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66874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1 期 山 西 焦 煤 科 技 No.112023 年 11 月Shanxi Coking Coal Science&TechnologyNov.2023试验研究收稿日期:2023-08-10作者简介:任丁(1989),男,陕西渭南人,2023 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建设技术管理工作(E-mail)15966757654 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任丁(山东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淄博255120)摘要巷道围岩在软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蠕变效应,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将会产生剧烈的变形特征。为探究五举煤矿 13207 工作面掘进巷道在断层影响下的蠕变变形规

2、律,采用 FLAC3D软件建立了巷道过断层模型,采用 Cvisc 模型与 Mohr-Coulomb 模型分别对软岩与硬岩进行模拟,分析了巷道过断层前后的围岩径向位移规律与塑性区发育状态,并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深部注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巷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呈现出指数衰减规律,在断层应力释放作用与软岩蠕变作用的影响下,过断层巷道围岩的位移量激增。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位移量明显降低,塑性区范围缩减 41%50%,有效保障了巷道的长期稳定。关键词软岩巷道;断层破碎带;蠕变变形;围岩变形;联合支护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652-(202

3、3)11-0022-04随着赋存环境良好的煤炭资源逐渐开采殆尽,煤矿开采逐渐向地质环境复杂区域探索,巷道布置于软弱岩层中时,巷道围岩将会发生极强的蠕变变形特征1-2.当巷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在附加应力与破碎构造的影响下,将会加剧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发育范围扩展,导致强烈的冒顶、片帮与支护结构失效等矿压显现问题3-4.针对巷道在软弱岩层中的围岩变形规律,黄庆享等5表明软岩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具有明显的四周收敛特性,流变特征明显。林志斌等6指出巷道围岩的径向变形量与围岩深度具有指数函数型的衰减特征。根据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工程实践者在“新奥法”支护理论上提出了“定量让压”支护理论,并根据 矿 井 实

4、 际 地 质 情 况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支 护 方案7-9.李伟等10通过对比多种支护方案的围岩变形规律,提出了“锚杆+注浆圈+顶板锚索+底板锚索+钢架+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有效控制了软岩巷道大变形。刘银等11-1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掘进巷道围岩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联合支护方案。以上研究成果为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规律与支护设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软岩巷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时,其蠕变变形与塑性破坏发育特征将会更加剧烈。针对上述问题,以五举煤矿 13207 工作面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的围岩时效性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联合支护方案,保障过断层

5、破碎带软岩巷道的安全性。1工程地质概况13207 工作面为五举煤矿首采工作面,井下位于一采区东翼北部。东侧、南侧、北侧目前尚无掘进巷道。西侧为一采区运输、回风暗斜井,北侧为 DF12、DF11、DF10 断层,东侧至一采区东部边界线。工作面回风巷道标高为+1 324.63 +1 236.3 m.巷道设计长度 2 476.963 m,开门方位 167,开口岩巷+3上坡掘进,揭煤后沿巷道顶板掘进。该工作面北侧临近 DF12、DF11 断层,预计掘进过程中将有附生断层揭露。DF12 为西升东降的斜交逆断层,落差 020 m,倾角 70,南北延展约 470 m;DF11 为北升南降的斜交逆断层,落差

6、0 17 m,倾角64,东西延展约 500 m;断层附近存在少量裂隙水,无水压,掘进过程中断层附近巷道将有少量淋水。该采区煤、岩层赋存不稳定,局部变化较大,岩层多为砂质泥岩与泥岩,岩石物理力学强度较低,临近断层破碎带区域多呈软弱胶结结构。2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数值模拟2.1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为探究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软岩巷道过断层区域的数值模型见图 1,模型的长宽 高分别为 36 m、32 m、32 m,固定模型的底部边界,以五举煤矿 13207 工作面的 实 际 地 质 条 件,在 模 型 的 上 方 与 四 周,施 加11.8 MPa 的垂直应

7、力与 17.7 MPa 的水平应力。此模型的岩性参数见表 1,模型中包含岩性软弱的岩层以及岩性较强的岩层,其中泥岩、砂质泥岩、煤层与断层的岩性较弱,在力学作用下发生蠕变变形的能力较强,所以采取 Cvisc 模型进行模拟,而其余的岩层,如中砂岩、细砂岩与破碎带加固区的岩性通常较强,在力学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塑性破坏,所以采取Mohr-Coulomb 模型进行模拟。数值模拟采用的 Cvisc模型的蠕变本构方程如式(1)所示:=Em+mt+Ek1-exp-Ekkt()+p(1)式中:为软岩蠕变应变,%;为岩石所受的应力,MPa;t 为蠕变时间,h;Em、m分别为本构模型中麦克斯韦体的弹性模量与黏性系数,

