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2026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045171 上传时间:2025-09-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2026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5-2026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为非零向量,则“”是“与共线”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已知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则的值为() A.1 B.2 C. D.4 4. “”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 下列与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2kπ+45°(k∈Z) B.k·360°+π(k∈Z) C.k·360°-315°(k∈Z) D.kπ+ (k∈Z) 6.复数的虚部为(  ) A.—1 B.—3 C.1 D.2 7.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是( ) A. B. C. D.4 8.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B. C. D. 9.设是虚数单位,则“复数为纯虚数”是“”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充分不必要条件 10.若点(2,k)到直线5x-12y+6=0的距离是4,则k的值是( ) A.1 B.-3 C.1或 D.-3或 11.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和高斯、牛顿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据说,他自己觉得最为满意的一个数学发现就是“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并且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他特别喜欢这个结论,要求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容器里放了一个球,如图,该球顶天立地,四周碰边,表面积为的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则该球的体积为 ( ) A. B. C. D. 12.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六世纪发现了第一、二个“完全数”6和28,进一步研究发现后续三个“完全数”分别为496,8128,33550336,现将这五个“完全数”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个,另一组3个,则6和28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中,,,,则绕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 14.已知向量,,若满足,且方向相同,则__________. 15.已知复数z是纯虚数,则实数a=_____,|z|=_____. 16.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椭圆 的焦距为,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若线段的中点为,且直线的斜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过左焦点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为椭圆上一点,且满足,问: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18.(12分)已知数列满足:对任意,都有. (1)若,求的值; (2)若是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3)设,,求证:若成等差数列,则也成等差数列. 19.(12分)在三棱锥中,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M、N分别为、的中点. ​ (1)证明:; (2)求三棱锥的体积. 20.(12分)如图,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12分)在开展学习强国的活动中,某校高三数学教师成立了党员和非党员两个学习组,其中党员学习组有4名男教师、1名女教师,非党员学习组有2名男教师、2名女教师,高三数学组计划从两个学习组中随机各选2名教师参加学校的挑战答题比赛. (1)求选出的4名选手中恰好有一名女教师的选派方法数; (2)记X为选出的4名选手中女教师的人数,求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22.(10分)如图,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都过点,中心都在坐标原点,且椭圆与的离心率均为. (Ⅰ)求椭圆与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M的互相垂直的两直线分别与,交于点A,B(点A、B不同于点M),当的面积取最大值时,求两直线MA,MB斜率的比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根据向量共线的性质依次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得到答案. 【详解】 若,则与共线,且方向相同,充分性; 当与共线,方向相反时,,故不必要. 故选:. 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充分不必要条件,意在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2.B 【解析】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可得关于a的不等式组,解得a的范围. 【详解】 , 由其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 得,则.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B 【解析】 因为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则圆心为(3,0),半径为4,根据相切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半径,可知的值为2,选B.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4.A 【解析】 首先利用二倍角正切公式由,求出,再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可解得或,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二倍角正切公式的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5.C 【解析】 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公式判断即得正确答案. 【详解】 与的终边相同的角可以写成2kπ+ (k∈Z),但是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所以只有答案C正确. 故答案为C (1)本题主要考查终边相同的角的公式,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 与终边相同的角=+ 其中. 6.B 【解析】 对复数进行化简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所以的虚部为 故选B项. 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虚部的概念,属于简单题. 7.D 【解析】 模拟程序运行,观察变量值的变化,得出的变化以4为周期出现,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 ;如此循环下去,当时,,此时不满足,循环结束,输出的值是4. 故选:D. 本题考查程序框图,考查循环结构.解题时模拟程序运行,观察变量值的变化,确定程序功能,可得结论. 8.C 【解析】 利用线线、线面、面面相应的判定与性质来解决. 【详解】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知①正确;当直线 平行于平面与平面的交线时也有,,故②错误;若,则垂直平面 内以及与平面平行的所有直线,故③正确;若,则存在直线且,因 为,所以,从而,故④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里面涉及到了相应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是一道基础题. 9.D 【解析】 结合纯虚数的概念,可得,再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定选项. 【详解】 若复数为纯虚数,则,所以,若,不妨设,此时复数,不是纯虚数,所以“复数为纯虚数”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D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查了纯虚数的概念,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0.D 【解析】 由题得,解方程即得k的值. 【详解】 由题得,解方程即得k=-3或. 故答案为:D (1)本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计算推理能力.(2) 点到直线的距离. 11.C 【解析】 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组合体的关系,圆柱的表面积为,解得球的半径,再代入球的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 设球的半径为R, 根据题意圆柱的表面积为, 解得, 所以该球的体积为 .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还考查了对数学史了解,属于基础题. 