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项训练 古诗文默写填空第一部分:东营市近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1.2011东营市语文中考试题:(5分)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 ”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 ” “ ”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以”所作的这两种回答,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 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 , ”,目的大多不是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2011 答案解析: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
2、然未勒归无计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2.2012东营市语文中考试题:(5分)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助类比,以“ , ”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以“ , ”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 ,
3、”。对人事与自然作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2012 答案解析: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 求于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共5分3.2013东营市语文中考试题:(5分) 杜甫望岳以“ , ”写出了泰山的秀丽与高 大,造语奇崛,气势磅礴。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语句“ , ”鲜明地表达了词人立功报国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 , ,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
4、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 , 。 ? ”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口技在展示口技艺人描摹失火救火场面后,表现“宾客”异常激动、惊惧的语句是“ , , , 。”2013答案解析:6.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4.2014东营市语文中考试题:(5分)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
5、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杜甫春望中的语句“ , ”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借雪中所见烘托送别的惆怅与牵挂。 周敦颐爱莲说以“ , ”写出了莲洁身自好、质朴庄重的君子品质。春冬之时, , , , , , ,良多趣味。2014答案解析:6.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5.2015东营市语文中考试题:(5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 , ”表
6、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 , ; , ”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正如孔子所说“ , ”,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 , , , , 。2015答案解析:5.(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云归而岩穴暝,晦
7、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共5分。 第二部分:东营市近5年中考试题考点解析广泛的考查了初中学段古文诗词背诵默写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积累、理解、感悟和运用的能力。考查学生精准记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汉语字词精准理解的能力。通过大量积累经典诗文,我们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第三部分:解题策略古诗文默写是语文中考试卷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题型,做好这一类题,可做好以下几方面:1.做到准确审题:静心读题,切记未读完就做;理解默写要抓关键提示语,要严谨
8、仔细;做到三看:看横线、看标点、看出处。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把握诗句含义,在悟懂会意的基础上熟记、牢记,才能准确填出。3.掌握经典名句、及重点、精美生动的句子。总之,学会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和考查方式灵活应对。 第四部分:训练拓展一、 古诗文默写:(5分)古诗文世界丰富多彩。有四季之美:“几处早莺争暖树, ”,“黄梅时节家家雨, ”,“塞下秋来风景异, ”,“忽如一夜春风来, 。”有悠然心境:“ ,悠然见南山。”有高洁情操:“ ,只有香如故。” 有朦胧憧憬: “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爱国 情怀:“ , 。” 二、 古诗文默写:(5分)1.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9、以寄之)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句子: , 。3.在曹刿论战中 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的观察敌情的句子: , 。4. 古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5. 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三、 古诗文默写:(5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3. 木兰诗中写木兰经历漫长的战斗岁月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 “
10、 ,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诫人们要有坚定的志向、矢志不渝的句子: “ , 。”5. “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写出古诗文中与“梦”有关的连续两句: “ , 。”四、 古诗文默写:(5分)1.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2. 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4. 古诗词中有不少写“思乡”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自己刚正不阿,愈老弥坚爱国情怀的句子:“ , 。”6. 杜甫的登楼一诗中,“ , ”两句诗人由登楼所见之春色联想到古今世势的纷纭变化,饱含着诗
11、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五、 古诗文默写:(5分)1.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手法写清绝雪景的句子: 、 、 、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描写开阔之景的句子: , 。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 ”形象婉曲地表达出对官僚豪绅沉溺酒楼欣赏亡国之音而完全不顾衰微国运的强烈不满。4.东皋薄暮望, 。(王绩的野望)5.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的无题) 六、 古诗文默写:(5分)1.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论语)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 ”(浣溪沙)的惋惜与欣慰中;它在王湾“ , ”(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2.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湍急的句子: , 。3. , ,参差披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4.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直接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