8、GPa、GPah;Ek、k分别为本构模型中开尔文体的弹性模量与黏性系数;p为塑性应变,%.图 1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数值模型图表 1数值模拟岩性参数表岩层密度/(kg m-3)内聚力/MPa内摩擦角/()体积模量/GPa剪切模量/GPa开尔文体弹性模量/GPa开尔文体黏性系数/(GPa h)麦克斯韦体弹性模量/GPa麦克斯韦体黏性系数/(GPa h)煤层1.301.30241.7-5.511003.21400砂质泥岩2.352.20292.6-2.78902.7260泥岩2.251.70282.3-2.37101.6220断层1.850.50201.5-1.32050.890破碎带加固区2.10

9、1.50302.20.7-细砂岩2.555.05344.52.5-中砂岩2.504.60334.12.3-2.2巷道围岩蠕变变形规律在巷道开挖时,对断层构造进行注浆加固,单次掘进长度为 2 m,开挖时长为 8 h,与实际的开挖时间相同,用于模拟软弱岩层随时间的变形特征。以揭露断层位置为基准点(S=0 m),累计掘进长度为 22 m,即从巷道距离断层 1 m(S=-1 m)至巷道通过断层21 m(S=21 m).以此掘进区间为例,探究掘进巷道临近并揭露断层破碎带时围岩不同深度的蠕变变形规律。巷道围岩不同深度位置变形规律见图 2.根据图2 所示,当巷道未通过断层破碎带时,岩层内部应力受断层的影响较

10、小,位移量也相对较小,当巷道揭露断层后,由于巷道围岩的应力卸载状态受到了断层构造应力的耦合影响,应力卸载程度也更加剧烈,在图中表现为径向位移的快速增加。不同围岩深度的径向位移具有指数型衰减规律,并具有明显的流动特征。在工程上将会显现为大面积的围岩松动与塑性失稳状态。根据对比分析可知,巷道两帮的位移要大于顶底板的位移,因此,需要针对性加强两帮围岩的支护。322023 年第 11 期任丁: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图 2巷道围岩不同深度位置变形规律图掘进巷道通过断层破碎带前后围岩变形规律见图 3,当巷道距离断层破碎带大于 3 m 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受断层的影响较小,此时巷道顶板、底

11、板、帮部的位移量分别为 53.4 mm、43.0 mm、64.7 mm.当即将揭露断层时,围岩的径向位移增加速率加快,并在岩石蠕变作用的影响下呈现出近似线性的增长规律,平均每掘进 2 m,巷道顶板、底板与帮部的位移量增加 17.8 mm、12.2 mm、22.6 mm.因此,若无法采取有效支护措施进行巷道支护,将会导致巷道围岩的位移量持续性增加,最终导致巷道失效。2.3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巷道通过断层的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见图 4.图4(a)中,巷道开挖面的塑性区破坏深度约为 1.0 m,泥岩段的底板破坏深度为 1.25 m,随着巷道掘进距离继续增加,在图 4(b)中,开挖面的塑性区深度增加至

12、 1.33 m,底板的破坏深度为 1.65 m,塑性区的发育范围在图 4(c)中趋于稳定。图 3掘进巷道通过断层破碎带前后围岩变形规律图图 4掘进巷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围岩塑性破坏状态图对比分析可知,断层前后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断层后方的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断层导致的应力释放作用与软岩的蠕变变形作用的耦合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围岩的塑性区发育范围确定注浆加固深度。3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支护技术3.1软岩巷道支护设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五举煤矿 13207 工作面掘进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泥岩、砂质泥岩的岩性强度较低,容易发生蠕变大变形。2)巷道的塑性变形

13、范围具有环形结构,并且向围岩深部发展范围较大,普通的支护措施难以形成有效的封闭支护。3)断层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应力释放作用加剧,促进了围岩的大变形。综合考虑上述问题,首先应对巷道表面喷射 50 mm 的混凝土对围岩表面进行封42山 西 焦 煤 科 技2023 年第 11 期闭,限制蠕变变形,其次选用长度为 2500 mm,直径为25 mm,排距为 1600 mm1600 mm 的注浆锚杆进行深部注浆处理,降低软岩的蠕变效应,最后选用长度为 2200 mm,直 径 为 22 mm,间 排 距 为 800 mm 800 mm 的锚杆与长度为 6400 mm,直径 22 mm,间排距为 1600 m

14、m1600 mm 的锚索对巷道进行综合加固,形成“喷射混凝土+深部注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支护示意图见图 5.图 5软岩巷道过断层条件下支护设计图3.2支护条件下巷道蠕变变形与破坏规律为探究“喷射混凝土+深部注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的应用效果,在 FLAC3D中进行模拟试验,以巷道掘进面过断层 21 m 位置为例,得到巷道顶板、底板与帮部的变形曲线见图 6(a),在采用联合支护方式后,巷道围岩不同深度的径向位移呈现指数衰减形式,其位移变形量明显低于支护前。根据图 6(b)中的塑性区发育状态所示,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顶 板 的 塑 性 区 发 育 深 度 为 0.46 m,底 板

