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合开发利用》
郑家镇中心小学 金碧艳
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基本上由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仅是被动学习、封闭式学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上《美丽的热带鱼》一课时,计算机中大量的热带鱼图片及录像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去研究、去探索的兴趣,课堂效果相当好。在教学《森林王国》一课时,我通过计算机出示一组四季的森林以及大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欣赏,每张图片的季节不同,地点不同,色彩不同,并配以不同的优美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赞叹,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愉快地拿起画笔,主动参与到“森林王国”的绘画中。这样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有了创作的依据,以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力、想像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如在教学《远航的大船》时,我有选择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影片片断,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了大船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中航行的场景,浩瀚的大海、威武的大船、色彩艳丽的彩旗、英姿飒爽的水兵,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远航的大船”的场面。然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学生们有的描绘出庞大的航空母舰,有的描绘出楼房一般的客轮,有的描绘出架起不同起重机的货轮,他们将绘画作品和全班同学共享,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三、演绎情景,拓展教学内容
传统美术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师描绘使学生理解重、难点,但学生在教师描述中,所得的认识是机械的、抽象的,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辅助美术教学,编辑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鱼儿游游》一课时,我剪辑《海底世界》片断给学生播放,并以激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远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有时将有特征的鱼放大,有时又反复播放鱼群游动,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鱼儿,在美丽的海草、珊瑚群中游来游去。学生看到这么可爱的、美丽的鱼儿,有的居然欢呼起来。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创作激情被唤起,提高。此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启迪、诱导,使他们在所扮演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一气呵成。作品展示,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想象、创作及审美能力,对优化课堂教学可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