3)小红从游乐场去学校,先向( )走到公园,再向( )方向走就直接到学校了。
15.□56÷6,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_),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
16.找规律。
4×12=48 8×12=(_____) 12×12=(____)
17.在括号里填上“>”“<”或“=”。
740÷7(________)704÷7 23×48(________)40×63 1.1+0.9(________)2.2-0.2
1-0.2(________)0.8 22×23(________)21×24 9.5+5.3(________)9.5+6.3
18.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宽是18米,长比宽多2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____)平方米.
19.图中A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C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20.一台电视机的售价为2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________)元。
21.一张长方形纸,宽是5厘米,沿着长边对折两次后刚好是一个正方形,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2.27×51的积是(______)位数;14×87的积的最高位在(______)位;48×25的积的末尾有(______)个0。
23.在( )里填上“>”“<”或“=”。
(______) 68×36(______)68×38 35分米(______)3.05米
(______) 318÷3(______)318÷5
340平方厘米(______)3平方分米40平方厘米
五、作图题。
24.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25.品德超市下午准备用载重2吨的卡车进货。想一想,如果派两辆车,那么怎样装车才能一次运完,且不超载?用线连一连。
26.估计下面各题的积,用线连一连。
38×49 32×41 38×41
大约1600 大约2000 大约1200
六、解决问题
27.12个班的学生去春游,平均每班有36人,分坐在9辆大客车上。平均每辆大客车坐多少人?
28.疫情防控要求每班配备2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实验小学每个年级25个班级,全校6个年级共需要配备多少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
29.下面是五交文化商场5月份最后一周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
15
12
20
25
34
50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五交文化商场上月最后一周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图
2010年6月
(2)统计图中,1格代表( )台,星期( )销售量最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30.一批水泥,每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2吨,需要运24次;如果每辆卡车的载重量是9吨,运完这批水泥需要多少次?(先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1)我的整理
(2)我的解答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150 603 0 31 80 80 2.3 1
【解析】【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30×5=150 201×3=603 0×150=0 62÷2=31
240÷3=80 720÷9=80 1.2+1.1=2.3 2.8-1.8=1
故答案为150;603;0;31;80;80;2.3;1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注意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5.9;28.5;1620
1000;55.8;792
32.9;57.3;1296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乘法的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乘得的积是否一致;
小数的加减法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字的添0补位,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商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24.6-18.7=5.9 15.6+12.9=28.5 45×36=1620
125×8=1000 74.6-18.8=55.8 *36×22=792
验算:
99.1-66.2=32.9 41.6+15.7=57.3 *72×18=1296
验算: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3、130;106;
【分析】(1)根据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35×26÷7
=910÷7
=130
636÷(152-146)
=636÷6
=10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同级别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
【解析】略
5、错误
【解析】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6、×
【解析】略
7、×
【解析】略
8、×
【详解】略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C
【详解】略
10、B
【分析】每排的座位数乘排数等于总共座位数,再与学生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22×18=396(个)
396<460,所以坐不下。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B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理解,结合题中的数据,可知计量体重用“千克”,据此选择。
【详解】小明大约重35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质量单位的理解,灵活选择计量单位。
12、B
【解析】两个加数加上其中一个加数增加的部分,再减去一个加数减少的部分,则和的变化为两个变化值的和,即可求出答案.
13、C
【详解】如果两个因数中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是5,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是个不为零的偶数,
则这两个因数的积的末尾也是1,
如35×12=421;
所以,不能确定积的末尾是否有1.
故选C.