15、为0.93 m,帮部为 0.52 m,相比于未支护条件下降低了41%50%.可见,联合支护方案有效降低了围岩的塑性区范围,有利于巷道的长期稳定。4结论1)在 FLAC3D软件中,采用 Cvisc 模型与 Mohr-Coulomb 模型对软岩与硬岩进行区分模拟。由于巷道围岩的应力卸载状态受到了断层构造应力的耦合影响,应力卸载程度更加剧烈,并导致不同围岩深度的径向位移具 有指数型衰 减规 律,呈 现 出 流 动 性特征。2)巷道两帮的位移要大于顶底板的位移。当巷道距离断层破碎带的距离大于 3 m 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受断层的影响较小,即将揭露断层时,围岩的径向位移增加速率加快,并呈现出近似线性的增

16、长规律,平均每掘进 2 m,巷道顶板、底板与帮部的位移量增加 17.8 mm、12.2 mm、22.6 mm.断层后方围岩的塑性区发育范围明显大于断层前方围岩。图 6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与塑性区发育规律图3)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深部注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围岩的位移量明显缩减,巷道的塑性区发育范围降低了 41%50%,有效提高了巷道抗变形能力。(下转第 47 页)522023 年第 11 期任丁: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蠕变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主关键层厚且坚硬,与下部岩层结构互层是注浆空间形成的关键。3)注浆层位确定、注浆压力的计算、注浆时机

17、的掌握对于覆岩离层注浆施工及应用至关重要,而注浆时机要根据现场实际注浆生产情况实时调整。4)提出了一种注浆时机以“滞后距”为依据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特殊地层条件注浆,为类似矿井注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5)覆岩离层注浆技术有效解决了矿井大宗固废的外排问题,该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对未来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绿色矿山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4):5-10.2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4):1-4.3许家林,钱鸣高.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科技导报,20

18、07,229(7):61-65.4朱卫兵,许家林,赖文奇,等.覆岩离层分区隔离注浆充填减沉技术的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2007,32(5):458-462.5刘建功,李新旺,何团.我国煤矿充填开采应用现状与发展J.煤炭学报,2020,45(1):141-150.6韩磊.覆岩离层注浆充填现状与展望J.山西焦煤科技,2022,46(12):4-8.7轩大洋,许家林,王秉龙.覆岩隔离注浆充填绿色开采技术J.煤炭学报,2022,47(12):4265-4277.8沈传波.新义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煤炭与化工,2022,45(10):31-33,70.9赵辉.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方案及应用

19、分析J.煤炭技术,2021,40(3):12-14.(上接第 16 页)参考文献1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0:57,85-93.2荆升国,谢文斌,赵晨光.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因素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7,5(35):68-72.3王朋飞.非充分采动采空区与煤岩柱(体)耦合作用机制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5):1186-1200.4王朋飞.非充分采动采空区与煤岩体采动应力协同演化机理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15-22.5李志华,杨科,华心祝,等.采场覆岩“宏观-大-小”结构及其失稳致灾机理J.煤炭学报,

20、2020(45):541-550.6张科学.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技术J.煤矿安全,2010(11):61-64.7秦声.深部软岩巷道预应力锚杆(索)非均匀支护合理参数确定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20:37-42.8白宇.寺家庄矿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7:12-18.9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45-57.10廖鹏.东庞矿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16-20.(上接第 25 页)参考文献1文志杰,卢建宇,肖庆华,等.软岩回采巷道底臌破坏机制与

21、支护技术J.煤炭学报,2019,44(7):1991-1999.2刘剑,郝万东.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底鼓破坏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9,51(4):30-33.3杨阳,郭雷,张恒,等.某掘进巷道过断层的应力演化规律及预防措施J.现代矿业,2022,38(10):136-138.4李鹏.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J.现代矿业,2023,39(4):66-68,72.5黄庆享,郭强,曹健,等.软岩大变形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39(6):934-941.6林志斌,李元海,高文艺,等.基于透明岩体的深埋软岩巷道变形破裂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2、2015,32(4):585-591.7孟庆彬,韩立军,乔卫国,等.泥质弱胶结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33(6):1014-1022.8王云博,景继东,张德泉,等.弱胶结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J.煤矿开采,2014,19(2):53-57.9曹志安,刘亚明,高明仕,等.软弱泥岩巷道底板下向钻孔锚注加固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3):12-17.10李伟,乔卫国,林登阁,等.极弱胶结泥岩大变形巷道联合支护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6,47(8):226-229.11刘银,张志强,赵梓彤,等.断层破碎带在渗流作用下应力特征及控制J.地下空间与安全学报,2019,15(3):820-826.12黄剑斌.顺槽底板泥岩蠕变特性及其底臌治理技术研究J.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8.13李盈.胜利煤矿井下留设煤柱蠕变规律与稳定性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742023 年第 11 期王小军:基于绿色开采理念的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