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问题1:来公司多久了?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问题2:掉话怎么解决?
答:现网中常见的几种因素导致掉话。
1、 由于邻区漏配导致掉话。(添加邻区_)
2、 弱覆盖导致掉话
3、 由于干扰导致掉话。(同频同扰码干扰、ISCP过高导致的DCA失败、同频干扰<邻社区扰码相关性较强>)
4、 由于切换问题导致掉话(拐角效应\重选和切换失败率高)
5、 由于同步问题导致掉话(上行失步)
上行失步的现象:
1、通话状态下CELL UPDATE。UE在CELL_DCH状态下T313超时(物理层失步),UE在释放专用物理信道资源后,启动社区更新流程,设立因素值为“Radio link failure”。若UE发送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时,连续N304发送失败(T304超时且V304>N304),则UE启动社区更新流程,设立因素值为 “Radio link failure”。
2、 在通话状态下,UE_TXPOWER连续满功率(24dBm)发射,呈一条直线
3、 在切换时,由于上行失步(例如:也许由于RACH发射功率过低导致)导致预同步失败,引起切换失败
4、其他同步问题:网络节点失步,如基站GPS失步,属于区域性问题
问题3:物理层帧结构是如何的?
TD-SCDMA的带宽为1.6MHZ
码片速率为1.28Mcps,(1.28)采用QPSK\8PSK\16QAM调制方式。
TD-SCDMA的帧长为(10ms) ,分为2个子帧。
注:DWPTS:下行导频时隙 UpPTS:上行导频时隙 GP:保护时隙
问题4:23G操作?
答:1、互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n 原驻留在TD网络的终端,在没有TD覆盖或TD覆盖较弱,且2G信号较好时,终端重选或切换到2G。当终端回到TD网络覆盖区域且TD信号较为稳定后,将选回TD网络。
n 对于语音业务,考虑到话音业务的连续性规定,保证TD到2G切换成功率。对于数据业务,在保证业务不中断的基础上,尽也许让用户留在TD网络。
n 异系统重选和切换比系统内的重选和切换要复杂并且对客户影响更大,必须避免过度频繁的互操作。
2、在进行23G互操作时供参考的参数设立:
参数类别
参数名称
室外3G室内2G场景建议值
室外渐变场景建议值
室外突变场景建议值
重选参数
RAT间测量特定门限值
9
6
6
当前服务社区重选滞后量
4
4
4
社区重选定期器
1
2
1
UE最小接受功率
-100
-100
-100
切换参数
CS域滞后量
50
50
50
CS域事件门限值(own system)
-90
-90
-90
CS域事件门限值(GSM system)
-85
-85
-85
CS域滞后时间
1280
1280
1280
PS域滞后量
50
50
50
PS域事件门限值(own system)
-95
-95
-90
PS域事件门限值(GSM system)
-85
-85
-85
PS域滞后时间
640
2560
640
系统间切换的算法开关
打开
打开
打开
绝对导频强度门限
20
15
20
4、 测试方法:
问题5:位置区的规划?
答:
a) 位置区不能过大或过小
过小,移动台发生位置更新的过程增多,从而增长系统的信令流量;过大,寻呼手机时会在很多社区下发寻呼消息,会导致PCH信道负荷过重,同时增长IUb接口的信令流量。
b) 尽量运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 区域划分,达成在位置区边沿位置更新较少的目的。
c) 一个LAC相应一个RNC.
d) 一个LAC区不能跨MSC.
问题6:天线接反怎么发现?
答:当手机在A社区的覆盖范围,但是占用到B社区的信号,相反手机在B社区的覆盖范围占用到的是A社区的信号,且离基站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怀疑基站A/B社区的天线接反了。
问题7:移动最关心的指标有什么?
