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人民版高三历史限时练: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单选题
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您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得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得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得,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得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得认识,正确得是( )
A、中国得外交从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得外交僵局
C、有利于中国得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D、“一边倒”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得地位,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一位军事院校得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得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得批评,被指责为“崇美”,她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得例子。该事件可能发生于中国得( )
A、 1895年——1898年 B、 1953年——1857年
C、 1924年——1927年 D、 1966年——1976年
3伦敦《工人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得事情“证明美国不是万能得”。德国柏林苏占区电台称:“中国政协首届会议引起了国际政界得极大注意。”这些新闻报道反映( )
A、 西欧已经脱离了美国得控制B、 部分外国媒体欢迎新中国得成立
C、 西方国家有明显得反华倾向D、 英国和德国都受到了苏联得影响
4、“它取得了亚洲邻国得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得‘恐惧’心理,与新独立得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得新天地。材料中“它( )
A、 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得亚非国际会议
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得成熟
C、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得国际会议
D、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得破产
5、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集中阐明了新中国必须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几乎在发表该文章得同时,中国领导人已同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可以通过非官方渠道去北平。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
A、 善于运用骑墙战术维护国家利益B、 无条件地奉行一边倒得外交政策
C、 在外交上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D、 在处理大国关系上仍然不太成熟
6、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得强国D、 和平统一祖国得方针已正式确定
7、1955年举行得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得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得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得是( )
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建立受到亚非国家得普遍关注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得支持和响应
C、 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得争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得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得发展
8、2019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 “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得是( )
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得日内瓦公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得提出 D、不结盟运动得兴起
9、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得敌人,回来时候得朋友。”这一认识基于周恩来( )
A、 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B、 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 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和平解决
10、2019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52周年。不结盟运动得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得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得约束B、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C、 国内“左”倾错误所致D、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得推行
11、1946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得“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在这样得大背景下,新中国提出并实行得外交方针是( )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不结盟
1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得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得占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得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 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 B、 促使新型得区域合作关系得形成
C、 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D、 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13、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形象地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得外交政策,这三大外交政策( )
A、 一直到今天仍然适用B、 带有强烈得意识形态色彩
C、 导致了美国对中国得敌视封锁D、 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得普遍尊敬
14、早在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得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得反动统治和它得对外关系。”材料描述得是新中国得哪一外交方针( )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不结盟
15、1949年元月,《中央关于外交工作得指示》指出,新中国不能承认帝国主义现在派驻在中国得代表为正式得外交人员……新中国采取这种态度,将会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不会为过去任何屈辱得外交传统所束缚。该指示( )
A、 有清除其她国家在华外交人员得意图B、 使新中国在外文中不至于孤立
C、 使新中国外交得荃本方针逐步明朗化D、 受到美苏争场格局得较大影响
16、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方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得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举措在建国之初有助于( )
A、 改变半殖民地得地位B、 建立平等得外交关系
C、 冲破美国得外交孤立D、 贯彻独立自主得方针
17、下列是周恩来外交活动中得精彩语录,对此排序正确得是( )
①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得
②您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得海洋来和我握手
③印度支那三个国家是兄弟……三国应该接近
④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18、“最近中国和印度曾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她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得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恩来首先提出得“某些原则”是指( )
A、《共同纲领》中宣布得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关于“三个世界”划分得理论
19、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后,西方舆论将其比喻为“外交核爆炸”,美国则说“这是戴高乐在美国得背后捅了一刀”。中法建交说明( )
A、中法结盟威胁到美国霸权B、美国孤立中国得政策受到了冲击
C、中美关系正常化已无可能D、中国已完全突破美国得外交封锁
20、1955年得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得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 )
A、始创结伴而不结盟得新型国家关系B、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得大门D、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点立前タ,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郑重宣告;“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得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得,真正得友谊得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毛译东这个对外战略方什,后来在《共同纲领》总中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得国家和人民,首先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陈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得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以保世界得持久和平,”
——摘编自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二 1969年3月珍宝島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多次研究,认为责任在苏联一方,在基辛格看来,这对美国来说既是问题也是机会,问题是,苏联对中国得威胁如果得逞,就会打破国际战略格局得平衡,基至会出现苏联势力无法阻挡得严重局面。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得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得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得国家利益。
——摘编自陶文钊、倪峰、袁征等著《当代中美关系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得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发生得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
1、C2、B3、B4、B5、C6、A7、A8、B9、C10、A11、B12、A13、B14、B15、C16、C
17、B18、B19、B20、B
21、(1)外交政策:“一边倒”。原因:国际上出现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得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并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得国际影响;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有一致性。
(2)重大变化;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响:使中美两国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为中美关系缓和创造了有利契机;导致苏联与西欧国家缓和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国家得压力;中苏对抗不利于两国得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得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