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湖北省罗田县一中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集合,,若,则( )
A. B. C. D.
3.集合,,则( )
A. B. C. D.
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6.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M,若.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 B.3 C. D.
7.相传黄帝时代,在制定乐律时,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竹管,吹出不同的音调.如图的程序是与“三分损益”结合的计算过程,若输入的的值为1,输出的的值为( )
A. B. C. D.
8.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以(为坐标原点)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于两点,若直线与圆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9.已知当,,时,,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10.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设为抛物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或 B.或 C.或 D.或
12.关于圆周率π,数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很有创意的求法,如著名的浦丰实验和查理斯实验.受其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下面的实验来估计的值:先请全校名同学每人随机写下一个都小于的正实数对;再统计两数能与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的个数;最后再根据统计数估计的值,那么可以估计的值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__________.
14.若,则__________.
15. “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共织九匹三丈.”其白话意译为:“现有一善织布的女子,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共织布390尺.”则每天增加的数量为____尺,设该女子一个月中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则______.
16.设直线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且与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与交于两点,为的实轴长的2倍,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若直线与圆相切,求实数的值.
18.(12分)某超市在节日期间进行有奖促销,规定凡在该超市购物满400元的顾客,均可获得一次摸奖机会.摸奖规则如下:奖盒中放有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的4个球(红、黄、黑、白).顾客不放回的每次摸出1个球,若摸到黑球则摸奖停止,否则就继续摸球.按规定摸到红球奖励20元,摸到白球或黄球奖励10元,摸到黑球不奖励.
(1)求1名顾客摸球2次摸奖停止的概率;
(2)记X为1名顾客摸奖获得的奖金数额,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12分)已知,设函数
(I)若,求的单调区间:
(II)当时,的最小值为0,求的最大值.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0.(12分)已知函数.若在定义域内存在,使得成立,则称为函数的局部对称点.
(1)若a,且a≠0,证明:函数有局部对称点;
(2)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有局部对称点,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在R上有局部对称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10分)已知直线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交椭圆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是,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原点的直线l与线段AB相交(不含端点)且交椭圆于C,D两点,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先得出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根据小范围可推导出大范围,可得到答案.
【详解】
直线,,的充要条件是,当a=2时,化简后发现两直线是重合的,故舍去,最终a=-1.因此得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是:①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④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⑤判断命题p与命题q所表示的范围,再根据“谁大谁必要,谁小谁充分”的原则,判断命题p与命题q的关系.
2.A
【解析】
根据交集的结果可得是集合的元素,代入方程后可求的值,从而可求.
【详解】
依题意可知是集合的元素,即,解得,由,解得.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注意根据交集的结果确定集合中含有的元素,本题属于基础题.
3.A
【解析】
计算,再计算交集得到答案.
【详解】
,,故.
故选:.
本题考查了交集运算,属于简单题.
4.A
【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得几何体为直三棱柱,根据三视图中的数据直接利用公式可求体积.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直三棱柱,直观图如图所示:
其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高为.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选:A.
本题考查三视图及棱柱的体积,属于基础题.
5.D
【解析】
根据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求解.
【详解】
因为:,是全称命题,
所以其否定是特称命题,即,.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否定,还考查了理解辨析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6.D
【解析】
本题首先可以通过题意画出图像并过点作垂线交于点,然后通过圆与双曲线的相关性质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并求出高的长度,的长度即点纵坐标,然后将点纵坐标带入圆的方程即可得出点坐标,最后将点坐标带入双曲线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根据题意可画出以上图像,过点作垂线并交于点,
因为,在双曲线上,
所以根据双曲线性质可知,,即,,
因为圆的半径为,是圆的半径,所以,
因为,,,,
所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所以,,即点纵坐标为,
将点纵坐标带入圆的方程中可得,解得,,
将点坐标带入双曲线中可得,
化简得,,,,故选D。
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的相关性质,主要考察了圆与双曲线的相关性质,考查了圆与双曲线的综合应用,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综合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难题。
7.B
【解析】
根据循环语句,输入,执行循环语句即可计算出结果.
【详解】
输入,由题意执行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可得:
第次循环:,,不满足判断条件;
第次循环:,,不满足判断条件;
第次循环:,,满足判断条件;输出结果.
故选:
本题考查了循环语句的程序框图,求输出的结果,解答此类题目时结合循环的条件进行计算,需要注意跳出循环的判定语句,本题较为基础.
8.D
【解析】
连接,可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即得解.
【详解】
连接,
则,,
所以,
在中,,,
故
在中,由余弦定理
可得.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9.C
【解析】
由函数的增减性及导数的应用得:设,求得可得为增函数,又,,时,根据条件得,即可得结果.
【详解】
解:设,
则,
即为增函数,
又,,,,
即,
所以,
所以.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增减性及导数的应用,属中档题.
10.B
【解析】
由题意得,,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所以.
故选:B.
本题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D
【解析】
设,,根据和抛物线性质得出,再根据双曲线性质得出,,最后根据余弦定理列方程得出、间的关系,从而可得出离心率.