答:KPI指标中的掉话率、接通率等。
问题8:3A参数有哪些
答:一方面3A测量报告是系统间的测量,系统间测量控制3。
相关参数如下:
问题9:什么是导频污染
在TD-SCDMA中,PCCPCH的作用和CDMA,WCDMA中导频的作用基本相同,重要是发送一些社区的基本信息。因此TD-SCDMA中重要是通过对PCCPCH的研究来定义导频污染。
当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主导频信号的时候,即定义为导频污染。下面我们给导频污染一个严格的量化定义:强导频信号定义为 PCCPCH_RSCP>-85dBm的有用信号;强导频信号过多是指某一地点的强导频信号数目大于或等于4;而足够强主导频,是通过判断该点的多个导频的相对强弱来决定的,假如该点的最强导频信号和第4强导频信号强度的差值假如大于6dB,即定义为该点有足够强主导频。综上所述,判断TD- SCDMA网络中的某点存在导频污染的条件是:
(1)PCCPCH_RSCP>-85dB的社区个数≥4个;
(2)PCCPCH_RSCP(1st)-PCCPCH_RSCP(4th)≤6dB。
当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即可判断为导频污染。
一.导频污染的产生因素及影响分析
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TD-SCDMA中导频污染产生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影响因素重要有基站选址、天线挂高、天线方位 角、天线下倾角、社区布局、PCCPCH的发射功率、周边环境影响等。有些导频污染是由某一因素引起的,而有些则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1 基站环形布局的影响
假如基站的布局不合理,使周边基站围成一个环形,在环形的中心位置,就会收到若干个周边社区的导频信号,并且导频PCCPCH RSCP比较接近,导致导频污染。
1.2 天线挂高的影响
在实际网络建设中,也许出现相邻基站之间天线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假如远处高站和近处低站天线的导频信号到达同一测试点的链路损耗相同的话,就有也许在测试点处导致若干个具有相近PCCPCH RSCP的导频污染区。此外,由于高站的存在,天线的下倾角一般会比较大,天线波束容易畸变,覆盖波形向旁瓣方向挤压,导致旁瓣覆盖区域的导频污染。
1.3 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的影响
在密集城区里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因素的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城区内站点分布比较密集,信号覆盖较强,基站各个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设立不合理,导致多社区重叠覆盖,导致导频污染的情况出现。
1.4 覆盖区域环境的影响
覆盖区域的环境涉及地形、海拔、建筑物阻挡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导频污染的产生。在进行网络建设时,导频污染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悲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和分析如下:
(1)呼通率减少。在导频污染的地方,由于手机无法稳定驻留于一个社区,不断的进行服务社区重选,在手机起呼过程中会不断地更换服务社区,易发生起呼失败。
(2)掉话率上升。出现导频污染的情况时,由于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手机通话过程中,乒乓切换会比较严重,导致掉话率上升。
