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6767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9 卷 第 5 期2023 年 10 月(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9 No.5Oct.2023DOI:10.12066/j.issn.1007-2861.2536先进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郑丝雨,曹雪洁,焦丽芳(南开大学 化学学院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4)摘摘摘要要要: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rea oxidation reaction,UOR)是尿素辅助电解水制氢、含尿素废水电化学降解和直接尿素燃料电池的基础反应.然

2、而,由于 UOR 存在六电子转移过程,动力学缓慢,阻碍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急需寻找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催化剂以促进 UOR 的反应进程.基于此,近几年已报道了多种合成策略,并且在催化剂设计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首先,讨论 UOR 辅助电解水的反应过程,并对应用于催化剂设计的掺杂工程、异质结构建、缺陷工程、合金和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等多种策略展开论述.最后,对 UOR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讨论了基于尿素的能源转化技术和相应催化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关关关键键键词词词:尿素氧化反应;电催化剂;调控策略中中中图图图分分分类类类号号号:O 61文文文献献献标标标志志志码码码:A文

3、文文章章章编编编号号号:1007-2861(2023)05-0886-14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sign of electrocatalyticurea oxidation reaction catalystsZHENG Siyu,CAO Xuejie,JIAO Lifang(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hemistry,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Chemist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4,China)Abstract:

4、Electrocatalytic urea oxidation reaction(UOR)is the basic reaction involvedin urea-assisted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electrolytic water,hydro-chemical degradationof urea-containing waste water,and direct urea fuel cell.However,because UOR involves asix-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it has slow kinetics,

5、and thus has limited practical applications.Efficient and low-cost electrocatalysts must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the UOR reactionprocess.To this end,many synthesis strateg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and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erms of catalyst design and elucidation of mechanism.I

6、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details of UOR,along with various control game theories,such as doping engineering,heterostructure construction,defect engineering,alloys,andkey reaction intermediates.We also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UOR catalystsand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as

7、sociated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ea-based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talysts.Key words:urea oxidation reaction;electrocatalyst;regulation strategy收稿日期:2023-04-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25013)通信作者:焦丽芳(1976),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二次电池、纳米电催化.E-mail:第 5 期郑丝雨,等: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

8、的研究进展887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rea oxidation reaction,UOR)是发展环境和清洁能源技术的一个重要过程1,将 UOR 耦合阴极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可实现能耗降低和污水处理.电解水制氢因具有制氢纯度高及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关注,但裂解过程中阴阳两极反应特别是发生在阳极的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为四电子转移的复杂过程,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电压(1.23 V)和缓慢的动力学速率,因此使得电解槽的槽电压增大,大大增加了能耗2-4.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应用于 OER 反应且过程成本低

9、、活性高、稳定性强的催化剂,但结果尚不理想.同时,作为 OER 反应的产物氧气本身价值不高,且易与阴极生成的氢气发生混合生成易爆炸气体,危险性较高5.近年来,研究者设计将HER 与理论电位更低和热力学更有优势的小分子氧化反应相结合6-8,从而降低电解水产氢所需电压,消除存在氢/氧混合气的危险,同时部分小分子还能降解污染物或生成有附加值的产物.UOR 由于具有较低的理论氧化电位(0.37 V)兼具较高的能量密度9,被认为是阳极氧化中替代 OER 过程的反应之一.尿素的电化学氧化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应用于辅助水裂解制氢,还能够降低含尿素废水中的污染10-11.人类和动

10、物的尿液、尿素的生产过程及农业中尿素的使用都会向大自然中排放大量尿素12.不幸的是,含尿素的废水如不经处理就排放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在空气中释放的氨很容易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或氮氧化物等,进一步导致酸雨的形成,但处理这些废水往往成本高、能耗大13-14.可见,尿素辅助电解水制氢大有裨益.此外,直接尿素燃料电池的理论开路电压在室温下为1.15 V15,非常接近氢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1.23 V).因此,尿素氧化反应可以应用于尿素辅助电解水制氢、尿素废水的电化学处理以及直接尿素燃料电池技术.尽管尿素氧化反应的应用广泛,但是由于 UOR 的六电子转移过程,其固有的缓慢动力学阻碍了尿素技术的实际应用1

