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62713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 B/T 1 9 1 6 8-2 0 0 3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山西省晋中种蜂场、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婷、王强、孙丽萍、杜桃柱、陈盛禄、刁青云、王凤忠、霍炜。G B/T 1 9 1 6 8-2 0 0 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蜂场。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病群 d i s e a s e d c o l o n y 具有典型症状的

2、发病蜂群。2.2 疑是病群 s u s p i c i o u s d i s e a s e d c o l o n y 没有症状但与病群有密切接触的蜂群,其病害可能处于潜伏期。2.3 假定 健康群 s u p p o s e d h e a lt h c o l o n y 与病群没有密切接触的,表面观察健康的蜂群。2.4 消毒d i s i n f e c t i o n 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而采取的抑制或杀灭周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4.1 预防性消毒 p re v e n t i v e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蜂场周围环境、蜂

3、具、蜂箱、仓库等进行的定期消毒。2.4.2 随时消毒c o n s t a n t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在传染病发生时对被病群污染的蜂箱、蜂具和蜂场环境等进行的彻底消毒。2.4.3 终末消毒 f i n a l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在病群解除隔离之前对隔离区的蜂箱、蜂具等各种用具及环境进行消毒。2.4.4 机械性消毒m e c h a n i c a l d i s i n f e c t i o n 用机械方法(如清扫铲刮、洗涤和通风等)抑制或杀灭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2.4.5 物理消毒 p h y s i c a l d i s

4、i n f e c t i o n 用物理方法(如日晒、烘烤、灼烧、煮沸等)抑制或杀灭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2.4.6 化学消毒 c h e m i c a l a n t i s e p s i s 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3 蜜蜂病虫害预防要求3.1 蜂场场址的选择G B/T 1 9 1 6 8-2 0 0 33.1.1 蜂场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温度适宜、远离噪声的地方;远离铁路、公路、大型公共场所。3.1.2 定地蜂场周围要有丰富的蜜、粉源,并有良好的水源。3.1.3 要避开有毒蜜、粉源植物。3.1.4 蜂场应远离化工区、矿区、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经常喷施

5、农药的果园和菜地。3.1.5 蜂场应远离糖厂和生产含糖量高食品的工厂。3.1.6 蜂场正前方要避开路灯、诱虫灯等强光源。32 蜂场管理要求和卫生制度3.2.1 要保持蜂场清洁卫生。在蜜蜂传染病发病期间,及时清理蜂尸、杂物,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并在蜂场地面撒生石灰消毒。3.2.2 蜂箱、蜂具按规定进行消毒,及时淘汰霉变、被巢虫蛀咬和传染病发生后的巢脾。不用被蜜蜂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喂蜂。3.2.33.Z.4蜂场库房墙壁、地面应易于消毒处理,蜂产品与蜂具在库房内要分类摆放。不到疫病区购蜂或放蜂。4 蜜蜂病虫害治疗原则4.1 隔离4.1.1 发现传染病,应立即将病群隔离,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单位。同时对蜂

6、群逐群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处理。4.1.2 病群:选择远离蜂场,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隔离治疗。病蜂的蜂产品、蜂具等不得带回健康蜂场。如果属烈性传染病或国内首次发现的传染性病害,应予以焚烧处理。4.1.3 疑是病群:应另选地方远离健康蜂群进行隔离观察,也可预防性给药。4.1.4 假定健康群:进行观察,必要时转移到其他地方。4.1.5 隔离的病群在没有病蜂出现,又过了该传染病潜伏期2 倍的时间后,经过全面消毒,可以解除隔离;如果经过传染病后蜂群十分衰弱,失去经济价值,又有带菌(毒)危险的应焚烧蜂群。4.2 消毒4.2.1 消毒方式 根据饲养管理及疫病发生情况选择消毒方法。4.2

7、.2 消毒方法 机械性消毒、物理消毒应配合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方法见附录A表A.1.4.3 传染性病害的治疗原则4.3.1 蜜蜂主要传染病、原虫病及常用药物,见附录B表B.1 表B.3,4.3.2 使用国家规定的药物,按剂量给药。4.3.3 大流蜜前一个月停止蜂群用药。4.3.4 使用过药物的生产蜂群,到大流蜜初期应彻底清除巢内存蜜。4.4 大、小蜂蛾综合防治原则4.4.1 大、小蜂蜡寄生率和寄生密度测定按式(1)和式(2).。、*,。/、_有蜻蜂数(或有蜡蜂房数)、,。节 丁 生 之 午=k i s,一 店 茱孺石正 石了 二 砰 飞 凡王 下 王 下 牙面不 八 1 以 u 丁 以】到买