(3)系统容量减少。导频污染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出现干扰,会导致系统接受灵敏度提高。距离基站较远的信号无法进行接入,导致系统容量下降。
(4)高BLER。导频污染发生时会有很大的干扰情况出现,这样会导致BLER提高,导致业务质量下降。
2.优化方法介绍
导频污染优化的关键是形成一个主导频。RF优化阶段可以采用的调整手段重要有以下几种。
2.1 天线调整
(1)天线位置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天线的安装位置,以达成相应社区内具有较好的无线传播途径。
(2)天线方位角调整。调整天线的朝向,以改变相应扇区的地理分布区域。
(3)天线下倾角调整。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以减少相应社区的覆盖距离,减小对其他社区的影响。
、
问题10:KPI 指标有那些
答:VLR最大登记用户数,语音话务量,视频话务量,短信业务量,分组域业务流量,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视频电话业务无线接通率,pS域无线接通率,视频电话业务互换掉话率,语音业务互换掉话率,语音业务无线掉话率,视频电话业务无线掉话率,pS域无线掉线率,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TD-SCDMA->GSM)
问题11:23G互操作要注意那些方面
答:在测试中若碰到社区无法切换该问题的话可以从以下几步去考虑:
1、通过RNC侧了解是否有告警
2、2G邻区是否已经定义,系统间切换开关及切换算法是否打开。
解决方法:通过RNC定义2G邻区及打开切换开关及切换算法解决。
3、2G邻区没有加好
有些问题点的TD弱覆盖社区虽能有2G邻区关系,但是并不是最强2G社区。这种情况也许会由于问题点的2G邻社区信号覆盖较差,达不到切换门限而导致无法切换;
解决方法:我们需要通过2G工模手机查找出较强的2G社区,通过RNC添加和TD社区的邻区关系,保证2、3G互操作的成功。
4、2G社区割接导致切换失败
之前有些问题点测试时都失败,检查无线参数设立并没有什么问题。同时UE也上发了测量报告,触发3A事件,但是网络侧就是无法完毕切换。对于2G社区的数据割接,其社区的CGI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之前添加的2G邻区CGI都是原始数据,和割接后的CGI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切换不成功。
5、也许是滞后时间设立的过大导致无法切换至2G社区或者切换过慢导致掉话等;可
以通过修改迟滞时间来尝试是否可以切换,若切换成功则问题排除,若不能解决切换则告知RNC侧恢复原先设立的参数值;
6、可以尝试适当调整CS域事件门限值来加速切换,若切换成功则需要对周边覆盖的
道路进行一个DT道路测试,若DT测试数据记录显示调整了CS域事件门限值对周边道路无影响则调试成功,若有影响则告知RNC侧恢复原值,该办法不可行。
7、可以从码资源干扰方面去排查,由于TD测试软件的不完善很多干扰的频点都不能
显示出干扰社区导致了在这一方面有比较大的麻烦,就目前工作来看假如有条件的公司可以用扫频仪现场进行扫频排查问题点,若没有扫频仪的话,可以在现场查找出主覆盖社区及邻区,通过RNC侧闭掉最有也许干扰的邻区,再进行测试,若切换成功侧需要对那些有也许干扰的社区进行一一闭站排查,查找出问题社区后修改干扰社区的扰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闭站后若切换还是不成功则排除是干扰问题,告知RNC侧将闭掉的社区启动恢复到工作状态。
8、通过RNC侧跟踪测试手机,查看手机是否驻留上TD主导社区,若没有驻留上则可
以让RNC侧对该TD社区进行重启,待重启后再尝试若还是不能跟踪到测试则可以拟定为核心网的问题;若可以跟踪到测试手机但是不能看到UE上发的测量报告的话则是切换门限等参数的设立不合理而导致的;若能看到UE上传的测试报告但还是无法切换的话那问题应当是出在测量判决这一步,通过一些参数的调整去解决。
9、关于高速、隧道空洞这部分问题的场景设立可以按照突变场景来设立。
问题12:23G测试过程?