11、6-17.因此,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促进尿素氧化过程.对于HER 和 OER 过程来说,贵金属基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对于 UOR 过程来说,贵金属基催化剂性能表现不够优异且成本较高18.基于此,大量研究工作投入于 UOR 非贵金属基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过程中.幸运的是,已有研究者发现部分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镍基催化剂表现出比贵金属更好的催化活性19.同时,其他如钴基、钼基等催化剂也在 UOR 中得到广泛应用20-21.本工作以镍基、钴基等过渡金属的优异性能为基础,首先,对尿素氧化反应辅助电解水制氢的过程进行讨论;然后,通过研究实例分别对几种材料的设计和合成策略优化进行综合论述,包括掺

12、杂工程、异质结构建、缺陷工程、合金和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最后,对 UOR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希望本工作可以为设计先进的 UOR 催化剂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从而推动未来尿素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尿素氧化反应原理尿素辅助电解水节能制氢电解槽由阳极 UOR 和阴极 HER 组成,与电解水的情况相似,主要区别是在电解质中加入了一定浓度的尿素.碱性电解质中阳极侧发生的 UOR 需要0.46 V 的理论电势,反应方程式为CO(NH2)2+6OH N2+5H2O+CO2+6e.(1)阴极侧发生的 HER 需要 0.83 V 的理论电势,反应方程式为6H2O

13、+6e 6OH+3H2.(2)888(自然科学版)第 29 卷因此,整个尿素电解需要 0.37 V 的理论电池电压才能进行如下反应:CO(NH2)2+H2O N2+CO2+3H2.(3)由方程式(1)可知,该反应为复杂的六电子转移过程,动力学缓慢,需要高过电位来克服UOR 的反应能垒,从而导致更多的能量消耗.因此,高活性、低成本的 UOR 催化剂对于尿素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是不可或缺的.2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的设计策略UOR 电子转移过程复杂,动力学缓慢,因此开发高性能的 UOR 电催化剂迫在眉睫.事实上,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由活性位点的数量和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共同决定.提高催化剂活性的设计策略

14、包括掺杂工程、异质结构建、缺陷工程、合金和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等.2.1掺杂工程由于杂原子和被取代原子之间的原子半径、电子构型和电负性存在本征差异,杂原子掺杂可以调整原始晶格,诱导局部电子重新分布,并调整催化剂的 d 带中心22.此外,这些变化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23.Zhu 等24已经证明具有较高氧化态的镍物种是提高 UOR 本征活性的原因.所以,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态调节可以被视为设计 UOR 电催化剂的有效策略.Ji 等25构建了 Co、V 共掺杂 NiS2三元协同体系以实现尿素氧化反应的低过电位,重点研究了 UOR 过程的催化机理,如图 1(a)(c)所示,其中 ECSA(ele

15、ctrochemical active surface area)代表电化学活性面积,RHE(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代表可逆氢电极,LSV(linear-sweep voltammetry)代表线性扫描伏安法,TOF(turnover frequency)代表转化频率.X 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结果表明,V 的引入使 Ni 和 Co 处于较高的价态,这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本征活性.此外,Co 元素不仅与 Ni 元素一起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了 CN 键断裂,还加速了 CO 和 N2的氧化过程,使得

16、金属位点的催化活性迅速恢复.更重要的是,原位电化学测试证明,尿素分子中的两个 CN 键伴随着 NN 偶联而断裂,因此产物 N2中的N 原子来自相同的尿素分子,这对后续催化反应途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Wang 等26使用钨掺杂策略来调节镍物种的氧化状态,如图 1(d)和(e)所示,其中 DFT(density functionaltheory)代表密度泛函理论.获得的钨掺杂镍(W-NiOx)催化剂仅需 1.40 V 的低电势来驱动100 mAcm2,较掺杂前有近 100 mV 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W 的掺杂诱导了从 Ni 到 W 的电子转移,导致生成具有较高氧化态的 Ni 离子,从而增强了

