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2025年汤原县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果□+□+□=24,□×☆=40,则☆=( )
A.6 B.5 C.8 D.10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 ).
A. B. C. D.
3.第( )幅图表示26×14的计算结果。
A.
B.
C. D.以上都不对
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
5.两个数的商是3/8,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3倍,则商为( )。
A.1/8 B.1/4 C.3/4 D.3/8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一套衣服八折出售的价格是480元,这套衣服原价(____)元,现价比原价便宜(____)元。
7.在a÷b=5……3中,把a,b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商是(____),余数是(____)。
8.653872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约是(________)亿.
9.已知、均为质数,并且存在两个正整数、,使得,,则的值是______.
10.小明和5个同学站成一纵队,前后每两个同学之间的间距都是0.6米,那么这个队伍长为__________米(自身宽度忽略不计)。
1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都是整厘米数,面积为59.5平方厘米.每次取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围成(不重叠,不剪裁)含有两个正方形图案的图形(如图),在围成的所有正方形图案中,最小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2.某地气象局统计资料显示,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摄氏度.现在A地气温25摄氏度,某高地顶上的气温是-5摄氏度,则该高地比A地高( )米.
13.一个加湿器,降价32元后,现在售价96元,价格降低了________%。
14.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5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_________)。
1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
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4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7.今天在下午第二节体育课上,张老师要同学们先按1~2报数,再按1~3报数,最后按1~7报数,王老师问排在最后的小明同学:“三次报数,你每次报的各是几?”小明同学说:“每次报的都是1.”王老师说:“我知道了,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缺勤1人。”这个班有(______)人。
18.( )÷12=12∶( )==( )%=。
19.观察点子图填表。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
⑧
点子数
1
6
15
28
__
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出得数.
1- 2.7× = = 33×
2.6-= (+ )×24 = ×÷×=
21.解方程。
(1)20%-3.8=16.8 (2) +=0.6 (3) ∶=∶
22.脱式计算.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先用数对表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和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24.动手操作。
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并在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再以这个圆心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一个长方体花坛面积是6平方米,如果长增加,宽增加,现在的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26.同学们要在礼堂听讲座.
(1)请你帮小丽、小强、张老师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
(2)小兰的位置在________,小伟的位置在________.
(3)李老师的位置在(1,5)你能用△标出李老师的位置吗?
27.完成某项工作,由甲独做要10小时,由乙独做要12小时,由丙独做要20小时.实际上先由甲、乙合作一段时间后,由丙接着独做直到完成工作,先后共用了9小时20分钟.甲、乙合作了多少小时?
28.下面各题,列出综合算式或方程,不计算
120的25%乘0.7与的差,积是多少?
29.有160个机器零件,平均分派给甲、乙两车间加工.乙车间因另有紧急任务,所以,在甲车间已加工3小时后,才开始加工.因此,比甲车间迟20分钟完成任务,已知甲、乙两车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比是1:3.问甲、乙两车间每小时各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30.图形计算: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三个扇形的半径为6cm,π取3.1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解析】口十口十口=24
3口=24
口=8
8×☆=40
☆=5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考查了学生代换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B
【解析】略
3、B
【详解】本小题主要考察学生整数乘法算理的理解。26×14可以看成(20+6)×(10+4)=20×10+6×10+20×4+6×4。
4、B
【解析】略
5、B
【解析】略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600 120
【分析】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把原价看成单位“1”,它的80%就是现价48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原价,再用原价减去现价,就是便宜的钱数。
【详解】480÷80%=600(元)
600-480=120(元)
故这套衣服原价60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120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7、5 9
【解析】略
8、65387.2 7
【解析】略
9、9
【详解】略
10、3
【解析】略
11、100 13924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乘等于59.5×2=119,因为119=1×119=7×17,所以,满足题意的直角三角形只有下图所示的两种.
用上图所示的相同的四个三角形围成的含有两个正方形图案的图形,有下图所示的两种,其中左图阴影正方形面积最小,为(17-7)=100(cm2),右图大正方形面积最大,为(119-1)=13924(cm2).
12、5000
【解析】看该高地与A地的温度差里面有几个6摄氏度,该高地比A地就高几个1000米.