答:一方面是手机要调为自动切换模式,而后找到相应的场景进行测试:
方法一: 室外TD覆盖空洞区域测试方法
测试位置选取:室外TD覆盖空洞区域。
测试方式:DT测试。
空闲模式重选测试:在室外TD覆盖区域开机,UE选择TD社区驻留验证空闲模式下从TD覆盖区域进入TD覆盖盲区时可以自动重选到GSM社区,再进入TD覆盖良好区域内可以自动重选回TD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重选成功率。
PS128K业务下重选测试:UE在TD覆盖良好区域占用TD社区进行PS128K业务(使用用户名:guangzhou,密码:guangzhou到211.139.201.135服务器上下载2M文献;IP 211.139.145.116,用户名:ZTE,密码:ZTE作为备用FTP服务器。),验证UE在PS业务状态从TD覆盖区域进入到TD覆盖空洞区域内时可以及时重选到GSM,从空洞区域回到TD覆盖区域时可以自动重选回TD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重选成功率。
CS语音业务下切换测试:UE在TD覆盖良好区域发起CS话音呼喊,验证在CS语音业务下,UE从TD覆盖区域进入到TD覆盖空洞区域时可以及时切换到GSM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切换和重选成功率。
方法二:室外3G室内2G场景测试方法
测试位置选取:建筑物大堂出入口或者地下停车场出入口。
测试方式:CQT测试,对测试路线进行手工描点。
空闲模式重选测试:在室外TD覆盖区域开机,UE选择TD社区驻留。UE在空闲状态下从室外有TD覆盖区域进入室内只有GSM覆盖区域时可以自动重选到GSM社区,从室内进入室外TD覆盖区域时可以自动重选回TD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切换成功率。
PS128K业务下重选测试:UE在室外TD覆盖区域内占用TD社区进行PS128K业务(使用用户名:guangzhou,密码:guangzhou到211.139.201.135服务器上下载2M文献。用户名:ZTE,密码:ZTE作为备用FTP服务器。),保持PS业务状态下从室外TD覆盖区域进入室内只GSM覆盖区域时可以重选到GSM社区,从室内回到室外TD覆盖区域时可以重选回TD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重选成功率。
CS语音业务下切换测试:UE在室外TD覆盖区域内占用TD社区发起一次CS域语音呼喊,保持通话状态从室外有TD覆盖区域进入室内只GSM覆盖区域时UE可以及时切换到GSM社区。商用终端跟测试手机一起进行测试,各测试5次,记录切换和重选成功率。
问题13:投诉流程
问题14:什么是同频干扰,有什么影响
答:邻区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RSCP>=-85dBm且大于主服务社区的同频点信号;以及未加入邻区的同频强信号,如存在越区;表现为ISCP过高,C/I低于-3,BLER突变等等
影响:掉话、切换失败、起呼失败等
问题15:切换失败怎么引起的?
切换的过程:测量过程——预同步过程(接力切换)——判决过程——执行过程
切换失败的因素一般有:
1、 邻区漏定
2、 拐角效应(在市区街道车辆沿街道移动,源社区信号较好,但一旦拐弯后源社区信号急剧衰减,新社区会忽然急剧增强会导致UE和源社区链路失步网络侧无法接受到UE的测量报告导致重选和切换失败)
3、核心网问题导致不切换(手机上发几次测量报告,但是始终不发切换命令,核查无线侧数据均配置正常,是跨MSC切换,结合RNC信令跟踪,我们发现核心网收到了重定位请求信令,但是核心网回复的重定位失败的信令,因素值为unknown-target-rnc 。分析认为该情况应当是CN侧数据不完整所致,联系核心网人员,核查确认为跨RNC切换配置时LAC未配置导致。)
4、系统问题导致切换后异常(网络侧进行了RRC连接释放,导致掉话,此时目的社区的测量控制已下发。从信令跟踪的情况看,是由于RNC发起Reloc Required后CN没有响应,导致Trelocprep超时从而RNC发起Relocation cancel过程。期间UE再次发起MR,RNC进行RNC内切换成功。但之后由于CN没有响应Relocation cancel导致RNC发起Iu释放。)
5、系统问题导致的测量报告不解决(上发了测量报告,RNC也收到了测量报告,但是没有解决,查参数是满足切换条件的。根据协议:同频测量最多上报6个、异频最多6个、系统间最多8个、本社区1个,最多21个社区,所以RNC内部实现的宏定义最大值只有21个,因此只能保存21 个社区的测量结果, 而测量报告中的延虹1 的PCCPCH_RSCP=49是第22个社区,在转为内部测量报告时就将这个社区滤掉了。因此,RRM没有找到比本社区还要好的目的社区,没有触发切换。)
问题17:是否可以一个人出去路测?
问题18:做什么工作,介绍一下你的基本工作流程?
问题19:一个通话建立的过程?
答:RCC和RAB的建立:
测试中,完整的通话信令.
展开阅读全文