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郑州市中牟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4÷8=0.5,所以0.5是4的因数。(____)
2.把一个物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_________)
3.两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容积也一定相等。(________)
4.==6÷( )=( )(填小数)。
5.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 2 个。(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甲数是大于1的自然数,而且甲数是2的倍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数一定是质数 B.甲数一定是合数
C.甲数一定是偶数 D.甲数一定是奇数
7.的分子加上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30 B.加上8 C.扩大到原来的2倍 D.增加3倍
8.m的2倍比52少多少,算式为( )。
A.2(m-52) B.2m-52 C.52-2m
9.10~13岁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0小时左右,约占全天的( )。
A. B. C. D.
10.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2×3×5×7,B=3×5×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12.与 比较,(______)的分数值大,(_____)的分数单位大。
13.用一根长84cm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_____cm,表面积是_____cm2,体积是_____cm3。
14.填一填。
1.从图中可以知道:超市在学校的(_______)方向(______)米处。从超市出发向(______)方向走(____) 米,就到达书店。如果每分钟走60米,从学校经超市到达书店需要(____)分钟。
15.在长方体中,每条棱都有(_____)条棱和它平行,每条棱都有(_____)条棱和它相交并且垂直。
16.一个钢制的集装箱长4m,宽2.5m,高3m,它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做这样一个集装箱最少需要(______)钢板。
17.27枚金币中,有一枚假金币,假金币除了质量轻一些外,其他无任何差别,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就能保证找出这枚金币.
18.把2吨煤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吨煤的,每份是吨。
19.一块长方体铁皮(如图),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________)平方厘米的铁皮,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20.一本书有120页,小芳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应从________页看起。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 -= += +=
+= -= -= -=
22.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
23.解方程。
1-0.75x=0.25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看分数,涂颜色。
25.看分数涂色。
1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体育课上,五(1)班的同学分组活动,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1)班人数在40~50人之间,你知道五(1)班有多少人吗?
27.春节到了,爸爸到家电卖场购买一台价值1399元的液晶电视,付给营业员一些钱后找回101元,爸爸付了多少元?(列方程解)
28.一个礼盒(如下图),像这样用丝带捆扎起来。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打结处需20厘米)(图中单位:厘米)?
29.甲乙两筐苹果,甲筐重千克,从甲筐中取出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一样重。乙筐原有多少千克苹果?两筐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30.我县图书馆于去年十月份开馆,王龙和李强都很喜欢去那里看书,王龙每4天去一次,李强每6天去一次。5月1日他俩都去了县图书馆,至少在几月几日他俩才能再次同时去县图书馆?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0.5是小数,所以不能说是4的因数。
故答案为:错误。
2、×
【解析】略
3、×
【分析】体积指的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指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物质的大小。
【详解】两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相等,如果两个木箱木板的厚度不同,那么容积也不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体积和容积,容积是从内部测量数据,体积是从外部测量数据。
4、30 10 0.6
【解析】略
5、×
【解析】略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分析】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3为质数,但它不是2的倍数,所以此说法错误;
B. 9为合数,但它不是2的倍数,所以此说法错误;
C. 根据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的数,即是2的倍数的数,可知甲数一定是偶数;
D. 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与原题相悖,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
7、A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题目中分子加上8,也就是分子增加了2倍,是原来的3倍,所以分母也应该增加它的2倍,变成原来的3倍,也就是增加30或扩大为原来的3倍.
8、C
【详解】略
9、C
【分析】全天是24小时,求约占全天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0小时占24小时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10÷24=
故答案为:C
【点睛】
求一个数占(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占”前的数除以“占”后的数。
10、A
【详解】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105 1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A=2×3×5×7,
B=3×5×5×7,
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3×5×7=105,
最小公倍数是:2×3×5×5×7=1,
故答案为105;1.
12、
【解析】略
13、7 294 343
【分析】正方体的特征是:它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已知用一根长84cm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也就是已知棱长总和,先求出棱长,再分别求出表面积和体积。
【详解】84÷12=7(厘米);
7×7×6
=49×6
=294(平方厘米);
7×7×7=343(立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7厘米,表面积是294平方厘米,体积是343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7,294,34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特征和它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直接根据公式解答即可。
14、1. 东偏北 60° 360 东偏南 30° 540 15
【解析】略
15、3 4
【解析】略
16、10m2 59m2
【分析】它的占地面积是底面的面积,用长乘宽即可解答;
做这样一个集装箱最少需要多少钢板,就是求集装箱的表面积,依据公式S=(ab+ah+bh)×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详解】4×2.5=10(m2)
(4×2.5+4×3+2.5×3)×2
=(10+12+7.5)×2
=29.5×2
=59(m2)
【点睛】
灵活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S=(ab+ah+bh)×2。
17、3
【解析】略
18、
【解析】略
19、650 1500
【分析】由图可知:铁皮的面积=长方形铁皮的总面积-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由题意可知:铁盒的长是(30-5-5)厘米,宽是(25-5-5)厘米,高是5厘米,用长乘宽乘高求出体积即可。
【详解】用铁皮的面积:
30×25-5×5×4
=750-100
=650(平方厘米)
体积:(30-5-5)×(25-5-5)×5
=20×15×5
=15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650;15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解题时注意铁盒的长、宽与长方形长宽的关系。
20、49
【解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页数乘第一天看的分率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二天应该开始看的页数。
120×+1=49(页)
故答案为:49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横排)
【详解】略
22、
【详解】略
23、x=1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
【详解】1-0.75x=0.25
解:1-0.75x+0.75x-0.25=0.25+0.75x-0.25
0.75x=0.75
0.75x÷0.75=0.75÷0.75
x=1
【点睛】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主要依据,解方程时记得写“解”。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详解】按照分数涂颜色时,分母是几,就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把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即可。
25、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48人
【解析】6和8的公倍数有24;48;72……其中在40到50之间的是48.
27、1500元
【分析】设爸爸付了x元,等量关系式为:爸爸付的钱-找回的钱=购买一台液晶电视的钱,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爸爸付了x元。
x-101=1399
x=1500
答:爸爸付了1500元。
【点睛】
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析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至少需要200厘米长的丝带
【分析】包装用的丝带包含2个长,2个宽,4个高以及打结部分的长度,仔细计算即可。
【详解】40×2=80(厘米)
30×2=60(厘米)
10×4=40(厘米)
80+60+40+20=200(厘米)
答:至少需要200厘米长的丝带。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认知,从长、宽、高和打结处四个部分来考虑才能全面而没有遗漏。
29、千克;千克
【分析】从甲筐中取出千克放入乙筐后,则现在的甲=-,现在的乙=原来的乙+,又因为现在两筐一样重,所以-=原来的乙+,说明原来的甲比原来的乙多了2个,用减去2个,即可求出原来的乙,进而可以求出原有甲乙的总重量。
【详解】--=(千克);
+=(千克)
答:乙筐原有千克,两筐苹果一共千克。
【点睛】
理解原有甲、乙两筐到底相差多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异分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0、5月13日
【分析】由王龙每4天去一次,李强每6天去一次,可知:他们从5月1日到下一次都到图书馆之间的天数是4、6的最小公倍数的数,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5月1日再过12天,就是答案。据此解答。
【详解】6=2×3,4=2×2;
所以6、4的最小公倍数:2×3×2=12;
1+12=13(日);
即下一次都到图书馆至少在5月13日;
答:至少在5月13日他俩才能再次同时去县图书馆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他们从5月1日到下一次都到图书馆之间的天数是4、6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年月日的知识,计算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