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解读内容,一、研制背景,二、研制过程,三、大纲框架,四、主要理念,五、制定依据与适用范围,六、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七、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八、家庭教育工作协调与指导,九、未来设想,一、研制背景,1.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指导者专业化水平。,2.中央文明办领导于2007年指出:要研究制定家庭教育大纲和教育实施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分层次教育,提高家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将制定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列入2008年工作计划,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也将其作为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二、研制过程,1.大纲研制自2008年6月启动,历时一年多。课题组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组成,另邀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数位专家作为学术顾问。,2.2008年6月-2008年10月,课题组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级相关文件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制定大纲研究方案,并根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及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3.2008年11月-2009年3月,课题组在系统梳理近十年相关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完成了大纲初稿,并征求上海相关职能部门与各级妇联组织,以及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从而形成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初稿)。,4.2009年3月底-5月,大纲研制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妇联、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大纲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与批评。基于此,课题组进行了反复讨论与修改。,5.2009年6月,大纲征求了全国各省区市妇联儿童工作部、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以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的意见。,6.2009年7月-8月,大纲研制专家座谈会在沪召开。根据专家意见,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做了修改与调整。,7.2009年9月-10月,大纲研制专家座谈会再次在京召开,课题组对大纲进一步修改、完善。,三、大纲框架,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增加资源保障,完善服务体系,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实践活动,扩大社会宣传,加强科学研究,加强监测与评估,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4项),婴幼儿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7项),学龄前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7项),小学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6项),初中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6项),高中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6项),特殊儿童、特殊家庭及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12项),制定依据,规范对象,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工作机制,家庭教育工作协调与指导,总 则,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全 国,家 庭 教 育 指 导 大 纲,六、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1.总体目标,增强家长科学教子育儿的责任感,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指导原则,“儿童为本”原则,“家长主体”原则,“多向互动”原则,七、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1.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重视婚检和优生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婴儿,做好相应准备,迎接新生命降临,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2.婴幼儿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鼓励主动学习,掌握日常养育和照料科学方法,设定生活规则,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关注儿童需求,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3.学龄前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儿童早期智能,4.小学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适度花费习惯,引导儿童学会关心和感恩、勇于承担责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初中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利用日常生活细节,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媒介,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尊重和信任儿童,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6.高中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心态,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引导儿童与异性正确交往,引导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培养儿童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指导儿童树立理想信念、合理规划未来,引导儿童树立自信心,以平常心对待升学,7.特殊儿童、特殊家庭及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离异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刑人员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八、家庭教育工作协调与指导,1.健全领导机制,2.明确职责分工,3.增加资源保障,4.完善服务体系,5.抓好队伍建设,6.开展实践活动,7.扩大社会宣传,8.加强科学研究,9.加强监测与评估,九、未来设想,1.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2.编写家庭教育指导系列教材,3.建设全国家庭教育监测评估体系,4.积极推动明确唯一的家庭教育协调机构,且在政府序列,5.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法立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