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海南省华侨中学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圆与的图象交于两点,且在轴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B.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C.函数在单调递增
D.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后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2.存在点在椭圆上,且点M在第一象限,使得过点M且与椭圆在此点的切线垂直的直线经过点,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复数z满足,则( )
A. B. C. D.
4.椭圆的焦点为,点在椭圆上,若,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5.正项等差数列的前和为,已知,则=( )
A.35 B.36 C.45 D.54
6.已知函数,若函数的所有零点依次记为,且,则( )
A. B. C. D.
7.若,则, , ,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8.过双曲线 的左焦点作直线交双曲线的两天渐近线于,两点,若为线段的中点,且(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9.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 )
A. B. C. D.
10.已知抛物线和点,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不同两点,,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给出以下判断:
①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乘积为;
②轴;
③以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相切.
其中,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1.秦九韶是我国南宁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12.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3,且,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图是易经八卦(含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每一卦由三根线组成(""表示一根阳线,""表示一根阴线),从八卦中任取两卦,这两卦的六根线中恰有两根阳线,四根阴线的概率为_______.
14.已知函数f(x)=axlnx﹣bx(a,b∈R)在点(e,f(e))处的切线方程为y=3x﹣e,则a+b=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在处的切线与圆存在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向量(4,﹣n),(Sn,n+3).若⊥,则数列{}前2020项和为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设函数
(I)若,求的单调区间:
(II)当时,的最小值为0,求的最大值.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8.(12分)在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求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的直角坐标.
19.(12分)如图,在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底面是正三角形,,在底面的投影为,求到平面的距离.
20.(12分)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高二年级准备成立一个环境保护兴趣小组.该年级理科班有男生400人,女生200人;文科班有男生100人,女生300人.现按男、女用分层抽样从理科生中抽取6人,按男、女分层抽样从文科生中抽取4人,组成环境保护兴趣小组,再从这10人的兴趣小组中抽出4人参加学校的环保知识竞赛.
(1)设事件为“选出的这4个人中要求有两个男生两个女生,而且这两个男生必须文、理科生都有”,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2)用表示抽取的4人中文科女生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1.(12分)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在椭圆上,且抛物线的焦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1)求,的值:
(2)过点作不与轴重合的直线,设与圆相交于A,B两点,且与椭圆相交于C,D两点,当时,求△的面积.
22.(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写出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的顶点也在曲线上运动,求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得函数,再根据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给定函数的图象,可得点的横坐标为,所以,解得,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 不妨令,,由周期,所以,
又,所以,所以,
令,解得,当时,,即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即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角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解答中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得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D
【解析】
根据题意利用垂直直线斜率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再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过点M椭圆的切线方程为,所以切线的斜率为,
由,解得,即,所以,
所以.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建立不等式求解椭圆离心率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3.D
【解析】
先化简得再求得解.
【详解】
所以.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和模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4.C
【解析】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由题意,,,又,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故.
故选:C.
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考查余弦定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C
【解析】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求出,再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能求出.
【详解】
正项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
,
解得或(舍),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解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 项和的关系.
6.C
【解析】
令,求出在的对称轴,由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将式子相加并整理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令,得,即对称轴为.
函数周期,令,可得.则函数在上有8条对称轴.
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知,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对称性,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考查了等差数列求和.本题的难点是将所求的式子拆分为的形式.
7.D
【解析】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综上;故选D.
8.C
【解析】
由题意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
∵为线段的中点,
∴,则为等腰三角形.
∴
由双曲线的的渐近线的性质可得
∴
∴,即.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考查了离心率的求解,同时涉及到椭圆的定义和双曲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应用,对于求解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 ,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的取值范围).
9.A
【解析】
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的值.
【详解】
由题意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可化为,则,解得.
故选:A
本小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属于基础题.
10.B
【解析】
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利用韦达定理判断第一个结论;将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从而,,进而判断第二个结论;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为,则圆心为线段的中点.设,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的半径为,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显然,,三点不共线,进而判断第三个结论.
【详解】
解: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有.
设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
所.
则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乘积为.所以①正确.
将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从而,,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两点关于轴对称,
所以直线轴.所以②正确.
如图,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为,
则圆心为线段的中点.设,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的半径为,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显然,,三点不共线,
则.所以③不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难题.
11.B
【解析】
列出循环的每一步,由此可得出输出的值.
【详解】
由题意可得:输入,,,;
第一次循环,,,,继续循环;
第二次循环,,,,继续循环;
第三次循环,,,,跳出循环;
输出.