8、刁臼 几、上 猛 门览1呈J 平2 万 比 几产(1)寄生密度仁 蜡/蜂(房)=大蜂蜡总数检查蜂数(或检查蜂房数)(2)4.4.24.4.34.4.4 z使用国家允许的杀蜡剂。最好几种杀蜡剂交替使用。结合化学防治,同时采用扣王断子和割除雄蜂脾等生物学防治措施综合治靖。为保证蜡寄生率常年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即大流蜜期前靖寄生率为3%(不超过5%),每年用G B/T 1 9 1 6 8-2 0 0 3药次数1 次一3 次为宜。大流蜜期前1 个月停止生产蜂群用药。4.5 花粉、花蜜等中毒防治原则4.5.1 引起蜜蜂花粉、花蜜中毒的成分见附录B表B.4.4.5.2 正确选择蜜源场地,避开有毒蜜粉源植物

9、。4.5.3 发现中毒,应及时从蜂箱中取出有毒的蜜、粉脾,并予以销毁。4.5.4 饲喂比例为5 0%的淡糖浆。4.5.5 必要时,根据有毒成分的性质饲喂药物:甘露蜜中毒时可用复合维生素B、酵母片等;枣花中毒时,可用 4%5%食醋糖浆。4.6 化学中毒防治原则4.6.1 常见化学中毒种类:引起蜜蜂中毒的农药和有害物质有拟除虫菊酷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工业污染包括工业烟雾、粉尘、废水等。4.6.2 经常了解蜂场所在地所施农药种类和施药时间,对蜂群毒性大时,应尽早撤离;毒性较小,暂闭巢门1 天一2 天,同时打开蜂箱通气窗。4.6.34.6.4发现中毒,应及时从蜂箱中取出污染的蜜、

10、粉脾,并予以销毁。有机磷、有机氮农药中毒时,可在2 0%糖浆中加。.1%食用碱喂蜂。G B/T 1 9 1 6 8-2 0 0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表 A.1 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名称常用浓度(%)及作用时间配制作用范围使用方法备注8 4消毒液0.4%作用 1 0 m i n 用于细菌污染物。5%作用 9 0 m i n 用于病毒污染物水溶液细菌、芽抱、病毒、真菌蜂箱、蜂具洗涤,巢脾浸泡,金属物品洗涤时 间不宜过长日用百货店有售,避光贮存。漂白粉5%一1 0%作用 3 0 m i n-2卜。水溶液细菌、芽抱、病毒、真菌蜂箱洗涤,巢脾、蜂具浸泡1 h 一Z h,金属

11、物品洗像时间不宜过长。水源消毒:1 m 河水、井水加漂白 粉6 g-1 0 g,3 0 m in后可以饮用 食用碱(Na z C O,)3%一5%水溶液作用3 0 m i n-2 h,水溶液细菌、病毒、真菌蜂箱洗涤,巢脾(2 h),蜂具、衣物浸泡3 0 m i n-1 h,越冬室、仓库墙壁、地面喷洒。石灰乳1 0%一2 0%水溶液.1 份生石灰加 1份水制成消石灰,再加水配成1 0%-2 0%悬液细菌、芽抱、病毒、真菌1 0%一2 0%水溶液粉刷越冬室、工作室、仓库墙壁、地 面。现配消石灰粉,撒布蜂场地 面。现配现用饱 和 食盐水3 6%水溶掖作用 4 h以上。水溶液细菌、真菌、抱子虫、阿米

12、巴、巢虫蜂箱、巢脾、蜂具浸泡 4 h以上冰醋酸8 0%一9 8%熏蒸 l d-5 d,1 0 m 1/箱一2 0-L/箱蜂蜡、抱子虫、阿米巴、蜡螟的幼虫和卵每只蜂箱用 8 0%-9 8%冰醋酸 1 0 m L-2 0 m L,洒在布条上,每个欲消毒巢脾的继箱挂一片。将箱体摄好、栩好缝,盖好箱盖熏蒸2 4 h,气温低于 1 8 0C,应延长熏蒸时间至 3 d-5 d,G B/T 1 9 1 6 8-2 0 0 3表 A.1(续)名称常用浓度(%)及作用时间配制作用范围使用方法备注福尔马林2%-4%福尔马林水溶液。1份 福 尔 马 林 加水9 份1 8 份。细菌、芽抱、病毒、抱子虫、阿米巴2%-4

13、%福尔马林水溶液喷洒越冬室、工作室、仓库墙壁、地面。也可1 g/m 一3 g/,.,加热熏燕。4%福尔马林水溶液浸泡蜂箱、巢脾、蜂具 1 2 h o注意密闭原液熏蒸。每只继箱用量:福尔马林 1 0 mL,热 水s m 工,高 锰 酸 钾1 0 g,细菌、芽抱、病毒、抱子虫、阿米巴福尔马林和热水加人容器,放入擦好的箱体中,蜂箱间用纸糊好,再加人高锰酸钾立即盖好,密闭 1 2 h,室 内消 毒(每 立 方 米):3 0 mL 福尔马林、3 0 m L水、1 8 g 高锰酸钾。注意密闭硫磺(姗烧 时 产生 二 氧化硫)粉剂熏蒸 2 4 h以上,2 g/蜂箱-5 9/蜂箱。蜂蜻、螟蛾、巢虫、真菌5 个