17、UOR 活性.此外,该工作将 UOR与 CO2电还原反应(electrochemical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reaction,CRR)耦合,从 CRR输送 100 mAcm2以形成 CO,所需电池电压比 OER/CRR 耦合低 370 mV,节省了 15%的能量.总之,通过连接不同种类的相邻原子来改变具有催化活性原子的配位环境可以调节镍物种的氧化状态,这对于设计高效的 UOR 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Zheng 等27成功合成了钼掺杂碱式碳酸钴,结果显示钼的掺入有效调控了活性位点钴原子的电荷密度,提高了尿素氧化反应活性物质 Co3+的比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荷转移

18、的结果更有利于尿素分子的吸附.在 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UOR 反应的工作电位在 1.33 V,较掺杂前提高近 100 mV.钼掺杂碱式碳酸钴催化剂作为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活性,当应用于尿素辅助水裂解时,仅需 1.40 V 的槽电压即可达到 10 mAcm2,比传统电解水的分解电压低约110 mV.另外,掺杂工程已成功应用于 UOR 催化剂,例如 Zn0.08Co0.92P/TM(Ti mesh,钛网)28、V-Ni3N29和 Co0.1Ni0.9(OH)217等.因此,金属和非金属都是良好的掺杂剂,可以有第 5 期郑丝雨,等: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88

19、9NCVS-3NCS-6NVS-1NSCSVS56484032241680jECSA/(mAcm2)Current density/(mAcm2)1.21.31.41.5CO2H2ON2H2NNH2CON24H2OCoCNNONieV-Ni-Co4OH4OH2E/(V vs.RHE)1.61.71.81.9Stability1.51.21.21.21.21.5Tafel slope4003002001000NSNVS-1NCS-6NCVS-3H2 volumeNi-WOxNiOxWO21.11.21.3Potential(V vs.RHE)(a)?1 mol KOH?0.33 mol?LSV?

20、5 mV/s1.41.51.6Ni foam1.51.51.21.5TOFjECSA(1.5 V)OOOCCNH2NH2+AbsorptionDesorption+H2NH2NCO2UreaPositive regionNegative regionN2H2NNH2COH2NNH2COCoNiCN breakingCCoOOOCNi(e)DFT?Ni-WOx?26(d)Ni-WOx?NiOx?WO2?Ni?UOR?(c)?NCVS-3?UOR?25(b)?jECSA?Tafel?H2?TOF?图 1 掺杂工程策略下催化剂的 UOR 性能及催化机理Fig.1 UOR performance an

21、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catalysts under doping engineering strategy效改变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或产生新的活性位点,从而得到更高的催化活性.2.2异质结构建众所周知,异质结的设计是提高电催化剂活性的有效策略,是通过调整晶格应变和电子结构来创建新的催化位点,并促进快速的界面电子转移.Li 等30合成了 MoS2/Ni3S2/NF(Nifoam,镍泡沫)催化剂作为 HER 和 UOR 双功能催化剂,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优异的活性得益于 MoS2和 Ni3S2之间的协同效应、丰富的活性位点以及用于反应物种传输和气体扩散的丰富的微通道.如图

22、2(a)和(b)所示,DFT 计算结果表明 MoS2与 NH的结合比 NiO(以 Ni3S2为前驱体)更强,而 NiO 与 CO的结合更强.基于这种协同效应,NH和 CO在 MoS2/NiO890(自然科学版)第 29 卷界面的吸附将变得更有利.除此之外,异质结的构建还能应用于尿素分子的固有结构特征.尿素分子由一个羰基(吸电子基)和两个氨基(给电子基)组成,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具有NiO(Ni3S2 precursor)NiO(Ni3S2as precursor)MoS2/NiO interface(Ni3S2 as precursor)MoS2MoS2CoMn2O4CoMn2O4H2OCO

