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古代人与人的战争,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现代人与疾病抗争,要抓住“,时间,、,地区,、,人群,”三间分布,引 言,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要内容,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疾病流行的强度,疾病分布的形式(的三间分布),发病指标,患病指标,死亡指标,残疾失能指标,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综合描述,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在什么时间发生 (时间),在什么地区发生 (空间),在哪些人群中发生(人间),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引 言,引 言,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提供重要信息。,3,、可合理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节 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频率,测量指标,疾病负担,指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发病率(,incidence,),罹患率(,attack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rate,),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一、发病指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发病率,(,incidence,),定义,:,是指一定是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发病率,=,(,k,=100%,1000),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用途:,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索病因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罹患率(attack rate),定义:,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计算:,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以日、周、旬、月为单位,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与发病率比较:,是一种特例,,,衡量短时间、小范围的新发病例频率。,应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传染病爆发的流行调查研究,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原发病例:,家庭中的第一个病例,观察期:,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用途:,用于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反映传染性疾病的传染力大小,分析流行因素,评价防疫措施,是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患病率(,prevalenc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二、患病指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定义:,特定人群中在特定的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观察时间不超,1,个月,某一时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时点患病率,=,(,k,=100%,1000),某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k,=100%,1000),(,point prevalence,),(,period prevalence,),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引起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引起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延长,病程缩短,寿命延长,病死率提高,新病例增加,新病例减少,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易感者迁入,治愈率提高,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条件,:,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如有人曾调查美国明尼苏达州癫痫的患病率是,376/10,万,发病率为,30.8/10,万,则病程为,12.2,年。,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图,2,1,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蓄水池,流入,流入,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分类,发病率,患病率,资料来源,疾病报告、疾病监测、队列研究,现况调查,计算分子,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观察期间病例数(新、旧病例),计算分母,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观察时间,一般为,1,年或更长时间,较短,一般为,1,个月或几个月,适用疾病种类,各种疾病,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特点,动态描述,静态描述,用途,疾病流行强度,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影响因素,相对少,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平、疾病报告质量等,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者病程等,表,2-1,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较,应 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估计某病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感染率,(,infection rate,),定义,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原体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百分率表示,K=100%,受检者感染人数,受检人数,100%,感染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应 用,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研究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势态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三、死亡指标,死亡率,mortality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死亡率,mortality rate,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死亡率,=K,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一种未经调整的率,死亡专率,死亡率按不同特征,,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死亡率,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应 用,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病死率,fatality rate,定义,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病死率,=,100%,同期患某病的人数,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应 用,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诊治能力等医疗水平,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生存率(,存活率,),survival rate,定义,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生存率,=100%,开始随访的病例数,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应 用,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潜在减寿年数(,P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四、疾病负担指标,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定义,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e,i,i,i,d,a,PYLL,1,年龄组,预期寿命,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剩余年龄,ai,=,e,-(,i,+0.5),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应 用,计算并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比较,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潜在减寿年数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强调了早死对人群健康的损害。,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伤残调整寿命年,定义,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寿命损失年,(YLL),因早死所致,包括,健康寿命损失年,(YLD),疾病所致伤残引起,定量指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寿命损失影响的综合指标。,(,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发病,死亡,期望寿命,PYLL,DALY,伤残,应 用,比较与评价地区间的卫生健康状况。,确定不同病种的疾病负担。,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一种调整的期望寿命,用于评价和比较健康干预。