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7= += += -=
+= -= += 1-=
2.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3--- (2) 7.8×1.17-7.8×0.17 (3) 10--
(4)+-+ (5) 0.25+++ (6)++
3.解方程。
x+3.67=8 2.4x=12
2.5x÷4=62.5 0.6x-0.4x=1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一个仓库长9米、宽6米、高10米,要求仓库装小麦多少立方米是求仓库的(________)。
5.在0.37里面有37个(______)分之一,化成分数是(______).
6.如果用表示梯形的面积,用、和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______;如果上底和下底相等,这时它是个(______)形。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
(1)一个病人一次要喝药水20(____) (2)汽车的油箱能盛汽油50(____)
(3)2750cm3=(____)m3 (4)785mL=(____) cm3=(____)dm3
8.用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制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底面边长是5厘米,高是(____)厘米。
9.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块巧克力和20g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整块巧克力的质量是(________)g。
10.从6:00走到8:00,钟面上时针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____)度。
11.在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________,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_______.
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再加上(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13.一根长方体的方木,横截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长5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4.9÷( )===( )(填小数)。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如果 a、b 都大于 0,且 a÷2=b÷3,那么 a( )b。
A.> B.< C.= D.无法确定
16.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相等 D.无法比较
17.把66分解质因数是( )。
A.66=1×2×3×1 B.66=6×11 C.66=2×3×11 D.2×3×11=66
18.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60%,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1200×60% B.1200+1200×60% C.1200-1200×60% D.1200÷60%
19.下图中能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关系的是( ).
A.
B.
C.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画-画。
(1)画出△AOB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1.(1)画出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图形B.
(2)把图形B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C.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下面是重庆市和昆明市5~10月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项目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重庆
27
30
33
34
28
22
昆明
25
24
24
24
23
20
(1) 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 这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在( )月份温差最大。
(3) 昆明市的月平均气温从( )月至( )月下降最快。
23.我会列式(或方程), 不计算
y的2倍比y的8倍少46。
24.五年级同学义务劳动,男同学有54名,女同学有60名,现在要把男女同学混合编组,各组中男生人数相等,女生人数也相等。最多可以编为多少组?每组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名?
25.下面是小红7~12岁每年的身高与同龄女学生标准身高的对比统计表:
身高产量项目年龄
7
8
9
10
11
12
标准身高/cm
123
128
135
140
148
153
小红身高/cm
112
120
129
139
148
160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小红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得最快.
(3)对比标准身高,说说你对小红7~12岁身高增长情况的看法?
26.一个正方体钢坯的棱长是4分米,把它锻造成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钢材长多少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这块钢材重多少千克?
27.李阿姨购进一批草莓,第一天卖出了总质量的,第二天卖出了总质量的,两天一共卖出总质量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8.甲乙两辆火车分别从相距702千米的两站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
;;;
【详解】略
2、 (1) (2)7.8 (3)9
(4) (5)2 (6)
【详解】(1)3--- (2) 7.8×1.17-7.8×0.17
=3--(+) =7.8×(1.17-0.17)
=-1 =7.8×1
= =7.8
(3) 10-- (4)+-+
=10-(+) =(-)+(+)
=10-1 =+1
=9 =
(5) 0.25+++ (6)++
=(0.25+)+(+) =+(+)
=1+1 =+1
=2 =
3、x=4.33;x=5;
x=100;x=5
【分析】第一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67即可;
第二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4即可;
第三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4,将其转化为2.5x=250,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5即可;
第四题将方程化简为0.2x=1,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2即可;
【详解】x+3.67=8
解:x+3.67-3.67=8-3.67
x=4.33;
2.4x=12
解:2.4x÷2.4=12÷2.4
x=5;
2.5x÷4=62.5
解:2.5x÷4×4=62.5×4
2.5x÷2.5=250÷2.5
x=100;
0.6x-0.4x=1
解:0.2x÷0.2=1÷0.2
x=5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容积
【解析】略
5、百
【详解】略
6、(a+b)×h÷2 平行四边
【详解】略
7、毫升 升 0.00275 785 0.785
【解析】略
8、10
【解析】略
9、6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块巧克力的质量等于块巧克力和20g的砝码,则 块巧克力的质量正好是20g,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20÷(1-)
=20÷
=60(克)
答:整块巧克力的质量是60克。
故答案为: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已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决。
10、60
【解析】略
11、20 1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20的因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20,,在1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1;
故答案为20,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约数与倍数的意义,利用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解决问题.
12、6
【解析】略
13、1250
【解析】略
14、15;24;0.6
【详解】分数化成小数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就相当于除法中的商不变的性质。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B
【分析】假设a=2,把a=2代入等式,求出b的值,再比较a、b的大小。
【详解】假设a=2,代入a÷2=b÷3中。
2÷2=b÷3
b÷3×3=1×3
b=3
因为2<3,所以a<b。
故答案为:B
【点睛】
赋值法是解答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需掌握。
16、D
【详解】略
17、C
【分析】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求一个数分解质因数,要从最小的质数除起,一直除到结果为质数为止;据此解答。
【详解】选项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符合分解质因数的定义,该选项不正确;
选项B,6是合数,不符合分解质因数的定义,该选项不正确;
选项C,66=2×3×11,符合分解质因数的定义,该选项正确;
选项D, 2×3×11=66,不符合分解质因数的书写格式,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合数分解质因数,解题时注意书写方式。
18、A
【分析】因为养的鸡比鸭多60%,是把鸭的只数看作是“单位1”,鸡比鸭多的只数就是鸭只数的60%。
【详解】鸡比鸭多的只数列式为:1200×6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注意通常“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19、C
【解析】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情况下,就变成了正方体,所以说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的范围稍微大些,正方体的范围稍微小一些,并且长方体包含正方体.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1)、(2)如下图:
【解析】略
21、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1);(2)8;(3)9;10
【分析】(1)在统计图中找到重庆每月平均气温所对应的点,然后用实线连接起来即可;(2)观察完整的统计图,找到两城市气温点距离最大的月份,即温差最大的月份;(3)气温下降最快说明线段下降趋势最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8月份两城市气温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所以8月份温差最大;
(3)观察统计图可知,昆明市9月到10月之间的线段的下降趋势最大,所以平均气温从9月到10月下降最快。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8y-2y=46
【解析】略
24、6组;9名男同学,10名女同学
【分析】男女同学人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可编的组数,人数÷组数=每组人数
【详解】54和6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公因数是6。
54÷6=9(名) 60÷6=10(名)
答:最多可以编为6组,每组中9名男同学,10名女同学。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公因数应用题,要理解题意。
25、(1)(2)11;1.(3)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即可;
(2)分别算出从7~1岁,小红身高增长的厘米数,再比较即可;
(3)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详解】(1)折线统计图如下:
(2)10﹣11=8(cm),19﹣10=9(cm),139﹣19=10(cm),148﹣139=9(cm),160﹣148=1(cm),
8<9<9<10<1,
所以小红从11岁到1岁身高增长得最快.
(3)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故答案为(2)11,1.
26、4分米=40厘米
40×40×40÷(5×5)=2560(厘米)=25.6(米)
2560×5×5×7.8=499200(克)=499.2(千克)
答:钢材长25.6米,这块钢材重499.2千克。
【解析】略
27、;
【解析】+=
1-=
28、52千米
【解析】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
65×6+6X=702
解得,X=52
答: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