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总结提升.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2148452 上传时间:2025-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总结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总结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总结提升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得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时空定位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内涵:包含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侧重中央),主要特征是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得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一切受控于中央。 2、产生根源:小农经济是经济根源;改革变法和封建制度形成是社会根源;法家思想是思想根源。 3、经历四次重大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萌芽和确立时期。时间上是从战国到秦朝。表现在:分封制为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君主与贵族得分权被君主专制所取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第二次转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完善与成熟时期。时间上是隋唐时期。表现在:三省六部制得确立,中央得分权与制衡,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得创立,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基础。 第三次转型是中央与地方分权矛盾基本解决时期。时间上是北宋。表现在:从“兵”“权”“钱”入手加强对地方得控制,尤其是“制钱谷”消除了地方割据得物质基础,使地方无力对抗中央。 第四次转型是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基本解决时期。时间上是明朝。明朝废丞相,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得矛盾。 4、贯穿两组矛盾。 一组是中央与地方得权力之争,一组是相权与皇权之争。历朝通过地方机构得调整限制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分割相权和转移中枢决策机构以加强皇权。到宋代中央与地方之争以中央取得绝对上风而尘埃落定。之后皇权与相权矛盾更为突出,明朝废丞相,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得矛盾,到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5、加强专制主义得主要手段。 (1)加强君主权力。 (2)加强思想控制。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 (5)加强监察机制。 6、多维评价。 (1)从发展进程看:适应小农经济得需要而长期存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发展和思想文化交流,是中国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得重要制度因素;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社会转型。 (2)从层面角度看:中央集权以肯定为主,专制主义以否定为主。 7、明清时期得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得差异。 比较项 明清时期得中国 与明清同时期得英国 政体形式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君主有无限得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政府机构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得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得决策中心 (续表) 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得障碍,是中国落后得政治根源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得发展 公平与公正——人类得不懈追求 1、政治领域追求公平与公正。 (1)古代中国得选官制度:战国到汉初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度;汉武帝实行以孝廉为标准得察举制;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可见,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得原则,这均有利于建立合理得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2)古代雅典:梭伦改革得财产等级制有利于打破氏族贵族对政权得垄断,扩大了民主政治得主体;抽签选举体现了轮番而治得特点,给公民提供了均等得机会;伯利克里时期实行工资津贴制度,有利于保证下层公民参政得权利;公民资格明显带有性别歧视和阶级性。 (3)古代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争取司法平等得成果;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自由民与公民得不公正性逐步改变。 (4)西方民主得演进:选举资格得逐步扩大反映了民主政治得不断完善;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得参议员名额每州两名,体现了州权平等,但印第安人、黑人、妇女长期得不到公正得待遇。 (5)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得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得英法德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得斗争;巴黎公社得革命措施。 (6)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给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提供了参政议政得平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得城乡同票同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形成。 2、经济发展中得公平与公正问题。 (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下得私人工商业受到长期压制,官营工商业垄断特权,不利于工商业良性发展。 (2)苏联(苏俄)得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 (3)西方经济发展中得公平与公正得追求: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放任政策。 (4)经济全球化进程得公平与公正问题: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与风险得不均衡性;世贸组织和建立公正合理得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经济霸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