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费马素数是法国大数学家费马命名的,形如的素数(如:)为费马索数,在不超过30的正偶数中随机选取一数,则它能表示为两个不同费马素数的和的概率是( )
A. B. C. D.
2.的展开式中,满足的的系数之和为( )
A. B. C. D.
3.已知,满足条件(为常数),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9,则( )
A. B. C. D.
4.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圆与的图象交于两点,且在轴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B.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C.函数在单调递增
D.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后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5.《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则按照以上规律,若具有“穿墙术”,则( )
A.48 B.63 C.99 D.120
6.定义运算,则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7.若双曲线:绕其对称中心旋转后可得某一函数的图象,则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2或 D.2或
8.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m为实数)为偶函数,记,,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9.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则其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
A. B. C. D.
10.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11.设点,P为曲线上动点,若点A,P间距离的最小值为,则实数t的值为( )
A. B. C. D.
12.将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是“是偶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过作直线与相交于两点,且在第一象限,若,则直线的斜率是_________.
14.已知非零向量的夹角为,且,则______.
15.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若,,则____.
16.如图所示的流程图中,输出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直线与曲线分别交于两点.
(1)写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
(2)若点的极坐标为,,求的值.
18.(12分)设数列是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19.(12分)设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求的取值范围.
20.(12分)已知数列和,前项和为,且,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21.(12分)已知变换将平面上的点,分别变换为点,.设变换对应的矩阵为.
(1)求矩阵;
(2)求矩阵的特征值.
22.(10分)某健身馆为响应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提高广大市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程度,推出了健身促销活动,收费标准如下:健身时间不超过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标准为20元(不足l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现有甲、乙两人各自独立地来该健身馆健身,设甲、乙健身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概率分别为,,健身时间1小时以上且不超过2小时的概率分别为,,且两人健身时间都不会超过3小时.
(1)设甲、乙两人所付的健身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单位:元),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此促销活动推出后,健身馆预计每天约有300人来参与健身活动,以这两人健身费用之和的数学期望为依据,预测此次促销活动后健身馆每天的营业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基本事件总数,能表示为两个不同费马素数的和只有,,,共有个,根据古典概型求出概率.
【详解】
在不超过的正偶数中随机选取一数,基本事件总数
能表示为两个不同费马素数的和的只有,,,共有个
则它能表示为两个不同费马素数的和的概率是
本题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列举法解决古典概型问题,是基础题.
2.B
【解析】
,有,,三种情形,用中的系数乘以中的系数,然后相加可得.
【详解】
当时,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当,时,系数为;当,时,系数为;当,时,系数为;故满足的的系数之和为.
故选:B.
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掌握二项式定理和多项式乘法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
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9,我们可以画出满足条件 件为常数)的可行域,根据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形式,分析取得最优解的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分析列出一个含参数的方程组,消参后即可得到的取值.
【详解】
画出,满足的为常数)可行域如下图:
由于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9,
可得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
将,代入得:.
故选:.
如果约束条件中含有参数,我们可以先画出不含参数的几个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分析取得最优解是哪两条直线的交点,然后得到一个含有参数的方程(组,代入另一条直线方程,消去,后,即可求出参数的值.
4.B
【解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得函数,再根据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给定函数的图象,可得点的横坐标为,所以,解得,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 不妨令,,由周期,所以,
又,所以,所以,
令,解得,当时,,即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即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角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解答中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得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5.C
【解析】
观察规律得根号内分母为分子的平方减1,从而求出n.
【详解】
解:观察各式发现规律,根号内分母为分子的平方减1
所以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发现总结各式规律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6.A
【解析】
由已知新运算的意义就是取得中的最小值,
因此函数,
只有选项中的图象符合要求,故选A.
7.C
【解析】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函数的概念可知,此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所以或,由离心率公式即可算出结果.
【详解】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函数的概念可知,此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又双曲线的焦点既可在轴,又可在轴上,所以或,或.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函数的概念,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8.B
【解析】
根据f(x)为偶函数便可求出m=0,从而f(x)=﹣1,根据此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解:∵f(x)为偶函数;
∴f(﹣x)=f(x);
∴﹣1=﹣1;
∴|﹣x﹣m|=|x﹣m|;
(﹣x﹣m)2=(x﹣m)2;
∴mx=0;
∴m=0;
∴f(x)=﹣1;
∴f(x)在[0,+∞)上单调递增,并且a=f(||)=f(),
b=f(),c=f(2);
∵0<<2<;
∴a<c<b.
故选B.