【详解】
过分别向轴和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不妨设,,
则,
为双曲线上的点,则,即,得,,
又,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得,即,,解得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涉及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简单性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2.D
【解析】
由试验结果知对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 ,满足,面积为1,再计算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满足条件的面积,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出所取的点在圆内的概率是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即可估计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知,名同学取对都小于的正实数对,即,
对应区域为边长为的正方形,其面积为,
若两个正实数能与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则有,
其面积;则有,解得
故选:.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可行域问题及随机模拟法求圆周率的几何概型应用问题. 线性规划可行域是一个封闭的图形,可以直接解出可行域的面积;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时,关键是弄清某事件对应的面积,必要时可根据题意构造两个变量,把变量看成点的坐标,找到试验全部结果构成的平面图形,以便求解.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0.22.
【解析】
正态曲线关于x=μ对称,根据对称性以及概率和为1求解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基础题.
14.
【解析】
因为,由二倍角公式得到 ,故得到
.
故答案为.
15. 52
【解析】
设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尺布,由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由此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能求出.
【详解】
设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d尺布,
则,
解得,即每天增加的数量为,
,故答案为,52.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意在考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6.
【解析】
不妨设双曲线,焦点,令,由的长为实轴的二倍能够推导出的离心率.
【详解】
不妨设双曲线,
焦点,对称轴,
由题设知,
因为的长为实轴的二倍,
,
,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属于中档题.求解与双曲线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既使不画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图形,当涉及顶点、焦点、实轴、虚轴、渐近线等双曲线的基本量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求离心率问题应先将 用有关的一些量表示出来,再利用其中的一些关系构造出关于的等式,从而求出的值.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析】
将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实数的值.
【详解】
由,得,
, 即圆的方程为,
又由消,得,
直线与圆相切,,.
本题重点考查方程的互化,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研究直线与圆相切.
18.(1);(2)20.
【解析】
(1)1名顾客摸球2次摸奖停止,说明第一次是从红球、黄球、白球中摸一球,第二次摸的是黑球,即求概率;
(2)的可能取值为:0,10,20,30,1.分别求出取各个值时的概率,即可求出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详解】
(1)1名顾客摸球2次摸奖停止,说明第一次是从红球、黄球、白球中摸一球,第二次摸的是黑球,
所以1名顾客摸球2次摸奖停止的概率.
(2)的可能取值为:0,10,20,30,1.
,
∴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0
20
30
1
P
数学期望.
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属于中档题.
19. (I)详见解析;(II)
【解析】
(I)求导得到,讨论和两种情况,得到答案.
(II) ,故,取,,求导得到单调性,得到,得到答案.
【详解】
(I) ,,
当时,恒成立,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时,在上单调递增;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II) 在上恒成立;
,故,
现在证明存在,,使的最小值为0.
取,,(此时可使),
,,
故当上时,,故,
在上单调递增,,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函数的最值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见解析(2)(3)
【解析】
(1)若函数有局部对称点,则,即有解,即可求证;
(2)由题可得在内有解,即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则,设,利用导函数求得的范围,即可求得的范围;
(3)由题可得在上有解,即在上有解,设,则可变形为方程在区间内有解,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由得,
代入得,
则得到关于x的方程,由于且,所以,
所以函数必有局部对称点
(2)解:由题,因为函数在定义域内有局部对称点
所以在内有解,即方程在区间上有解,
所以,
设,则,所以
令,则,
当时,,故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
故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
(3)解:由题,,
由于,所以,
所以(*)在R上有解,
令,则,
所以方程(*)变为在区间内有解,
需满足条件:
,即,
得
本题考查函数的局部对称点的理解,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能力.
21.(1);(2)或 .
【解析】
(1)分段讨论得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分范围解不等式,可得解集;
(2)先求出函数的最小值,再建立关于的不等式,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
(1)因为 ,
所以当时,;
当时, 无解;
当时,;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
(2),
又,
或 .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关于函数的存在和任意的问题,属于中档题.
22.(1)(2)
【解析】
(1)由直线可得椭圆右焦点的坐标为,由中点可得,且由斜率公式可得,由点在椭圆上,则,二者作差,进而代入整理可得,即可求解;
(2)设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四边形的面积为,将代入椭圆方程,再利用弦长公式求得,利用点到直线距离求得,根据直线l与线段AB(不含端点)相交,可得,即,进而整理换元,由二次函数性质求解最值即可.
【详解】
(1)直线与x轴交于点,所以椭圆右焦点的坐标为,故,
因为线段AB的中点是,
设,则,且,
又,作差可得,
则,得
又,
所以,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2)由(1)联立,解得或,
不妨令,易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代入,得,
解得或,
设,则,
则,
因为到直线的距离分别是,
由于直线l与线段AB(不含端点)相交,所以,即,
所以,
四边形的面积,
令,,则,
所以,
当,即时,,
因此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椭圆中的四边形面积问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运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