23、(NH2)2CO2H2N2H2OH2OMo2NNi3NCO2N2UreaH2OCO2CO2N2eeeeeN2CoMnCoMn/CoMn2O4CoMn/CoMn2O4Reaction coordinateNiO/MoS2 interfaceEqn.S14048Eqn.S2Eqn.S3C H OS MoNiGibbs free energy/eV5051015Adsorption energy/eVCO(NH2)2(aq)CO2(g)+N2(g)CO(NH2)2CO*+2NH*(c)CO(NH2)2?H2O?CO2?H2?N2?CoMn2O4?CoMn/CoMn2O4?32(a)?MoS2?NiO

24、(?Ni3S2?)?MoS2/NiO (?Ni3S2?)?UOR?(b)?3?30(d)Ni3N/Mo2N?33Reaction coordinate图 2 异质结工程策略下催化剂的 UOR 催化机理Fig.2 UOR catalytic mechanism of catalysts under heterojunction engineering strategy第 5 期郑丝雨,等: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891局部亲核和亲电活性位点的催化剂,以促进尿素的吸附和分解.Li 等31在 Ni 泡沫基底上构建了 CoS2-MoS2异质结催化剂.CoS2-MoS2肖特基异质结界面处存

25、在 CoS2向 MoS2的电子转移,导致 MoS2部分形成稳定的亲核区,CoS2部分形成亲电区,XPS 测试验证了这一电子转移过程.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当 UOR 发生时,给电子基氨基很容易被 CoS2吸引,而吸电子基羰基很容易被 MoS2吸引,因此在 UOR 过程中 CN 键断裂步骤更容易,这无疑会促进尿素分解.LSV 测试结果显示制备出的催化剂具有显著增强的 UOR 活性,仅需 1.29 V的工作电压就可以提供 10 mAcm2.当 CoS2-MoS2作为双功能催化剂组建全解水装置时,在 100 mAcm2下尿素辅助水分解所需电压比碱溶液水分解所需电压低 260 mV.该项工作也表明构建具有

26、局部亲核和亲电区域的异质结催化剂可以实现优异的 UOR 性能.Wang等32通过 CoMn2O4的原位电化学处理方法在镍泡沫上制备了 CoMn/CoMn2O4异质结催化剂.在 100 mAcm2下 CoMn/CoMn2O4催化剂相较于 CoMn2O4的过电位有近 240 mV 的提升.所制备的 CoMn/CoMn2O4异质结促进了尿素分子在催化剂上的吸附,以及 UOR 过程中 CN 键的断裂,如图 2(c)所示.Wang 等33报道了 Ni3N/Mo2N 异质结的简单合成和尿素辅助电解水制氢的系统研究.程序升温脱附和理论计算都解释了尿素分子的氨基和羰基基团更容易吸附在 Ni3N 和 Mo2N

27、上,如图 2(d)所示.同时,Ni3N/Mo2N 异质结可以结合并增强单个组分的优势,优化尿素的吸附.在使用 Ni3N/Mo2N 作为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双电极尿素辅助水电解槽时,在 10 mAcm2电流密度下工作电压仅需 1.36 V,这比传统的水电解低得多,符合预期.除此之外,Ni2P/NiMoP34、MnO2/MnCo2O4/Ni 和 Ni4N/Cu3N35等催化剂都证明异质结可以通过创建新的活性位点和调节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来充分优化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从而增强了 UOR 的活性和选择性.2.3缺陷工程缺陷工程作为提高 HER36和 OER37等电催化剂活性的有效策略,同样适用于 UOR

28、过程.这一策略可以通过为反应物提供吸附位点、优化中间体的吸附能和加速电子传输来增强电催化剂的活性.Tong 等38设计并合成了富含氧空位的 NiMoO4纳米片,作为研究氧空位和 UOR 活性之间关系的材料.实验和理论结果证实,限制在 NiMoO4纳米片中的丰富氧空位成功带来了更高暴露活性位点、更快电子传输和更低尿素分子吸附能的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了 UOR 活性,如图 3(a)所示.在相同电压下,其比具有较少氧空位的 p-NiMoO4/NF 和Ni-Mo 前体/NF 的电流密度大 1.9 和 5.0 倍.这项工作为 UOR 高效电催化剂先进电极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指导.Sun 等39制备了