故选:B.
本题考查根据算法框图计算输出值,一般要列举出算法的每一步,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B
【解析】
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得,,把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3,代入可得p值,然后可得出抛物线的方程.
【详解】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设点,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3,又,,可得,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故选:B.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简单性质的应用,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解析】
观察八卦中阴线和阳线的情况为3线全为阳线或全为阴线各一个,还有6个是1阴2阳和1阳2阴各3个。抽取的两卦中共2阳4阴的所有可能情况是一卦全阴、另一卦2阳1阴,或两卦全是1阳2阴。
【详解】
八卦中阴线和阳线的情况为3线全为阳线的一个,全为阴线的一个,1阴2阳的3个,1阳2阴的3个。抽取的两卦中共2阳4阴的所有可能情况是一卦全阴、另一卦2阳1阴,或两卦全是1阳2阴。
∴从8个卦中任取2卦,共有种可能,两卦中共2阳4阴的情况有,所求概率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解题关键是确定基本事件的个数。本题不能受八卦影响,我们关心的是八卦中阴线和阳线的条数,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基本事件的个数。
14.0
【解析】
由题意,列方程组可求,即求.
【详解】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代入得①.
又②.
联立①②解得:.
.
故答案为:0.
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函数在处的切线,再根据切线与圆存在公共点,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满足的条件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条件得到
又
所以函数在处的切线为,
即
圆方程整理可得:
即有圆心且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即.解得或,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切线方程的问题,同时也考查了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参数范围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16.
【解析】
由已知可得•4Sn﹣n(n+3)=0,可得Sn,n=1时,a1=S1=1.当n≥2时,an=Sn﹣Sn﹣1.可得:2().利用裂项求和方法即可得出.
【详解】
∵⊥,∴•4Sn﹣n(n+3)=0,
∴Sn,n=1时,a1=S1=1.
当n≥2时,an=Sn﹣Sn﹣1.
,满足上式,.
∴2().
∴数列{}前2020项和为
2(1)=2(1).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数列递推关系、裂项求和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I)详见解析;(II)
【解析】
(I)求导得到,讨论和两种情况,得到答案.
(II) ,故,取,,求导得到单调性,得到,得到答案.
【详解】
(I) ,,
当时,恒成立,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时,在上单调递增;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II) 在上恒成立;
,故,
现在证明存在,,使的最小值为0.
取,,(此时可使),
,,
故当上时,,故,
在上单调递增,,
故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函数的最值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8.
【解析】
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的参数方程分别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直角坐标方程求出交点坐标,结合的取值范围进行取舍即可.
【详解】
因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所以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又因为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联立方程,解得或,
因为,所以舍去,
故点的直角坐标为.
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熟练掌握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公式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常考题型.
19.(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连接、交于点,并连接,则点为的中点,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得出,,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出,然后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
(2)推导出平面,并计算出,由此可得出到平面的距离为,即可得解.
【详解】
(1)连接,连接、交于点,并连接,则点为的中点,
、分别为、的中点,则,同理可得,.
平面,平面,因此,平面;
(2)由于在底面的投影为,平面,
平面,,
为正三角形,且为的中点,,
,平面,且,
因此,到平面的距离为.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同时也考查了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0.(1);(2)见解析
【解析】
(1)按分层抽样得抽取了理科男生4人,女生2人,文科男生1人,女生3人,再利用古典概型求解即可(2)由超几何分布求解即可
【详解】
(1)因为学生总数为1000人,该年级分文、理科按男女用分层抽样抽取10人,则抽取了理科男生4人,女生2人,文科男生1人,女生3人.
所以.
(2)的可能取值为0,1,2,3,
,
,
,
,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考查超几何分布及期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1.(1);(2).
【解析】
(1)由已知根据抛物线和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可求出,;
(2)设直线方程为,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可以求出,再联立直线和椭圆的方程化简,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结论,继而求出面积.
【详解】
(1)焦点为F(1,0),则F1(1,0),F2(1,0),
,解得,=1,=1,
(Ⅱ)由已知,可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得,易知△>0,则
==
=
因为,所以=1,解得
联立 ,得,△=8>0
设,则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的定义与性质应用,同时考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意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2.(1):,:;(2)
【解析】
(1)由直线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即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根据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互化的公式即可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由即可得的底,由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即可得高的最大值,即可得解.
【详解】
(1)由消去参数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由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曲线即,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
又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