,如果经过诊断,认为一位患者可以以现在有疾病的状态生存,10,年。假设这位患者可以选择完全健康但是生存的时间将会减少为,8,年,则该患者今后,10,年将被认为是,8,个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2,。,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无残疾期望寿命:,用于反映在平均期望寿命中无残疾状态的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伤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健康寿命年,是用,生命质量,来调整生存年数而得到的一个新指标。,通过生命质量评价把不正常功能状态下的生存年数换算成有效用的生存年数(利用生命质量权重值),使其与健康人处于等同状态。,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二节,疾病的流行强度,散 发,(,sporadic,),暴 发,(,outbreak,),流 行,(,epidemic,),大流行(,pandemic,),一、散发,定义,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形成散发的原因:,疾病常年流行,人群有一定免疫力或接种疫苗维持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麻疹,甲肝),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脊灰、病毒性肝炎),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疾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回归热),潜伏期较长的疾病。,(炭疽、麻风),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脊髓灰质炎,乙脑病毒,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二、暴 发,定义,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传染病,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如托幼机构的麻疹,非传染性疾病,如食用毒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表,2-1,某单位食物中毒的暴发,发病人数,20,15,10,5,22 24 2 4 6 8 10 12 14,发病时间,9,日,10,日,疾病流行强度,三、流行,定义,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具有共同的,传播因素,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四、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一、,疾病的人群分布,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和民族,婚姻状况与家庭,宗教信仰,流动人口,(一),年龄,年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大部分疾病的发生频率都显著变化,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2,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3,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或不同年代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用途,发病率、死亡率等,没有明显长期变动趋势,的疾病,缺点,不能正确显示慢性病的致病因子年龄关系,分析,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称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发病情况。是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出生队列分析,优点,评价疾病年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阐明致病因子与年龄关系,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年龄,研究年龄分布的,目的,:,1,、确定高危人群和重点保护对象;,2,、探索流行因素,提示病因线索;,3,、分析传染病的年龄分布动态;,4,、制定预防措施并评价效果。,(二)、性别,(,1,)基本情况:,男,女:血吸虫病、出血热、癌症、钩体病、森林脑炎、肝癌、肝硬化、心血管疾病,女,男:地方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胆囊炎、胆结石、伤寒慢性携带、下肢静脉曲张,图,2-6,我国,2003,年不同年龄男女死亡率,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1.6,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男女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差异有关,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导致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性 别,遗传特征,内分泌代谢,生理解剖特点,内在素质不同,致病因子暴露特点,影响疾病易感性,性别差异,比较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还可用性别比和死因构成表示。,(三)职业分布,职业环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皮毛加工、畜牧工作炭疽、布氏杆菌病。,野鼠型出血热农民及野外工作者。,尘肺煤矿、钢铁、陶瓷等工人。,冠心病体力劳动少的职业人群。,胃部疾患汽车司机、飞行员。,听力损失纺织工人。,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职业分布不同导致感染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暴露机会与劳动环境有关,职业反映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各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6,1984-2004,艾滋病职业分布,图,2-8,(四),民族与种族,影响因素较多,如遗传因素、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风俗和生活习惯等。,马来西亚境内居住着三个种族人群,马来人淋巴瘤,印度人口腔癌,中国人肝癌、鼻咽癌,我国不同民族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民族,HBsAg,HBsAb,HBcAb,HBVm,壮族,12.88,30.87,65.05,70.79,藏族,12.68,8.93,56.58,59.65,汉族,9.80,29.15,51.52,59.77,回族,8.71,26.49,52.27,58.83,蒙族,5.12,14.88,33.06,37.36,维族,2.07,13.04,25.12,28.30,其他,9.00,21.54,48.77,54.85,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10,美国不同种族不同性别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民族和种族,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不同民族的风俗、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同,不同民族社会经济状况、医疗保健水平不同,不同民族定居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五)婚姻与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性生活、妊娠、分娩、哺乳等,近亲婚配,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家庭聚集性,遗传因素,+,共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研究证实,全死因死亡率中:,离婚者丧偶及独身者已婚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杀、精神病等,,离婚者丧偶及独身者已婚者,。,宫颈癌多发生于已婚女性;乳腺癌在未婚女性及高龄才分娩者发病率高;,近亲婚配会使其子女先天性畸形及遗传性疾病增加。还易造成流产、早产和子女的夭折早亡。,由于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嗜好不同对疾病分布频率也会产生影响。,(六)行为生活方式,警惕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行为,暴饮暴食,缺少睡眠 肥胖、精神紧张 糖尿病、冠心病等,缺乏锻炼,吸 烟 肺癌、食管癌、肝癌、冠心病等,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艾滋病、乙肝等,宗教,宗教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因素:,民族生活条件、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习惯、风俗习惯及心理状态等,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特征,流动人口,是与人们的工薪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程度、生活状况等有关的一个概念,。