29、NiFeRh-LDH/NF 催化剂,表现出巨大的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潜力,如图 3(b)和(c)所示,LDH(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代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与 NiFe-LDH/NF 相比,XPS 和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测试均证明掺入 Rh 后催化剂中存在很多氧空位.并且,利用 DFT 分别计算具有单空位、双空位和三空位的催化剂对尿素分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尿素更倾向于吸附在具有丰富空位的 NiFeRh-LDH/NF 上.2.4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早在 2010 年,Botte 等40就运用 D

30、FT 理论计算的方法证明了加速 UOR 过程的关键在于降低*COO 中间体脱附的能量势垒,但缺乏实验观察的直接证据.近期,Forslund 等41研究了 UOR 中 CO2对 LaNiO3催化剂的影响.在 UOR 的第 49 个循环向电解液中引入大量CO2使其饱和,催化剂活性在第 50 个循环过程中急剧下降,表明此时溶液中溶解的 CO2能够使催化剂失活,如图 4(a)所示,CV(cyclic voltammetry)代表循环伏安法.可见,对于 UOR,具有强吸附性的 CO2中间体可以与催化剂活性位点发生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NiCO3导892(自然科学版)第 29 卷250200150100

31、500j at 0.6 V/(mAcm2)NiMoO4NiFeRhCNOHCO(NH2)2Enhanced UORperformanceSlowFastOxygen-vacanciesrich NiMoO4H2OvacNiFe-LDHg=2.09g=4.29g=1.95Derivative intensity/a.u.g=2.002abccabcabMagnetic field/Gauss01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 6 000NiFeRh-LDH(b)NiFe-LDH?NiFeRh-LDH?EPR?(a)?38(c)NiFeRh-LDH?39图 3 缺陷工程策

32、略下催化剂的 UOR 性能及催化机理Fig.3 UOR performanc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catalysts under defect engineering strategy致催化剂中毒.因此,设计高性能的 UOR 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催化剂活性位点脱附 COO中间体的反应能量势垒来实现.Zhang 等42制备了嵌入氮掺杂碳纳米管(nitrogen-dopedcarbon nanotubes,NCNT)中的镍纳米颗粒(NiNCNT)用于 UOR 反应,获得 NiNCNT催化剂的 UOR 性能比嵌入未掺杂氮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33、CNT)中的镍纳米颗粒(NiCNT)性能优异.NiNCNT 样品仅需 1.5 V 即可在 1 mol KOH 和 0.5 mol 尿素中提供45.8 mAcm2的电流密度.DFT 结果如图 4(b)和(c)所示,氮掺杂剂的引入大大削弱了 CO2与催化剂活性位点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使 CO2解吸步骤更容易进行.此外,Cao 等43通过脱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多孔 Ni0.7Fe0.3.在含有 0.33 mol 尿素的 1 mol KOH 中,合成的纳米多孔 Ni0.7Fe0.3催化剂表现出比纳米多孔 Ni 催化剂高得多的 UOR 电流密度.DFT 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Fe 掺杂剂降低了COO 从

34、 Ni0.7Fe0.3催化剂表面脱附的能量势垒,从而确保了优异的 UOR 性能.总之,通过使COO 解吸步骤更容易,可以实现更高的 UOR 活性.2.5其他策略除上述策略外,部分研究者试图运用合金、单原子和双活性位点构建等手段提高催化剂的UOR 性能.单原子催化剂(single atom catalyst,SAC)在能量转换及存储应用中都获得了极大关注.Kumar 等44通过液氮淬火方法在 Co3O4(应变型 Co3O4;S-Co3O4)载体表面引入拉伸应变,可以稳定 Rh 单原子(RhSA)位点,形成高负载单原子催化剂(RhSA-S-Co3O4).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 UOR 活性,在仅 1

35、.33 V 的电压下输出 10 mAcm2.理论计算结果如图 5所示,RhSA位点有助于尿素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有利于改善缓慢的 UOR 反应动力学.图 5(c)中的 RDS(rate-determining step)代表决速步骤.更重要的是,RhSA-S-Co3O4的 d 带中心与第 5 期郑丝雨,等: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8931st cycle30252015105052nd cycle50th cycleCurrent density/(mAcm2)0.20.30.4Potential/(V vs.Hg/HgO)0.5(a)?5 mol KOH?0.33 mol?100

