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龙里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一个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4分钟,锯完一共要用32分钟。 (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________)
3.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______)
4.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_____(判断对错)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对称轴.(_____)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1.302中的“0”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7.根据14×250=3500,可以知道,得数正确的算式是( )。
A.140×250=35000 B.14×25=35 C.140×25=35000
8.76000≈76万,里最小填( )
A.0 B.1 C.4 D.5
9.如图。从某村走到公路,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A.①线路最短 B.②线路最短 C.③线路最短
10.下列各式中,( )是方程。
A.x-14>72 B.5+29.5=34.5 C.17-3=14 D.5x-3=17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由8个一,7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1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________)位,计数单位是(________)。
13.3.08吨=(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1560米=(________)千米
350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0.023千克=(________)克
14.A、B两地相距259千米,甲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38千米;半小时后,乙车从B地开往A地,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开出(_____________)小时后和甲车相遇。
15.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______)位数。
16.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35°和45°,那么另一个角是(____)°。按角来分,这是一个(____)三角形。
17.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中,(________)的对称轴最多。
18.由2个一,3个0.1、5个0.01和7个0.001组成的小数是________
19.86g=(______)kg 0.56m2=(______)dm2
8t30kg=(______)t 4元3角5分=(_______)元
20.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它的顶角是(____)°,如果按角分类,它是(____)三角形。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8.2-1.98= 3.7+0.25= 3.5+2.7+11.6=
5.4-0.5-1.4= 9.6×0.5= 3.74×0.2×0.5=
22.用竖式计算。
15.4+2.97= 100-8.96= 9.8×2.09=
23.先计算左边两题的得数,再直接写出右边两题的得数。
(1)28×101= (2)46×101=
(3)72×101= (4)95×101=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图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25.化简下面各数。
0.500 7.4050 38.5000 0.2050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园(如图),如果把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这样花园就变成了长方形,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
(1)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为了方便同学们参观,学校要在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7.解方程。
5.34+χ = 30.6 7χ = 17.5 x+5χ = 36
28.和平花园小区2009 ~2013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①和平花园小区2009 ~2013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每年拥有量( )台。
②和平花园小区2009~2013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台。
③( )年到( ) 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④ 根据图中的信息预测,2014年和平花园小区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 )台。
29.以A为顶点画一个70°的角,以B为顶点画一个30°的角,组成一个三角形。
(1)这个三角形的第3个角是( )度。
(2)以AB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量出底和高。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一个数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就比原来多了990,这个数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
【解析】略
2、×
【详解】因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如果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去判断,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3.7的大小没变。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性质的运用。
4、√
【详解】试题分析:观察物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据此即可解答.
解:观察物体时,一次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
【详解】长方形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正方形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和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故答案为错误.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B
【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在1.302中0在百分位上,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1.302中的“0”所在数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7、A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倍数,那么积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4×250=350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140×250=35000,14×25=350,140×25=3500;所以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B
【解析】略
9、B
【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这个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详解】读图可知,②线路最短。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垂直的特征及性质,需熟练掌握。
10、D
【解析】略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8.705 八点七零五
【解析】略
12、十分 0.1
【分析】利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解答即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0.001……
【详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
故答案为:十分;0.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即分位上的最小量。
13、3 80 1.56 3.5 23
【分析】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8吨=3吨80千克 1560米=1.56千米
350公顷=3.5平方千米 0.023千克=23克
故答案为:3;80;1.56;3.5;23。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4、3
【解析】略
15、亿 八
【分析】按照数位顺序表,从个位起向左第八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因此,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亿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八位数。
【详解】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八位数。
故答案为:亿;八
【点睛】
本题是考查数位、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熟练掌握整数位顺序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100 钝角
【解析】略
17、圆形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1条,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3条,普通三角形没有对称轴;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圆形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详解】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中,圆形的对称轴最多。
故答案为:圆形。
【点睛】
熟练掌握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数量。
18、2.357
【解析】略
19、0.086 56 8.03 4.35
【解析】略
20、108 钝角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用180度减去两个底角的和就是顶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给三角形分类即可。
【详解】180°-36°×2
=180°-72°
=108°
90°<108°<180°
所以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108 ②钝角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顶角度数。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6.22 3.95 17.8 3.5 4.8 0.374
【详解】略
22、18.37;91.04;20.482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15.4+2.97=18.37 100-8.96=91.04 9.8×2.09=20.48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注意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
23、2828;4646;
7272;9595
【分析】列竖式计算出左边两个式子的积,会得出算式规律,一个两位数与101相乘,乘积是四位数,千位和十位是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百位和个位是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据此写出结果即可。
【详解】28×101=2828 46×101=4646
72×101=7272 95×101=9595
【点睛】
此类题一定要找准规律,才可以不用计算写出准确的答案。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
【详解】略
25、0.5;7.405;38.5;0.205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500=0.5 7.4050=7.405 38.5000=38.5 0.2050=0.205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注意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中间的“0”不能随意去掉。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1)画图无;64平方米
(2)36平方米
【详解】【分析】(1)因为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所以新增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新增的长方形的宽是2米,可以求出新增长方形的长,而新增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边长。
(2)因为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所以可以发现新图形还是正方形并且边长比原来增加了2米,所以要求小路的面积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本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详解】(1)16÷2=8(米)
8×8=64(平方米)
答: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64平方米。
(2)8+1+1=10(米)
10×10-8×8
=100-64
=36(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36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画示意图的策略,考查学生能正确应用所学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7、χ=25.26 χ=2.5 χ=6
【解析】略
28、1)55台 2)60台 3)2012 2013 4)120台
【解析】略
29、(1)80;
(2);6.1;2.8
【分析】用量角器的圆点和顶点A、B分别重合,0刻度线和AB重合,在量角器70°和30°的刻度上点上点,过A、B两个点和刚作的点画射线,相交于点C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70﹣30=80(度);
(2)过C点作出AB边上的高CD。并测量出BC、CD的长度,即可填空。
【详解】1.以A为顶点画70°的角,
2.以B为顶点在和以A为顶点作的角的同侧画30°的角,
3.两条射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C。
4.过C点作出AB边上的高CD。
画图如下:
(1)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70﹣30=80(度);
(2)经过测量可知,AB=6.1厘米,CD=2.8厘米,
故答案为80;6.1;2.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画角的能力,关键是要在AB的同一侧画角。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0、10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比原来多原来的(100-1)倍,原来的数是990÷99=10。
【详解】990÷(100-1)
=990÷99
=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解答此题要知道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增加了原来的100-1倍,再根据多的990用除法即可求出原来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