本题考查偶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对于偶函数比较函数值大小的方法就是将自变量的值变到区间[0,+∞)上,根据单调性去比较函数值大小.
9.D
【解析】
由三角函数的周期可得,由函数图像的变换可得, 平移后得到函数解析式为,再求其对称轴方程即可.
【详解】
解: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则函数,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解析式为,由,
得,当时,.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图像的性质及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属基础题.
10.A
【解析】
根据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借助特殊值即可比较大小.
【详解】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为增函数,
所以
所以,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属于中档题.
11.C
【解析】
设,求,作为的函数,其最小值是6,利用导数知识求的最小值.
【详解】
设,则,记,
,易知是增函数,且的值域是,
∴的唯一解,且时,,时,,即,
由题意,而,,
∴,解得,.
∴.
故选:C.
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考查用导数求最值.解题时对和的关系的处理是解题关键.
12.A
【解析】
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由函数为偶函数得出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将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对应函数的解析式为,
若函数为偶函数,则,解得,
当时,.
因此,“”是“是偶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图象变换求三角函数解析式以及利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求参数,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解析】
作出准线,过作准线的垂线,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把抛物线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计算出直线的斜率.
【详解】
设是准线,过作于,过作于,过作于,如图,
则,,∵,∴,∴,
∴,,
∴,∴直线斜率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解题关键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把抛物线上点到焦点距离转化为该点到准线的距离,用平面几何方法求解.
14.1
【解析】
由已知条件得出,可得,解之可得答案.
【详解】
向量的夹角为,且,,可得:,
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根据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向量的模,关键在于将所求的向量的模平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化简求解即可,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由,根据正弦定理“边化角”,可得,根据余弦定理,结合已知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角.
【详解】
根据正弦定理:
可得
根据余弦定理:
由已知可得:
故可联立方程:
解得:.
由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三角形的一个内角,解题关键是掌握由正弦定理“边化角”的方法和余弦定理公式,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6.4
【解析】
根据流程图依次运行直到,结束循环,输出n,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
,
,结束循环,
输出.
故答案为:4
此题考查根据程序框图运行结果求输出值,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循环结构和判断框语句.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直线的普通方程为;(2).
【解析】
(1)利用代入法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两边同乘以利用 即可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利用韦达定理可得结果.
【详解】
(1)由,得,
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即, 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并化简、整理,
得. 因为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
所以,解得.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因为点的直角坐标为,在直线上.所以,
解得,此时满足.且,故..
参数方程主要通过代入法或者已知恒等式(如等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通过选取相应的参数可以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利用关系式,等可以把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这类问题一般我们可以先把曲线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用直角坐标方程解决相应问题.
18.(1)(2)见解析
【解析】
(1)设数列的公差为,由,得到,再结合题干所给数据得到公差,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可得,再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
∴,∴.
(2)∵,
∴
,
∴.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计算,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19.(1)(2)
【解析】
(1)通过讨论的范围,得到关于的不等式组,解出取并集即可.
(2)去绝对值将函数写成分段函数形式讨论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由恒成立求得结果.
【详解】
解:(1)当时,,即
或或
解之得或,即
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题意得:
当时为减函数,显然恒成立.
当时,为增函数,
,
当时,为减函数,
综上所述:使恒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解参数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20.(1),;(2).
【解析】
(1)令求出的值,然后由,得出,然后检验是否符合在时的表达式,即可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设数列的公比为,根据题意列出和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量,然后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
(2)求出数列的前项和,然后利用分组求和法可求出.
【详解】
(1)当时,,
当时,.
也适合上式,所以,.
设数列的公比为,则,由,
两式相除得,,解得,,;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本题考查利用求,同时也考查了等比数列通项的计算,以及分组求和法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1.(1)(2)1或6
【解析】
(1)设,根据变换可得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2)求出特征多项式,再解方程,即可得答案;
【详解】
(1)设,则,,
即,解得,则.
(2)设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为,可得,
令,可得或.
本题考查矩阵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22.(1)见解析,40元(2)6000元
【解析】
(1)甲、乙两人所付的健身费用都是0元、20元、40元三种情况,因此甲、乙两人所付的健身费用之和共有9种情况,分情况计算即可
(2)根据(1)结果求均值.
【详解】
解:(1)由题设知可能取值为0,20,40,60,80,则
;
;
;
;
.
故的分布列为:
0
20
40
60
80
所以数学期望(元)
(2)此次促销活动后健身馆每天的营业额预计为:(元)
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期望的求法,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