36、 mV/s?LaNiO3?CV410.6CNTBinding energy/eV1.51.00.50N1CNTN2CNTElectrocatalystNiN2CNTNiN1CNT(c)NiN2CNT?NiN1CNT?42(b)?图 4 关键反应中间体策略下催化剂的 UOR 性能及催化机理Fig.4 UOR performanc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catalysts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ofkey reaction intermediatesS-Co3O4相比发生了负位移,表明其与尿素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强.吉布斯自由能结果也显

37、示RhSA可以显著稳定 CO和 NH中间体以及高尿素吸附,证明了 RhSA-S-Co3O4的 UOR 性能优异的原因.合金化作为调节 d 带中心和提高电催化剂电催化活性的关键策略,也同样被应用于 UOR 催化剂的开发.Zhang 等45设计合成的 NiMo 纳米管合金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UOR 活性,在 1 mol KOH+0.1 mol 尿素中只需要 1.36 V 即可提供 10 mAcm2电流密度.此外,该课题组探究了不同尿素浓度的电解液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iMo 纳米管合金对不同尿素浓度的电解液影响差异很小.对于镍基的 UOR 催化剂,研究者普遍认为形成的NiOOH 物种是尿素

38、氧化反应的真正活性位点.Geng 等46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法在泡沫镍上合成 Ni2Fe(CN)6催化剂,构建 Ni-Fe 双活性位点,实现了极高的 UOR 活性,只需 1.35 V 的工作电压即可提供 100 mAcm2的电流密度,并且较其他镍基 UOR 电催化剂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两步 UOR 机制,包括 NH3的生成和氧化.对双活性位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将有助于设计和合成高效的 UOR 催化剂.本工作综述了掺杂工程、异质结构建、缺陷工程、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等几种催化剂合成策略.本工作提及的催化剂性能比较和总结如表 1 所示,几种设计策略的机制是不同的.掺杂工程的运用可

39、以使催化剂形成高价态金属离子以提高催化剂本征活性;异质结工程的运用则是基于尿素分子独特的结构特性,异质结界面的存在促使尿素裂解;缺陷工程显著提高了催化剂表面尿素分子的吸附;关键反应中间体的调控催化剂设计的关键目标是降低*COO 中间体解吸的能量屏障.894(自然科学版)第 29 卷2.01.51.00.501.71.61.51.41.3Adsorption energy/eV151050510Gibbs free energy/eVS-Co3O4S-Co3O4RhSA-S-Co3O4Rh-S-Co3O4CO(NH2)2(aq)CO(NH2)2Reaction coordinateCO*+2NH

40、*NH*CORDS5.79.2*ureaurea(aq)CO2(g)+N2(g)S-Co3O4RhSA-S-Co3O4d-band center/eV*(c)UOR?S-Co3O4?RhSA-S-Co3O4?44(a)?S-Co3O4?RhSA-S-Co3O4?(b)S-Co3O4?RhSA-S-Co3O4?d?图 5 其他策略下催化剂的 UOR 催化机理Fig.5 UOR catalytic mechanism of catalysts under other strategies3总结与展望UOR 是尿素辅助水裂解制氢、直接尿素燃料电池制氢和含尿素废水降解制氢的基础反应,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

41、来加速 UOR 的缓慢动力学.本工作总结了几种典型的催化剂设计策略.虽然近些年在这一新兴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解决.(1)更高性能的催化剂.已有催化剂的 UOR 活性仍远不能达到生产要求,事实上即使对于性能最好的 UOR 催化剂,起始和 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工作电位仍很高.因此,非常需要继续探索具有更高活性的 UOR 电催化剂.(2)催化剂稳定性衰减机制.已有研究显示 UOR 催化剂的稳定性已大大提高47-48,尤其是在大电流密度下能够运行更长时间,这对催化剂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利.但是在 UOR 催化剂性能减退方面的研究很少,应该更多关注催化发生衰减的原因,这有利于

