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6÷2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________)(小数)。
2.(____)÷8=(____):24==(____)(填小数)=(____)%
3.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4.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长30厘米的圆柱,但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5.用6、7、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_),大于576的可能性是(_________),小于765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6.分别写出甲、乙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底面积的比、表面积的比、体积的比,并化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一根长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_____米,每段长度是这根木料的_____,每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_____。
8.利民蔬菜公司运来a车菠菜,每车装6吨,供应给菜场45吨,还剩(_______)吨。当a=13时,还剩下(_______)吨。
9.按规律填数:4,7,11,16,22,_____,37,_____。
10.把1996个□排成一排,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轮流对这些□染色.甲把第一个□染成红色,乙把接下去的2个□染成黄色,丙把接下去的3个□染成蓝色,甲再把接下去的4个□染成红色,乙把接下去的5个□染成黄色,丙把接下去的6个□染成蓝色,……,直至将全部□染上色为止.其中被染成蓝色的□共有____个.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______)
12.圆柱体的高不变,底面积扩大2倍,体积扩大4倍._____.
1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m,4m,把这个三角形按1∶2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倍。(______)
14.下图是某公司上一季度的收支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支出大于收入.(________)
15.一个袋子里装有100 白球和1个红球,任意摸1个,一定能摸出白球.(____)
16.一个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____)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如图的三角形ABC中,.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A.1:3 B.1:4 C.2: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8.长方形有( )对称轴.
A、一条
B、两条
C、四条
D、无数条
19.一个立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最少需要(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A.7 B.8 C.9 D.10
20.妈妈今年2月25日带小玲开始旅游,到3月4日回家,妈妈和小玲这趟旅游历时( )天。
A.7 B.8 C.9 D.10
21.直观反应笑笑家2018年各项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绘制(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9.9+0.9= 0.5×1.2= ×3=
2.625-1= 99÷×0= 1÷×=
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5.31+×2.69 24×+76÷5 14.25-2.83-0.17
375+450÷18×25 [×(-)]÷
24.解方程:
:3.5=1:x 2x+1=2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在下面的平面图上标出小红和小刚家的位置。
(1)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800米。
(2)学校在小刚家的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1000米。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将一面三角形小旗围绕小棒旋转一周,请计算出所得图形的体积。(小棒粗细忽略不计)
27.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28.某工程队铺一段路,原计划每天铺9.6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4千米,实际要用多少天铺完?(用方程解答)
29.妈妈买鞋用去125.4元,买袜子用去13.8元,给了售货员150元,还剩多少元?
30.玲玲家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8分米,宽4分米,高7分米。鱼缸里原来有一些水(如图一),放入4个同样大的装饰球后(如图二),水面上升了5厘米。每个装饰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1.如图是用1∶5000的比例尺画出的一块水稻试验田的平面图。
(1)量一量:它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2)算一算:它的实际面积是________公顷。
(3)画一画:在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并画出所得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32.量一量、画一画。
(1)先标出上图中平行四边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和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形。
(2)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30 30 三 0.3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得:6÷20=9÷30,再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得:9÷30=9∶30;将6÷20的商用小数表示为0.3,将小数0.3的小数点项右移动两位,加上%得:30%,30%即为三折;据此解答。
【详解】6÷20=9∶30=30%=三折=0.3
故答案为:30;30;三;0.3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6÷20,根商的变化规律,比与除法的关系,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及折扣的意义转化即可。
2、6 18 0.75 75
【解析】略
3、2
【解析】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列式计算并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4、188.4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圆柱后,高是原来的2倍,可求出每个圆柱的高为30÷2=15,表面积减少了2个底面,因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厘米,即可求出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25.12÷2=12.56平方厘米,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25.12÷2×(30÷2)
=25.12÷2×15
=188.4(平方厘米)
【点睛】
明确表面即减少了两个底面是解题关键。
5、
【解析】略
6、4∶6=2∶3;16∶36=4∶9;96∶216=4∶9;64∶216=8∶27
【分析】底面积=棱长×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甲正方体的棱长为4厘米,所以底面积为16平方厘米,表面积为96平方厘米,体积为64立方厘米。
乙正方体的棱长为6厘米,所以底面积为36平方厘米,表面积为216平方厘米,体积为216立方厘米。
【详解】甲、乙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为:4∶6=2∶3;
底面积的比:16∶36=4∶9;
表面积的比为:96∶216=4∶9;
体积之比为:64∶216=8∶27。
【点睛】
本题注意计算两个正方体的比时,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其中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的平方等于底面积之比也等于表面积之比,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棱长之比的立方。
7、
【分析】把一根长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木头平均分成5份,则每份是根木料的1÷5=,每段的长度为×(米);由于将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锯5﹣1=4次,则每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1÷4=。
【详解】每份是根木料的1÷5=
每段长:×(米)
5﹣1=4(次)
1÷4=
故答案为:;;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 第一个空是求每段的具体长度,第二个空是求每段占全长的分率。
8、6a-45 33
【解析】略
9、29 46
【分析】7﹣4=3,11﹣7=4,16﹣11=5,22﹣16=6。根据已知的数可得排列规律:从1开始每次递增3,4,5,6,7,8,9。据此解答。
【详解】22+7=29
37+9=46
故答案为:29;4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字的排列规律,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式子或数得出前后算式或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个变化规律再回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10、673
【详解】因1+2+3+…+62=,而1996-1953=43.故被染成蓝色的□共有
(3+6+9+…+60)+43=+43=673(个).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详解】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12、错误
【解析】因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则=高(一定),
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即底面积扩大多少倍,圆柱的体积就应扩大相同的倍数,
所以说底面积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故答案为错误.
