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5课 辛亥革命,第1页,孙中山,邓小平,毛泽东,20,世纪中国三位伟人,第2页,一、辛亥革命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控制和掠夺,2,、组织基础:兴中会和同盟会,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4,、展开论战:冲破改良思想束缚,5,、武装准备:黄花岗起义,第3页,中国同盟会,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第4页,民族革命指三民主义当中什么主义?目标是什么?,民族主义;用革命伎俩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政治革命指三民主义当中什么主义?目标是什么?,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指三民主义当中什么主义?目标是什么?,民生主义;实施“耕者有其田”,处理社会贫富不均问题,我们革命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怎样了解三民主义,第5页,二、辛亥革命经过(,1911.10.101912.3),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全国十几个省宣告独立,中华民国建立,颁布,暂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暂时大总统,请按时间次序,以序号形式排列以下事件:,第6页,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告独立,湖北军政府成立,第7页,中华民国建立,概况:,时间:,总统:,国旗:,国都:,纪元:,19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南 京,民国纪年,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第8页,该宣传画创作于19,画中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字样。,第9页,第10页,第五章,.,国务员(内阁总理)于暂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公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三权分立,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四、六章,.,暂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暂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责任内阁,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些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自由平等,2,中华民国暂时约法,主权在民,第11页,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2,)评价:,含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进步意义,(,1,)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第12页,192月12日清逊帝溥仪宣告退位,19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爱新觉罗,溥仪,袁世凯,三、辛亥革命结果,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第13页,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为何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政权?,第14页,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十分涣散境地,成份非常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会危及自己利益,也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孙中山在当选为暂时大总统时,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袁世凯不但手握重兵,而且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树立了,“,保境安民,”,形象,在清末新政中政绩卓著,这些都使他具备了一定政治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一面派军舰开赴武汉,试图干涉革命;一面物色新代理人。他们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不停制造政局,“,非袁不可收拾,”,舆论。,第15页,为何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政权?,同盟会涣散,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孙中山妥协退让,袁世凯手握重兵,列强支持,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第16页,武汉辛亥革命纪念碑,纪念碑高达100米,完工。,第17页,材料一:清帝退位诏书,故宫挂起五色旗,1,、政治:推翻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四、辛亥革命影响,第18页,材料二:191219,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投资总额。,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2,、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第19页,材料三:19,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20页,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女子停顿缠足,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翎顶补服。,其它不好社会习俗也逐步得到了改变。,4,、社会习俗:革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第21页,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政治:推翻了中国,多年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2,、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社会习俗:革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四、辛亥革命影响,第22页,局限:,1,、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统一、人民解放历史任务。也没有结束全国混乱局面。,2,、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济民,“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孙中山,第23页,辛亥革命,背景:,社会政治环境: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准备,组织准备:革命政党成立,中国同盟会,思想准备:革命纲领 与改良派论战,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过程:,暴发,-,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高潮,-,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结果:,清帝退位,袁世凯纂权。,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24页,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袁世凯天坛祭天,图片是研究历史主要资料。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以下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看法。,甲:二十世纪初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初,民主梦想破灭是必定。,依据你对图片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第25页,(1)怎样了解甲、乙说法?,(2)就丙说法,谈谈你认识。,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乙: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失败是必定。,第2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