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1764607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有(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B.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形成杂种个体 C.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进行,CO2可为细胞提供碳源 D.动物细胞培养中两次使用胰蛋白酶的作用不同 3.某双链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用15N标记该DNA分子,并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7/8 C.每个DNA分子含有氢键2400个 D.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0个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C.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进行的 D.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5.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选项有( ) ①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②大肠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 ③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④HIV病毒、肺炎双球菌内均含有DNA聚合酶 ⑤蛙成熟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均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A.只有1项 B.有2项 C.有3项 D.有4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高等动物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多种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直接分泌的NA进入血液,它能使心率增加,该调节过程中NA作为_______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NA也可由某些(交感)神经细胞等合成或分泌,其作用过程如图,NA在该信号传递过程中作为 ____________(物质)起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临床上发现一些人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体内产生特定的抗体将突触后受体当作_________进行攻击,这类疾病称为__________病。 (4)心率的变化受到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影响,而神经系统也可直接调节心跳,同时参与调节心率的激素分泌接受有关神经的支配,如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某植物研究所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物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 (2)将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中,图中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 (3)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 (4)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合成、加工的“轨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 (5)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 9.(10分)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一花椰菜植株。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过程②中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黑芥叶肉组胞的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名称)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10.(10分)如甲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乙图是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的局部放大图(注;①—⑨表示过程,1—5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1)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对自身物质和能量缺乏的应激反应,正常细胞中细胞自噬维持在一定水平,其意义是可以实现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与细胞凋亡相比,两者都受到基因控制,且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直接参与。 (4)由图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5)细胞通过囊泡可以将细胞“货物”精确地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乙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11.(15分)下图中A~E表示5种细胞器,①~④表示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4种有机物(其中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甲~丁表示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③是ATP的分子结构,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字母) (2)具有物质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从图可知,物质③与④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丙反应和丁反应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丙过程中产生的[H]作用是________。 (5)与乙反应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填字母),在该细胞器中进行乙反应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①正确;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里分析的是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②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功能中的行为信息,③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④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2、A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可用于作物育种,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胰蛋白酶可使组织细胞分离,形成细胞悬液。 【详解】 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毒性强弱,茎尖没有受到病毒侵染,通过培养可得到脱毒植株,A正确;动物细胞融合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做单克隆抗体,而不是形成动物个体,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O2可调节培养液的pH,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中,第一次和第二次使用胰蛋白酶结果都是得到细胞悬液,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复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的内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 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所产生的16个DNA分子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每个DNA分子都含有14N,即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100%,A正确,B错误;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该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上(A+T)的碱基总数为=1000×3/5=60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该链上的碱基A、T、C、G分别与其互补链上的碱基T、A、G、C相等,进而推知:在该DNA分子中,A=T=600个,C=G=400个,又因为在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 G与C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每个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为2×600+3×400=24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四次,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4-1)×400=6000个,C、D正确。 4、C 【解析】 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详解】 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B错误;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C正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错误。 5、B 【解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液浓度不变;当外表皮细胞放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先增加,后减少。 【详解】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浸泡紫色洋葱,保持了外表皮细胞的生活状态(细胞液浓度为甲)。用蔗糖溶液处理时,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放入蒸馏水中,因蒸馏水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导致质壁分离复原,随着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逐渐恢复至甲;细胞接着吸收水分,细胞液浓度降低,此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为乙,因此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应为甲浓度大于乙浓度。 故选B。 6、A 【解析】 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磷脂属于脂质,①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②正确;蓝藻可以进行有氧呼吸,③错误;HIV病毒含有逆转录酶,不含DNA聚合酶,④错误;蛙成熟红细胞中的细胞核含有DNA和RNA,能发生转录,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错误;所以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激素 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受体 抗原 自身免疫 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NA作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据此答题。 【详解】 (1)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根据题意分析,肾上腺分泌的NA进入血液,它能使心率增加,说明该过程中NA是作为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 (2)据图分析可知,NA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受体,说明NA是神经递质。 (3)人类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若体内产生特定的抗体将突触后受体当作抗原进行攻击,则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根据题意分析,心率的变化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影响,而神经系统也可直接调节心跳,同时参与调节心率的激素分泌接受有关神经的支配,说明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以及突触的结构,分析题图确定NA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8、核孔 E 内质网 B→C→M→G→N 胞间连丝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结构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粗面内质网,D为光面内质网,E为线粒体,F为胞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M和N为囊泡。据此答题。 【详解】 (1)结构A为核孔,其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结构E为线粒体,其能被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3)磷脂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4)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B核糖体→C内质网→M囊泡→G高尔基体→N囊泡。(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纤维素酶(纤维素和果胶酶) 促进(或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叶绿体 渗透压 愈伤组织 形态和数目 黑腐病菌 【解析】 由图可知,①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进行去壁处理,②表示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详解】 (1)图中培育抗黑腐病杂种黑芥一花椰菜植株的过程中,经过了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经过了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故用到了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 (2)过程①去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过程②中PEG可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经过②原生质体融合后,需要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通过观察杂种细胞是否含有黑芥叶肉组胞的绿色的叶绿体来进行判断。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以避免原生质体的失水或吸水。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后,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杂种植株。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环境中,只有具有抗性的植株才能够存活。 花椰菜幼根不含叶绿体,黑芥幼叶含叶绿体,经过原生质体融合处理后,杂种细胞--花椰菜-黑芥含叶绿体,故可以根据是否含叶绿体进行初步筛选。 10、胞吞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营养和能量的供应 溶酶体 1、4、5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1、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分析题图: 甲图1是内质网,2是固着的核糖体,3是游离的核糖体,4是高尔基体,5是细胞膜。 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表示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 【详解】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胞吞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 (3)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对自身物质和能量缺乏的应激反应,正常细胞中细胞自噬维持在一定水平,可以实现细胞内营养和能量的供应;与细胞凋亡相比,两者都受到基因控制,且都需要溶酶体的直接参与。 (4)由图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1内质网、4高尔基体、5细胞膜。 (5)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器间的分工和合作等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关键。 11、AC C ③含磷,不含硫;④含硫,不含磷 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B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进行纤维素的合成,形成细胞壁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 (1)③是ATP,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A和叶绿体C。 (2)结构①是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C中。 (3)③是ATP,④是多肽,所含元素的差异是前者含磷、不含硫,后者含硫、不含磷。 (4)丙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5)乙是纤维素合成过程,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合成有关,所以是图中B。该结构的作用是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进行纤维素的合成,形成细胞壁。 ATP、核苷酸、DNA、RNA、蛋白质的结构和元素组成是常考点,注意比较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