13、×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先计算缩小后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然后分别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并计算得到的图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3÷2=1.5(cm),4÷2=2(cm)
(1.5×2÷2)÷(3×4÷2)
=1.5÷6
=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面积的放大和缩小,注意先按比例算出对应边的长短,再根据公式计算面积。
14、√
【解析】从图例可以看出实线表示的是收入的情况,在统计图的下方;虚线表示的是支出情况,在统计图的上方,而且上面的折线在每一月份都是大于下方曲线的,所以支出大于收入
15、错误
【解析】解:因为100>1, 所以袋子里白球的数量多,
所以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但不是一定能摸出白球,
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为袋子里装有100个白球和1个红球,白球的数量远大于红球的数量,所以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得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但不是一定能摸出白球,据此判断即可.
16、错误
【解析】圆的周长:C=πd=2πr,圆的面积:S=πr2 , 计算时候π一般取值3.1.
【详解】一个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说明这个圆的半径扩大了3倍,则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32=9倍.
故答案为错误.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B
【详解】如图,连接BD,则三角形ADE与三角形EDB的面积相等;
三角形ADB的面积:三角形DCB的面积=2:3,
所以甲的面积:乙的面积=1:4;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等高不等底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8、B
【解析】解:分别沿长方形的两个长或两个宽的中点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除此之外,无论怎么对折,都不能做到完全重合,所以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故选:B.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9、A
【解析】略
20、C
【详解】今年是闰年,2月有29天。
21、D
【解析】略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10.8;0.6;;
1;0;1
【详解】略
23、15; 20; 11.25;
1000;
【详解】略
24、10;
【详解】略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如图
【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代表200米,所以(1)小红家距离学校的实际距离800米就是图上距离800÷200=4厘米,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由此即可画出小红家的位置;
(2)学校到小刚家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则图上距离为1000÷200=5厘米,学校在小刚家的北偏西45°方向上,是以小刚家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应是:学校在小刚家的南偏东45°上,由此即可标出小刚家的位置;
【详解】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代表200米,
(1)小红家距离学校的图上距离800÷200=4厘米,
(2)学校到小刚家的图上距离为1000÷200=5厘米,
小红家和小刚家的位置如图:
【点睛】
此题主要注意小刚家的说法,它是以小刚家为中心的,所以反过来以学校为中心应是:小刚家在学校南偏东45°上。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00.48cm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一面三角形小旗围绕小棒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锥体,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3.14×4×6×
=50.24×6×
=100.48(cm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其中需要知道将一面三角形小旗围绕小棒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锥体。
27、28天
【解析】(天)
答:鸭的孵化期是28天.
28、12天
【分析】设实际要用x天铺完,根据实际每天铺的长度×天数=计划每天铺的长度×天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实际要用x天铺完。
(2.4+9.6)x=9.6×15
12x÷12=144÷12
x=12
答:实际要用12天铺完。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29、10.8元
【解析】150﹣(125.4﹣13.8),
=150﹣139.2,
=10.8(元);
答:还剩下10.8元
30、4000立方厘米
【解析】略
31、(1)4;3
(2)3
(3)画图如下:
【分析】(1)用直尺量出长4厘米,宽3厘米。
(2)由比例尺算出实际的长和宽,再算出面积,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换算。
(3)长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这个长方形的最短边长,由此以长方形的中心为圆心,以长方形的宽为半径即可画圆。同时经过圆心和长方形的两条宽的中点的直线可以看作一条对称轴。
【详解】(1)它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4÷=20000(厘米),20000厘米=200米。
3÷=15000(厘米),15000厘米=150米。
200×150=30000(平方米);30000平方米=3公顷。
(3)画图如下:
【点睛】
(1)(2)主要考查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需要结合数值比例尺计算;(3)注意对称轴一定画成虚线。
32、(1)
(2)我发现了左右平移时对应点所在的行不变,上下平移时对应点所在的列不变。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前一个数字表示列,后一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表示出每个顶点的位置,向上或向右平移时分别将每个顶点平移,对应的格数然后依次连接每个点即可。
(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分别表示每个顶点的位置,观察向上平移和向右平移后顶点位置的变化规律。
【详解】(1)作图如下:
(2)通过再(1)中用数对标出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左右平移时对应点所在的行不变,上下平移时对应点所在的列不变。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左右平移行不变列发生改变;上下平移时列不变行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