四、快乐填空。
14、(1)小红;小明 (2)东北;西北 (3)北;东北
【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小明家在公园的东南方向,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西南方向走到公园,再向西走就到家了;小明家和小红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超市在小红家的(东北)方向,在小明家的(西北)方向。
(3)小红从游乐场去学校,先向(北)走到公园,再向(东北)方向走就直接到学校了。
故答案为:(1)小红;小明 (2)东北;西北 (3)北;东北
【点睛】
掌握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解题的关键。
15、5 6
【解析】略
16、96 144
【解析】一个因数扩大2倍、3倍,积也扩大2倍、3倍。
17、> < = = > <
【分析】(1)除数一样,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2)23×48=1104,40×63=2520,所以右边式子大;
(3)1.1+0.9=2,2.2-0.2=2,两边相等;
(4)1-0.2=0.8,和右边相等;
(5)22×23=506,21×24=504,所以左边大;
(6)9.5+5.3=14.8,9.5+6.3=15.8,所以右边大。
【详解】740÷7>704÷7 23×48<40×63 1.1+0.9=2.2-0.2
1-0.2=0.8 22×23>21×24 9.5+5.3<9.5+6.3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先将式子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
18、360
【解析】略
19、;
【分析】将大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1份为大正方形的,也就是A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将大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1份为大正方形的,也就是C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将大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为大正方形的,也就是C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详解】图中A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C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
故答案为:;。
【点睛】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0、9000
【分析】一台彩电售价2998元,求买3台大约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2998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2998×3≈9000(元)
故答案为:9000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考查了学生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这一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注意要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1、100
【分析】长方形对折两次后,一共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个份,且正好是正方形,说明长方形的长正好是宽的4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长方形的长:5×4=20(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20×5=1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00。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长,要注意长方形对折两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不是两份。
22、四 千 2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27×51、14×87和48×25的积,再确定积的位数或积的最高位或积的末尾有几个零即可。
【详解】27×51=1377
27×51的积是四位数;
14×87=1218
14×87的积的最高位在千位;
48×25=1200
48×2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注意求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要只看因数中0的个数。
23、> < > < > =
【分析】(1)(4)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即可;
(2)(5)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3)先将3.05米和35分米换算为用厘米做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6)先将3平方分米换算为平方厘米,与40平方厘米合起来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
68×36=2448,68×38=2584,所以68×36<68×38
3.05米=305厘米,35分米=350厘米,所以35分米>3.05米
<
318÷3=106,318÷5=63……3,所以318÷3>318÷5
34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40平方厘米
【点睛】
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五、作图题。
24、
【解析】略
25、
【分析】每辆卡车的载质量都是2吨,即2000千克,只有分配这些货物,使得每辆卡车都不超过2000千克即可,可以把最重的两种商品放在一辆卡车上,然后把剩下的商品放在另一辆卡车上。
【详解】2吨=2000千克
1000+900=1900(千克)
400+800+700=1200+700=1900(千克)
1900千克<2000千克,
所以连线如下:
【点睛】
解决本题注意观察图,找出接近2吨的组合,从而解决问题。
26、
【分析】在乘法估算时,一般要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相乘进行估算,由此求出上一行估算的结果,再连线。
【详解】38×49≈2000,32×41≈1200,38×41≈16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算式的估算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六、解决问题
27、48人
【分析】平均每班36人,12个班有12个36人,用12×36求出总人数,再除以大客车的数量,就是平均每辆大客车坐的人数。
【详解】12×36÷9
=432÷9
=48(人)
答:平均每辆大客车坐48人。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及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要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平均每辆大客车坐的人数。
28、2×25×6=300(个)
【分析】根据题意,每班配备2个,每个年级25个班级,则每个年级需要配备25×2=50个,全校6个年级,再乘以6,由此解答。
【详解】2×25×6=300(个)
答:全校6个年级共需要配备600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连乘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也可先计算出6个年级有多少个班级,再乘以每个班级需要的收集桶个数。
29、(1)
(2)5;六
(3)5月最后一周,五交文化商场平均每天销售多少台电视机?(不唯一);29台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直接在统计图中画出直条即可;
(2)根据统计图可知:每个小格代表5台电视机,星期六销售最多;
(3)5月最后一周,五交文化商场平均每天销售多少台电视机?(不唯一)根据题干,把七天的销售量都加起来,再除以7,即可求出平均每天销售电视机多少台,解答即可。
【详解】(1)五交文化商场上月最后一周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图作图如下:
2010年6月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统计图中,1格代表(5)台,星期(六)销售量最多;
(3)(15+12+20+25+34+50+45)÷7
=201÷7
≈29(台)
答:五交文化商场平均每天销售29台电视机。
【点睛】
解决本题先根据统计表读出数据,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画出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体现的信息进行求解。
30、
每辆卡车的载重量
运送次数
12吨
24次
9吨
?次
32次
【分析】(1)条件:用载重量12吨的卡车运水泥,需要运送24次;现在用载重量9吨的卡车运水泥;问题:用载重量9吨的卡车运完这批水泥,需要运多少次?据此绘制表格并填表。
(2)每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2吨,需要运24次,则这批水泥的总重量是12×24吨。如果每辆卡车的载重量是9吨,则运完这批水泥需要12×24÷9次。
【详解】(1)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如下所示:
每辆卡车的载重量
运送次数
12吨
24次
9吨
?次
(2)12×24÷9
=288÷9
=32(次)
答:运完这批水泥需要32次.
【点睛】
本题考查归总问题,解决本题时,先求总量,再求单一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