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要使45×2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A.1 B.2 C.3 D.4
2.一个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积是( )。
A.四 B.三位 C.三位数或四位数
3.小红要写一篇500字的作文,写了25行,平均每行18个字,字数( )。
A.够了 B.不够 C.不能确定
4.牛牛家在明明家的西北面,那么明明家在牛牛家的( ).
A.西南面 B.东北面 C.东南面
5.把一张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剪( )个。
A.15 B.16 C.17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因为5×50+6=256,所以256÷5=50…6。____。
7.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
8.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1。(________)
9.晚上9: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00。 (____)
10.1900年和2020年都是闰年。(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东的腰围长是60(________)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________) 黑板长约4(________)
12.上午10时12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________);20:5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
13.我知道单位名称。
①一根跳绳长约2________ ②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约52________。
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3________ ④一个果园的面积约3________
14.在○里填上“>”“<”或“=”。
34×17○18×34 693÷7○693÷9
3.4+6.1○3.5+5.8 10.2-3.1○9.3-2.1
15.计算506÷时,当里最大填(________)时,商是三位数;当里最小填(________)时,商是两位数。
16.妈妈买了3件大衣花了868元,平均每件大约花(______)元。
17.太阳早晨从(______)面升起,傍晚从(______)面落下。
18.576除以4的商是(________)位数,224除以9的商是(________)位数,余数是(_____)。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口算。
240÷6= 7-0.7= 70×80= 84÷84= 78×63≈
2.7+3.4= 11×80= 5.3+2.6= 303÷3= 500÷7≈
20.用竖式计算。
76÷4= 840÷7= 535÷5=
38×27= 44×15= 63×54=
21.列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800-254)÷6 96÷3×8 38+62×4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3.连一连。
234÷2 576÷8 857÷6 439÷5
24.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三年级同学参加广播操表演,站成12排,每排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广播操表演?
26.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90毫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它能爬1米远吗?
27.王红同学买学习用品,他买一个文具盒还剩6.8元。如果还想买一支同文具盒单价相同的笔还差2.4元。王红带了多少元钱?
28.
(1)姥姥过生日,小芳去给姥姥送蛋糕,她先向( )走到公园,再向( )走到学校,再向( )走到( ),最后向( )走到姥姥家。
(2)她回来时怎样走呢?
29.一个蛋糕,妈妈吃了它的,爸爸吃了它的,还剩下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C
【解析】略
2、C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0与10,或99与99,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0与10,或99与99;
10×10=100,100是三位数;
99×99=9801,9801是四位数;
所以,一个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故选:C
3、B
【分析】根据平均每行字数×写的行数=总字数,再用计算出来的总字数和500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25×18=450(个)
450<500
所以小红写的字数不够。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准确计算出写的总字数是解题的关键。
4、C
【详解】略
5、A
【分析】正方形可以密铺在长方形中,沿着长可以剪:10÷2=5(个),沿着宽可以剪:7÷2=3(个)⋯⋯1,所以可以剪3排,每排5个,由此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
10÷2=5(个)
7÷2=3(个)⋯⋯1
5×3=15(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注意要尽量的密铺。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本题要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即特点,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而这里的余数大于了除数,由此可以判断为“×”。
【详解】由5×50+6=256,得256÷5=50…6
在256÷5=50…6中,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小于除数,这里余数6大于除数5,所以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7、√
【解析】略
8、×
【分析】根据自然数的意义: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据分析得出: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
所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1,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数的意义,注意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
【解析】略
10、×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900÷400=4……300
有余数,1990年是平年;
2020÷4=505
没有余数,2020年是闰年。
所以1900年和2020年都是闰年,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闰年的判断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小东的腰围长是用“厘米”做单位;计量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计量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用“平方米”做单位;计量黑板长约用“米”做单位。
【详解】据分析得出:
小东的腰围长是60厘米;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平方米;
黑板长约4米。
故答案为: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10:12 晚上8:50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
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添上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添上限制词,“整时”减去12。
【详解】上午10时12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0:12;20:5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晚上8:50。
【点睛】
本题考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需熟练掌握。
13、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公顷
【解析】根据各种物品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详解】①一根跳绳长约2米;②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约52平方米;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3平方分米 ④一个果园的面积约3公顷。
故答案为:①米;②平方米;③平方分米;④公顷。
14、< > > <
【解析】略
15、5 6
【分析】要使商是三位数,则被除数最高位要大于等于除数,口里的数小于等于5;要使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最高位要小于除数,口中的数要大于5。
【详解】计算506÷时,当里最大填5时,商是三位数;当里最小填6时,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5;6。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16、300
【详解】略
17、东 西
【分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据此解答。
【详解】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故答案为东,西。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方向知识的掌握情况。
18、三 二 8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40;6.3;5600;1;4800;
6.1;880;7.9;101;7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乘法估算时,将乘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240÷6=40 7-0.7=6.3 70×80=5600 84÷84=1 78×63≈80×60=4800
2.7+3.4=6.1 11×80=880 5.3+2.6=7.9 303÷3=101 500÷7≈490÷7=70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注意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0、19;120;107
1026;660;3402
【分析】(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最高位去除以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且在被除数右边一位写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末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十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
【详解】76÷4=19 840÷7=120 535÷5=107
38×27=1026 44×15=660 63×54=3402
【点睛】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根据乘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
21、91;256;286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800-254)÷6
=546÷6
=91
96÷3×8
=32×8
=256
38+62×4
=38+248
=28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连线。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应用。
23、
【分析】234÷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2等于除数2,则商是三位数;576÷8,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5小于除数8,则商是两位数;857÷6,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8大于除数6,则商是三位数;439÷5,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4小于除数5,则商是两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图所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24、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68人
【详解】12×14=168(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168人参加广播操表演.
26、不能
【解析】90÷6×60=900(毫米)
1米=1000毫米
1000毫米>900毫米 不能
答:1小时它不能爬1米远。
27、16元
【分析】根据王红同学买学习用品,她买一个文具盒还剩6.8元,如果还想买一支同文具盒单价相同的笔还差2.4元,所以把这两个数相加就是一个文具盒的单价,再用文具盒的单价加上还剩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6.8+2.4=9.2(元)
9.2+6.8=16(元)
答:王红带了16元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8、(1)东南;东北;东南;剧院;东
(2)先向西走到剧院,再向西北走到学校,再向西南走到公园,最后向西北走到家。
【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解答。
【详解】(1)姥姥过生日,小芳去给姥姥送蛋糕,她先向(东南)走到公园,再向(东北)走到学校,再向(东南)走到(剧院),最后向(东)走到姥姥家。
(2)她回来时怎样走呢?
答:先向西走到剧院,再向西北走到学校,再向西南走到公园,最后向西北走到家。
故答案为:(1)东南;东北;东南;剧院;东
(2)先向西走到剧院,再向西北走到学校,再向西南走到公园,最后向西北走到家。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29、
【分析】将这个蛋糕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分别减去妈妈吃的与爸爸吃的占总数的分率,即得剩下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详解】1--
=-
=
答:还剩下这个蛋糕的。
【点精】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