42、 UOR 催化剂的长期发展.(3)工业化的生产应用.目前对 UOR 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标准一般为 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对比,主要为实验室级别,这使得 UOR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仅限于实验室规模.因此,目前制备的催化剂实现批量放大化制备并投入生产仍需要较大努力.另外,部分催化剂会因为合成工艺复杂以及合成材料价格昂贵受到限制.如果运用工业化生产流程生产可能会导致催化第 5 期郑丝雨,等: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的研究进展895表 1 不同尿素催化剂的性能总结和比较Table 1 Summary and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u

43、rea catalysts催化剂名称电解液工作电压/V电流密度/(mAcm2)稳定性参考文献Co/V-NiS2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507710 h1.36 V25W-NiOx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4010010 h100 mAcm226CoxMoyCH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401040 h10 mAcm227MoS2/Ni3S2/NF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452020 h20 mAcm230CoS2-MoS21.0 mol KOH0.5 mol 尿素1.291060 h1.29 V31Co

44、Mn/CoMn2O41.0 mol KOH0.5 mol 尿素1.321060 000 s1.34 V32Ni3N/Mo2N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3610040 h120 mAcm233r-NiMoO4/NF1.0 mol KOH0.5 mol 尿素0.6 V vsAg/AgCl249.538NiFeRh-LDH/NF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45603 mAmg12 000 cv39NiNCNT1.0 mol KOH0.5 mol 尿素1.5045.810 h10 mAcm242Ni0.7Fe0.3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

45、.455043RhSA-S-Co3O41.0 mol KOH0.5 mol 尿素1.2810100 h1.31 V44NiMo nanotube1.0 mol KOH0.5 mol 尿素1.431010 h10 mAcm245Ni2Fe(CN)61.0 mol KOH0.33 mol 尿素1.3510046896(自然科学版)第 29 卷剂质量下降和性能损失.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更多关注大电流密度,并且简化制备流程、节约原料成本.(4)先进的原位表征技术.目前对 UOR 的反应过程认识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原位表征技术,如 Raman 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 X 射线吸收光谱等,可用于

46、识别真正的催化活性位点,并监测关键反应中间体的变化过程.希望借助这些强大的工具助力先进的UOR 催化剂的开发.(5)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研究.很多研究能够通过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对反应的部分过程机理进行探索49,但对反应机理的整体把握仍然欠缺.如果没有理论指导的有力支持,很难在UOR 催化剂设计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可以借助理论计算分析反应中间体以及催化剂活性表面与作用分子的结合形式,对设计高性能催化剂十分重要.综上,尿素氧化反应基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努力,才能开发出高效、可靠的 UOR 电催化剂,从而使基于尿素的技术更加可行、经济、高效,为世界绿色发展作出贡献.参参参考考考文文文献献

47、献:1 Li Y,Wei X,Chen L,et al.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trilogy J.Angew Chem IntEd Engl,2021,60(36):19550-19571.2 Zeng K,Zheng X,Li C,et al.Recent advances in non-noble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toward large-scale production J.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30(27):2000503.3

48、Dong Y,Zhang Q,Tian Z,et al.Ammonia thermal treatment toward topological defectsin porous carbon for enhanced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J.Adv Mater,2020,32(28):2001300.4 Fu Q,Han J,Wang X,et al.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design,modulation,andchallenges in electrocatalysis J.Adv Mater,

49、2021,33(6):1907818.5 Luo H,Barrio J,Sunny N,et al.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in photo-and electrochemical-oxidation of biomass for sustainable chemicals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J.Advanced EnergyMaterials,2021,11(43):2101180.6 Lam C H,Bloomfield A J,Anastas P T.A switchable route to valuable commodity

50、 chem-icals from glycerol via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with an earth abundant metal oxidation cata-lyst J.Green Chemistry,2017,19(8):1958-1968.7 Verma S,Lu S,Kenis P J A.Co-electrolysis of CO2and glycerol as a pathway to carbonchemicals with improved technoeconomics due to low electricity consum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