,流动人口,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传播纽带,对传播性传播疾病起不可忽视作用,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流动人口,疾病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疾病的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endemic disease,),二、疾病的地区分布,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地区划分方法:,行政区划法:,有完整的人口、发病资料,但难以揭示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自然景观法:,山区、平原、河流、湖泊、草原、森林等,描述方法:,统计图:标点地图、地区分布图、疾病蔓延图,统计表:,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1,、国家间,(,1,)只在世界某地发生:,黄热病,非洲及南美(埃及伊蚊),日本,野鼠型出血热(无黑线姬鼠),(,2,)全球均有,分布不一:,肝癌,亚非;,乳腺癌、肠癌,多见于欧洲、北美洲,(一)疾病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慢性乙型肝炎世界分布图(,199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revalence rate,2,、国家内的分布,鼻咽癌,:,广东、广西(语言、气 候、,EBV,、微量元素),肝 癌,:,广西、江苏、广 东高发区 (水,,HBV,,黄曲霉毒素),血吸虫病,南方,12,省;,食管癌,林县(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处);,高血压,北方,南方,HBV,流行率地区分布,江西,山西,重庆,HBsAg,流行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8%,2%7%,乡村,1,、城市:,呼吸道疾病、污染性疾病高发,2,、农村:,消化道疾病、地方病高发,城乡分布,城市,死亡率,近郊县死亡率,远郊县死亡率,上海,29.32,24.49,16.21,延吉,26.15,12.67,9.46,宁波,26.12,15.04,9.11,旅大,24.27,17.02,13.69,长沙,23.09,7.14,3.09,杭州,22.64,10.62,8.38,烟台,20.14,8.50,7.25,合肥,20.10,6.86,4.07,洽尔滨,19.29,8.31,6.86,济南,19.02,7.40,7.26,城市及其近远郊县的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三)疾病的地区聚集性,(,endemic clustering,),定义,:,疾病频率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意义,提示某个感染因子存在的作用,提示局部环境污染的存在,探讨病因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作用,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1,、地方性,(,endemic,):,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生,而不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1,)统计地方性:,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致使一些疾病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该地自然环境关联甚微。,eg.,痢疾 在 农村,麦加常有霍乱流行是因各国伊斯兰教徒去该地朝圣、人群聚集、卫生条件不良造成。,(,2,)自然地方性:,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这种情况称自然地方性。,其包括,两类,情况,:,一类是该地区有适合于,某种病原体,生长发育和传播媒介生存的自然环境,使该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另一类是疾病与自然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分布有关。如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等。,(,3,)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依靠自然界野生动物或家畜来绵延繁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自然疫源性。,这些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2,、输入性疾病,又称外来性疾病,凡本国或本地区不存在或已消灭的传染病,从国外或其他地区传入时,称为输入性传染病。,(四)地方性疾病(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定义,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在我国地方病指与当地水土因素、生物学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其病因存在于发病地区的水、土壤、粮食中。,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该地区的居民发病率高;,其他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三、时间分布,指疾病的流行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3,周期性,(periodicity),4,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一般是指持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疾病流行或疫情暴发,是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含义与,暴发,相近。,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短期波动的含义与暴发相近,暴 发,少量人群,区别,短期波动,较大数量人群,传染病,食用污染食物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非传染性疾病,1972,年,7,10,月间上海市桑毛虫皮炎的暴发,1952,年,12,月上旬伦敦大雾仅一周,支气管炎的死亡人数就较前一周超出,9.3,倍,全部死亡高出,2.6,倍,自然灾害及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举例说明:,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定义:,疾病的频率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内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分类:,季节性升高,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严格季节性,虫媒传播疾病,如乙脑,时间分布,季节性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一定的月份中发病率升高。,严格的季节性,发病只集中在一年的某几个月内,其余月份则没有病例发生。,10 11 12,(,月,),福建,湖南,北京,辽宁,图 四省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分布,病例数,(%),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季节性升高,原因,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受气候影响,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均受到温度、湿度、雨量的影响,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有关,受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劳动条件及医疗卫生水平变化等影响,与人们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及人群易感性有关,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3,周期性,(periodicity),概念:,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形成原因:,疾病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形成牢固免疫,;,易感者增加决定间隔时间,;,病原体的变异速度。,时间分布,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13,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4,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概念:,也称长期变异或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分布状态、流行强度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形成原因:,病因的变化,病原体的变异,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医疗和防制水平的提高,报告及登记制度完善的程度,时间分布,HBV,疫苗批准,IV,毒瘾者感染下降,1978,1982,1986,1990,1994,1998,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病例数,同性恋者感染下降,19782000,年美国,HBV,感染,年,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部分国家男性胃癌年龄调整死亡率之比,50,年的时间趋势,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15,部分国家男性胃癌年龄调整死亡率之比的,50,年时间趋势,美国,1900-1999,年人均烟草消耗量、男女肺癌死亡率变动趋势,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图,2-17,在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实践中,常常需要,综合地描述和分析,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获取有关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资料。,移民流行病学,是进行这种综合描述的一个典型。,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移民流行病学,定义:,是探讨疾病病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原理,:,原居地人群死亡率,移民人群死亡率,迁入地人群死亡率,环境,遗传,图,2-,1,0,原居住国人群和美国移民与美国白人胃癌死亡率比较(,1/10,万)(,Lilienfeld,,,1972,),思考题,1,、流行病学上描述疾病分布常从哪几方面进行?,2,、疾病的年龄分布有几种分析方法,分别用于什么情况?,3,、描述疾病地区分布有哪些术语?地方性的概念是什么?,4,、移民流行病学中判断遗传和环境对疾病的作用时,依据的原则是什么?,一些重要的流行病学相关网站,1.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Http:/www.who.int,2.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Association,(,国际流行病学协会,),Http:/www.dundee.ac.uk/iea,3.Inter 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Http:/www.Inclen.org/,4.New England Epidemiology Institute,(,新英格兰流行病学研究所,),Http:/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Http:/www.apha.org/,6.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Epidemiology Program Office,(,提供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推荐的免疫和预防方案等,),Http:/www.cdc.gov,掌握疾病分布规律,科学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