14、蜂箱为一体,每个继箱8 张巢脾,巢箱中放一瓷容器。使用时,将嫩烧的木炭放人容器内,立即将硫磺撤在木炭上,密闭蜂箱,熏蒸1 2h以上。由 于 该 药对卵、封盖幼 虫 及 蛹无效,每隔7d要重复一 次。连续 重 复 2次一3次。1.根据消毒药的类型与本蜂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消毒药。2,无论使用何种化学消毒剂,以浸泡和洗涤形式处理的,消毒过后用清水将药品洗涤干净,巢脾用分蜜机摇出 巢中水分;熏燕消毒的蜂具等,应在流通空气中放置7 2 h 以上。3.巢脾上如有花粉等存在,其消毒的浸泡时间,可视药品作用时间而适当延长,以达到消毒确实的目的.G B/T 1 9 1 6 8-2 0 0 3 附录B (规范

15、性附录)蜜蜂传染性病害及其防治B.1 蜜蜂细菌性传染病及其防治见表 B.1.表 B.1 蜜蜂细菌性传染病及其防治类别病名病原危害 常用剂量(1。框蜂每次用量)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芽抱杆菌G 封盖后幼虫死亡。、红霉素 0.0 5 g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次一7 次为一疗程.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G 十2日龄 一 3 日龄 幼 虫死亡.成蜂病蜜蜂败血病蜜蜂败血杆病G-成蜂死亡解体。氟呱酸 0.0 2 5 g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一7 次为一疗程。蜜蜂副伤寒副伤寒杆菌G-成蜂腹泻、死亡.B.2 蜜蜂螺原体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见表 B.2 0 表 B.2 蜜蜂螺原体病和病毒病

16、及其防治类别病名病原危害 常用剂量0。框蜂每次用量)成蜂螺原体病蜜蜂螺原体病蜜蜂螺原体成蜂死亡红霉素0.0 5 g 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7 次为一疗程引,日,心 之 目 手去 尧囊状幼虫病囊状幼虫病毒封盖后幼虫死亡.盐酸金刚烷胺片。.0 5 g 喷雾或饲喂,隔日 一次,连用5 次一7 次为一疗程,对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J 甲 二 刀、弓 移 冲 公蛹病毒病蜜蜂蛹病蛹病毒蛹死亡。成蜂病 慢性麻痹病 急性麻痹病 云翅病毒病克什米尔病毒病等 慢性麻痹病病毒 急性麻痹病病毒 云翅病毒病病毒克什米尔病毒病病毒成蜂死亡盐酸金刚烷胶片。0 5 g 喷雾或饲喂,隔日 一次,连用5 次一7 次为

17、一疗程,对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B.3 蜜蜂真菌病和原虫病及其防治见表 B.3.表 B.3 蜜蜂真菌病和原虫病及其防治类别病名病原危害 常用剂量(1 0 框蜂每次用量)幼虫真菌病白至病蜂囊球菌幼虫 死 亡 呈 石 灰质状.制霉菌素 1 0 万 1 u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一7 次为一疗程。黄曲霉病黄曲每菌幼虫死亡呈石子状,成蜂死亡。蜂王真菌病蜂王卵集黑变病黑色素沉积真菌蜂王生殖系统变黑,停止产卵。G B/T 1 9 1 6 8-2 0 0 3表 B.3(续)类别病名病原危害 常用剂量(1。框蜂每次用量)成蜂原虫病抱子虫病蜜蜂徽泡子虫成蜂下痢死亡。1 0 0 0 m L糖浆中加人 4 m L食醋,2 5 0 m L/(次 1 0 框蜂),2 d-3 d 一次,连用4 次一5 次为一疗程阿米巴原虫病马氏管变形虫成蜂下痢死亡。注:1 0 框蜂一次用药童加人 2 5 0 m L 1,1 糖水中喂蜂,或加人淡糖水中喷洒。B.4引起蜜蜂花粉、花蜜中毒的植物及有毒成分见表 B.4,表 B.4 引起蜜蜂花粉、花蜜中毒的植物及有毒成分植物名称有毒成分黎芦、毛葛、乌头白头翁、杜鹃、苦皮藤、博落回、羊哪周、曼陀罗、喜树生物碱、糖昔、毒蛋白、多肤、胺类、草酸盐、多搪等甘露蜜糊精、无机盐茶花花蜜中的半乳糖枣花生物碱、钾含量过高油茶花蜜中的半乳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