A地气温25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25摄氏度,某高地气温-5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5摄氏度,所以两地气温差是30摄氏度.又因为“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摄氏度”,气温降低了30÷6=5(个)6摄氏度,所以高度就会高5个1000米,即5000米.
13、25
【分析】用现在的售价加上32元求出原价,用降低的价格除以原来的价格再乘以100%即可求出价格降低的百分率。
【详解】32÷(96+32)×100%
=32÷128×100%
=0.25×100%
=25%
【点睛】
熟练掌握价格降低的百分率=降低的价格÷原价并细心计算才是解题的关键。
14、600
【详解】略
15、
【解析】略
16、60 20
【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由两个体积公式可以得知: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即由圆锥的体积乘3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可以设圆锥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则圆柱的体积为3X立方厘米,根据两个体积相差40立方厘米,据此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圆锥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则圆柱的体积为3X立方厘米。
3X-X=40
2X=40
X=40÷2
X=20
圆柱的体积:20×3=60(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的难点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的之间的关系推导演变的方法,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17、44
【解析】学生们的报数方式分别是1、2;1、2、3;1、2、3、4、5、6、7……
由题意得,该班体育课出勤人数比2、3、7的公倍数多1,
[2,3,7]=42,
42+1=43(名),42×2+1=85(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该班有43+1=44(名)
故正确答案是44。
18、9;16;75;12
【详解】略
19、45 120
【分析】观察点子图可知,序号②比序号①多5个点子数,序号③比序号②多9个点子数,序号④比序号③多13个点子数,…,5、9、13、……可以发现依次多4个点子数,即在上幅图点子数的基础上多了4n-3个点子数(n为图形的序号),据此规律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序号⑤的点子数为:28+4×5-3=45,序号⑥的点子数为:45+4×6-3=66,序号⑦的点子数为:66+4×7-3=91,序号⑧的点子数为:91+4×8-3=120。
故答案为:45;120。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 1.8 9 1.7 28
【详解】略
21、(1)x=103;(2)x=2;(3)x=3;
【详解】【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和比例性质解方程;
【详解】(1)20%-3.8=16.8
0.2=20.6
=103
(2)+=0.6
=0.6
=2
(3)∶=∶
=×
=3
22、
【分析】观察一下,如果分数都能化作小数,就把分数都化作小数进行计算;如果分数不能都化作小数,就把小数都化作分数进行计算.
观察算式中和不能化作小数,所以把小数都化作分数,再根据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
=
=
=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见详解
【分析】用数对描述位置时,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
(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
(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
(5)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答案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对及做平移后的图形,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4、如图所示:
【解析】略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4平方米。
【分析】如图所示,花坛增加的部分由三个长方形组成,长方形①的长和宽分别为b和a,长方形②的长和宽分别为b和a,长方形③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即为增加的面积。
【详解】
长方形①的面积:b×a=ab=×6=1.5(平方米);
长方形②的面积:b×a=ab=×6=0.5(平方米);
长方形③的面积:a×b=ab=×6=2(平方米);
增加的面积:1.5+0.5+2=4(平方米);
答:现在的面积比原来增加4平方米。
【点睛】
利用直观画图,弄清楚增加部分由哪几部分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
(2) (3,3);(6,5)
(3)李老师的位置在(1,5),能用△标出李老师的位置.
【解析】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列,再表示行;数对与位置是一一对应的,根据题中所给的三组数对可知,小丽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从左往右数到第4列,从前往后数到第3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小丽的位置;小强的位置在第5列第2行,从左往右数到第5列,从前往后数到第2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小丽的位置;张老师的位置在第7列第1行,从左往右数到第7列,从前往后数到第1行,列与行相交的位置就是张老师的位置.
27、4小时
【解析】略
28、(120×25%)×(0.7﹣)
【解析】先同时求出120乘25%的积,以及0.7减的差,最后用求得的积乘求得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解:(120×25%)×(0.7﹣)
=30×0.2
=1
答:积是1.
【点睛】
明确各数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解答,是此类题目考查知识点.
29、甲车间20个,乙车间60个
【解析】设甲车间每小时可以生产个零件,则乙车间每小时可以生产个零件.依题意有: , 解得,.
即甲车间每小时生产20个零件,而乙车间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
30、56.52cm2
【解析】略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