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桂林师范学院《世界现代史》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上传人:1****q 文档编号:12071250 上传时间:2025-09-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2KB 下载积分:3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师范学院《世界现代史》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文档共10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桂林师范学院 《世界现代史》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 (系)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姓名 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矛盾缓和 B. 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影响力薄弱 C.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后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D. 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主张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C.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严重过剩 D. 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战 3. 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推行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体系的瓦解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削弱 D. 世界大战的刺激 5. 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印度独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 埃及通过“七月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 古巴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 D.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现象说明( ) A. 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失败 B.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C.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停滞 7.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华约组织解散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核心,其兴起的时间是(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初30年代 C. 20世纪中期以后 D. 20世纪90年代以后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指的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欧盟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C.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降低 D.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条约中,属于这一体系的有(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雅尔塔协定》 2.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协调作战计划和战后安排。下列会议中,属于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有(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万隆会议 3. 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其主张包括(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 拒绝与任何大国结盟 D.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4.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促进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D. 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5.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包括( ) A. 气候变化 B. 恐怖主义 C. 贫富分化 D. 地区冲突 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请简要解释下列历史名词的含义、背景及影响(每小题回答不超过150字)。 1. 罗斯福新政 2. 雅尔塔体系 3. 不结盟运动 4. 经济全球化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求逻辑清晰、要点明确(每小题回答不超过200字)。 1. 简述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分析二战的历史影响。 2. 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国家,并总结改革的共同教训。 五、论述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史实,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回答不超过400字)。 拓展知识: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在风景秀丽的桂林,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教育实力,成为桂北地区师范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始终秉持师范教育特色,不断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展历程:百年传承,铸就辉煌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38 年创建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其前身为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校址位于桂林市雁山区良丰,素有 “桂北名校” 的美誉。建校初期,学校以 “培养小学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乡村教育,促进地方教育之改进” 为宗旨,汇聚了众多优秀教育人才,如杨东莼、薛暮桥、陈此生、杨潮、千家驹、林砺儒、欧阳予倩、邵荃麟、司马文森、张友渔、胡愈之、廖庶谦等,他们在此执教讲学,传播进步思想,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1949 年 11 月,桂林解放后,学校更名为 “广西省桂林师范学校”,随后在 1958 年升格为桂林师范专科学校,开启了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然而,在 1962 年,因国家政策调整,学校又恢复为中等师范学校。直到 1978 年,学校再次升格为桂林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 年更名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在 2000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桂林教育学院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3 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来重要发展契机,桂林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学校升格设置本科层次桂林师范学院工作,为学校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2024 年,学校相思江校区一期项目正式启用,标志着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条件上迈出重要一步。历经八十余载的风雨洗礼,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养了 10 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成为桂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 二、校园环境:山水育人,诗意栖居 学校现有临桂、信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074.8 亩,校舍总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临桂校区作为主校区,位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和贵广高铁桂林站之间,交通十分便利。校区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建筑风格现代大气,与周边的山水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漫步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筑错落有致,为师生营造了舒适、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校内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纸质图书达 100 万册,电子图书 186 万册,期刊报纸 1000 多种,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文献资源服务。此外,学校还拥有多个现代化的实验实训中心,如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艺术实训中心、理工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 1.68 亿元,能够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实践需求。 信义校区则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校园内的老建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迁,与新建的教学设施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学校还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设文化景观等方式,营造了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校园内的文化长廊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秀校友事迹,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向前。 三、专业与学科:特色鲜明,协同发展 学校设有 12 个教学单位,共 48 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专业具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桂北地区乃至广西的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 在非师范专业方面,学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桂林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当地知名旅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在旅游行业广受好评。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现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 5 个,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1 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2 门,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 6 项。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学校的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四、师资力量:德才兼备,匠心育人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712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28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0.1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 47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6.85%。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 1 人,自治区优秀教师 2 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1 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 3 人,“八桂青年学者” 1 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 1 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 15 人,桂林市 B 类人才 2 人、C 类人才 4 人、D 类人才 4 人。 为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学术会议,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锻炼。近年来,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成果丰硕,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和教材,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教学成果:硕果盈枝,成绩斐然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显著。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构建了 “专业 + 特长” 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教育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学校还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文化传承、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