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那一年,我的生命洋溢着温暖
那一年,我正读师范。学校每年12月份都有一个隆重的节日——艺术节,而艺术节里最为出彩的莫过于登上学校礼堂的大舞台,在镁光灯下表演自己的才艺。那时首先要在班里经过文艺委员进行选拔,然后再到专业的音乐老师那试唱过关。我第一次鼓足勇气给自己锻炼的机会,但第一次就莫名其妙地被文艺委员淘汰了,当时我的心比那十二月的寒风还冷。令我无比凄冷的是人心,没有任何安慰,一句“你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吐字不清晰”就把我刷了。也许我参加竞选摆明了就是不自量力一般。夜晚,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校园的林阴道上,自己对着内心的自己说:算了吧,明天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吧!
从此我就退居“二线市场”了,只是在艺术节的征文比赛中斩露头角,每次活动投稿还总能得个二、三等奖,当然心底里其实是没有什么喜悦心的,这是一个冷清的,得不到掌声与鲜花的成就。在汇报结果时,你的名字三个字带过,有时你竖着耳朵直直地睁大眼睛屏息凝视,当你还正着急有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旁边的一位同学就已经告诉我获奖等级了,我则故意语气平淡地说:“哦,是吗,我怎么没有听到?”当然心底里还是有些许的慰藉,毕竟还能为班加点分,证明自己还是能够创造点价值的。
自打发现露脸的事儿不适合自己时,我开始隐居幕后“创作”了,专门买来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便积累词语,同时企图能够找到丰富自己表达需要的新鲜词。每个周末都经常去学校阅览室看点散文类的杂志,尤其专挑一些“悲秋”和“思乡”之类的文章,把自己“灌醉”之后,便一个人回到教室里拿起笔,翻开专门的笔记本,竟然犹如夏日的长江水“一泻千里”,看着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再翻开词典寻找一些能显示自己“水准”的词语来润色,不知不觉就看见冬日的太阳落到了西山的那一边,顿时觉得时光荏冉,心底里油然洋溢着属于自己世界里的幸福!
日复一日,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独来独往,且行且思,且思且写。看到有些杂志当中有未截止的征文比赛通知,自己总会将自己认为合适的文章,眷写好,买好信封,填好地址,贴好邮票,待三番五次确定地址和要求都无误的情况下,才小心翼翼地从邮筒的入口处推进去,还总担心杂志社那边会不会准时收到……刚开始几天,心里总念叨着,就像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平安,是否受人待见一般。你再如何焦急地祈盼,一日24小时仍然不急不缓地走着,等到自己都快失望的时候,等到自己都已经忘却的时候,等到自己都不管不问的时候,突然有一点学校里送信件的阿姨递来一个大信件,隐隐约约地猜到是投出的文章已经“尘埃落定”了,但还是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只见红色封套上镶嵌着“荣誉证书”四个字,金灿灿的,令人眼前一亮。得到样刊,并且快速找到自己文章所在页码,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刷成铅字,内心深处除了喜出望外,就是意外惊喜。
我实在没有想到,自己艺术节的某次竞选没成功,却意外地得到了杂志社的垂青,我多日里灰暗、低落的心情开始明亮起来。我不再觉得冬日的阳光很刺眼,也不再觉得仰面面对极强的太阳光线有多么不适应。在此之后,我继而快马加鞭,又相继向其它校园类杂志投去了《情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文章,还都一一被评为优秀作文奖,并获得了闪着金光的烫金证书,其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也不知道是哪位编辑给我刊发的,居然因为疏忽,连名字和校名都没有注就发稿了,这更说明了我所投的杂志用稿的唯一标准——质量,它们是质量第一!
感谢当年《向阳湖》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是你们让我的生命在那年还能够洋溢着温暖与幸福;是你们在我困顿的时候,悄悄地带来了温暖我心灵的“光”;是你们给了我与文字打交道的第一桶自信!因为有你,我至今才有信心、才有勇气走在语文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