12.B 【解析】 推导出基本事件总数,6和28恰好在同一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6和28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 【详解】 解:将五个“完全数”6,28,496,8128,33550336,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个,另一组3个, 基本事件总数, 6和28恰好在同一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6和28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 故选:B.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解析】 由题知该旋转体为两个倒立的圆锥底对底组合在一起,根据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可得. 【详解】 解:由题知该旋转体为两个倒立的圆锥底对底组合在一起, 在中,,,,如下图所示, 底面圆的半径为, 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旋转体的表面积计算问题,属于基础题. 14. 【解析】 由向量平行坐标表示计算.注意验证两向量方向是否相同. 【详解】 ∵,∴,解得或, 时,满足题意, 时,,方向相反,不合题意,舍去. ∴.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解题时要注意验证方向相同这个条件,否则会出错. 15.1 1 【解析】 根据复数运算法则计算复数z,根据复数的概念和模长公式计算得解. 【详解】 复数z, ∵复数z是纯虚数,∴,解得a=1, ∴z=i,∴|z|=1, 故答案为:1,1. 此题考查复数的概念和模长计算,根据复数是纯虚数建立方程求解,计算模长,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 16. 【解析】 利用换元法,得到,利用导数求得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即可得到函数的值域,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得, 令,,即, 则, 当时,,当时,, 即在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 又,,, 故函数的值域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最值,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其中解答中合理利用换元法得到函数,再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预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 . (2) 为定值.过程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焦距说明,用点差法可得=.这样可解得,得椭圆方程; (2)若,这种特殊情形可直接求得,在时,直线方程为,设,把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后可得,然后由纺长公式计算出弦长,同时直线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可得点坐标,从而计算出,最后计算即可. 详解:(1)由题意可知,设,代入椭圆可得: ,两式相减并整理可得, ,即. 又因为,,代入上式可得,. 又,所以, 故椭圆的方程为. (2)由题意可知,,当为长轴时,为短半轴,此时 ; 否则,可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消可得, , 则有:, 所以 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根据对称性, 不妨得, 所以. 故, 综上所述,为定值. 点睛: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的中点为,则有,证明方法是点差法:即把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两式相减,结合斜率公式可得. 18.(1)3;(2);(3)见解析. 【解析】 (1)依据下标的关系,有,,两式相加,即可求出;(2)依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求出首项和公比即可。利用关系式,列出方程,可以解出首项和公比;(3)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证出。 【详解】 (1)因为对任意,都有,所以,,两式相加,,解得; (2)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因为对任意,都有, 所以有,解得,又 , 即有,化简得,,即, 或,因为,化简得,所以 故。 (3)因为对任意,都有,所以有 ,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 也成等差数列。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赋值法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综合运用数列知识的能力。 19.(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取 中点,连接,,证明平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2)由,即可求得三棱锥的体积. 【详解】 解:(1)证明:取中点D,连接,. 因为,,所以且,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 (2)解: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过N作于E,则平面,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 由于,所以 所以, 所以. 本题考查线面垂直,考查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20.(Ⅰ)证明见解析;(Ⅱ);(Ⅲ)线段上是存在一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弦值为. 【解析】 (Ⅰ)取中点,连结、,推导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由此能证明平面;(Ⅱ)取中点,连结,,推导出平面,,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Ⅲ)假设在线段上是存在一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弦值为,设.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结果. 【详解】 (Ⅰ)证明:取中点,连结、,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为的中点,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 平面. (Ⅱ)解:取中点,连结,, 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点为的中点, 平面,, 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0,,,1,,,0,, ,,,,0,,,,,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取,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取,得,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则.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Ⅲ)解:假设在线段上是存在一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弦值为,设. 则,,,,,,平面的法向量, , 解得, 线段上是存在一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正弦值为.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满足正弦值的点是否存在的判断与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21.(1)28种;(2)分布见解析,. 【解析】 (1)分这名女教师分别来自党员学习组与非党员学习组,可得恰好有一名女教师的选派方法数; (2)X的可能取值为,再求出X的每个取值的概率,可得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详解】 解:(1)选出的4名选手中恰好有一名女生的选派方法数为种. (2)X的可能取值为0,1,2,3. , , , . 故X的概率分布为: X 0 1 2 3 P 所以.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数与组合公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相对不难,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22.(1),(2) 【解析】 分析:(1)根据题的条件,得到对应的椭圆的上顶点,即可以求得椭圆中相应的参数,结合椭圆的离心率的大小,求得相应的参数,从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出一条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元,利用求根公式求得对应点的坐标,进一步求得向量的坐标,将S表示为关于k的函数关系,从眼角函数的角度去求最值,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Ⅰ)依题意得对:,,得:; 同理:. (Ⅱ)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MA:,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得,得,,所以 同理可得.所以, 从而可以求得因为, 所以,不妨设 ,所以当最大时,,此时两直线MA,MB斜率的比值.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椭圆与直线的综合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椭圆的对称性,以及其特殊性,与y轴的交点即为椭圆的上顶点,结合椭圆焦点所在轴,得到相应的参数的值,再者就是应用离心率的大小找参数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时,首先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得结果,注意从函数的角度研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